播到第三集暂停打卡。不错总算有一个剧里表现出传统办案方法里的走访排查是多么给力了。一个想法,季队长指示了排查条件之后,稍微给几秒被排查对象电子档案,最好再把最后被抓的人搀和在里面,这样铺垫也有了,也不影响悬念,要不然看不到重案组的工作量。现在这个节奏太快,发个微信的功夫错过情节点了啊摔~
[第3集] 我是多么喜欢刑侦剧里的走访排查~
第3集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竟然拿到7.6的评分,我也是醉了(馆馆)
太失望了(万州诚信科技)
王凯的某些脑残粉不要太裱哦(kingkim123)
为什么知道假谢玉兰 却不打电话通知队友??(小白兔奶糖)
这就是爱情(糖果要吃糖–lu–)
最赞回应
这种依靠传统刑侦手段破案的方式真的朴实到让人落泪
事实证明,看蜗牛必须不眨眼,全程无尿点,否则得往回看
确实好久没看到写实的国产刑侦剧了。貌似广电有限制,不能展现太多实际破案手段以及细节,因为会被犯罪分子利用。
事实证明,看蜗牛必须不眨眼,全程无尿点,否则得往回看
这种依靠传统刑侦手段破案的方式真的朴实到让人落泪
确实好久没看到写实的国产刑侦剧了。貌似广电有限制,不能展现太多实际破案手段以及细节,因为会被犯罪分子利用。
对啊
似乎重案六组刚播出时是有这个说法,由于侦破过程过于写实,达到了反方向的“诲淫诲盗”,于是广电下令黄金时段不能播涉案剧。至少重案六组接下来的三季都没有上黄金时段。
不过其实这些所谓“行业剧”似乎是要通过专业人员审核的,看专业人士的意见比较靠谱。
跑个题,据说重案六组播出当年,公安警察学校的校长看了报考率,高兴得直接要给剧组送锦旗。
对对对就像我在另一个讨论帖里的回复,整个剧情的推动力就是两种破案思路的碰撞。
然而开头毕竟要照顾迷妹舔屏的心,季白方面只好舍弃部分推理更侧重于耍帅,摊手sigh~
不过毕竟现在宙宙已经走在了正确的推理言情方向上啦~\(≧▽≦)/~啦啦啦
啊我再跑个题,其实我一直有个脑洞,你看季白号称“三哥”,说明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姐姐,所以季洁是季白他姐?;)
2001年的剧,十五年了愣是没有一部大陆刑侦剧稍微达到一点那个剧当年的辉煌,也是伤心……
朴实到让人落泪
=======
附议!
我就经常跟人争这个话题,举例CSI,那可算是把命案现场调查手段掀了个底儿掉。成果如何?诲淫诲盗了吗?并没有!差不多看过的观众都觉得千万不能干坏事,要不然总要被抓住蛛丝马迹现出原形。国内涉案剧同理可证啊。
不过广大人民群众对案例的爱好仍然无法阻挡,不信你看,自从黄金时段禁止播放涉案剧,今日说法和天网等等涉案纪实节目迅速崛起了~~~
还有沉默的证人,写犯罪心理的,那个才好!
谢安利!主要那个剧播的时候我在住校,然后网络也没有现在发达,错过了。刚查了一下豆瓣,才25集,导演还执导了我很喜欢的《潜伏》!感觉要掉坑。
然而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广大劳动人民才不管这些,把推理悬疑元素整吧整吧放年代剧里照样能规避风险,比如之后的各种谍战剧,再极端一点,《大宋提刑官》《舞乐传奇》还能拍出来古装推理悬疑剧。233
当然了,也有不少偷懒的出品方,你不是不让我拍侦探题材吗,我就去拍言情好了,反正通俗小说/影视两大路线,总有一个审查不到的,言情还好拍容易红,只要主演好看互相来电就成。间接导致了这么十好几年电视剧阶段性的智商下线……啊,我这被国产剧驱逐出观众群体的大好时光/(ㄒoㄒ)/~~
有限制的。某些地方不太注意这个,在电视节目上披露了太多侦查手段,都被批评了呢。
国产的还有案发现场 也巨好看的!比csi播的都早 那个破案也很棒 很多人嚷嚷抄袭csi其实这部更早
明明csi早,2000年播出15年完结。案发现场第一部都04年了好吗……
第三集最后那段应该慢一点,太快了很容易错过关键信息。例如,季白拿着杨宇照片和老照片对比的那一幕,是不是就给了0.1秒啊,眨个眼睛就过了。那一段闪过不少追查的过程及证据,不知道有没有错过什么细节...
没错没错又一个get到我意思的热心观众!
我跟@点线 讨论了一下,感觉就是为了满足部分观众【嗯包括我】的舔屏心理,只好挤占了季队长的基础工作戏份。
大概正午高估了观众的瞬间智商,不过总比大部分国产剧把观众当傻X要好 (´Д`)
恩沉默的证人好看
重案六组、案发现场、水落石出这种走访调查式的剧真的是朴实到令人落泪。。。
其实素材特别多,今日说法天网一线夜线集集都是素材,但是拍的人少,没办法
我印象中的重案六组二,大概00年之后的事情。涉案剧上不了黄金档
上不了黄金档的话自然而然投资减少,拍的人也少了,央视法制类节目也很好看,没有刑侦剧唯有看这些节目
现在刑侦剧是能拍,确实有上不了黄金档的机会。除非是公安部当后盾,包括湄公河大案(央1的电视剧版),阵容强悍,比电影版细节也丰富很多。
就是说嘛,没有发达鉴证手段,没有监控录像,没有犯罪心理学的年代,英明神武的警察蜀黍阿姨照样用各种朴实到令人落泪的办法破案啊,破案率还不低呢。
此导演还有一部《迷雾》,也是不错的,悬疑!!!
姜大导感觉受前苏联电影电视文学艺术各方面的影响较大,他的片尾片头从不用歌的,呵呵,好多前苏联音乐,《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是《潜伏》的母本!!!
查到了,女主是苏岩!我喜欢;)留着剧荒的时候打牙祭。没辙现在好看的电视剧看一部少一部,得节省着看。
哦哦哦我好喜欢《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前几年原著小说系列又翻拍电视剧了,我感觉还挺好看的,叫《伊萨耶夫》,央视引进过,欢迎补番。感觉上上次重播《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左右。那个时候还引进了一部俄罗斯新世纪拍的谍战电视剧叫《红色乐团》,也好好看好好看!!!
你是指那个《潜伏》片尾曲《神圣的战争》吧?感觉好多五六十的人都受苏俄艺术影响很深啊,可能一是苏俄艺术本身水平不错,二是他们那个时候接触到的优秀外国文艺还是太少。连写科幻的大刘都给《全频带干扰》专门出了一版俄国版。
《沉默的证人》片尾也是这个调调,我喜欢,这个导演的画风都是冷冷,演员都很话剧范!!而且他的剧台词都非常的棒!!我不是说演员说台词,就是他自己人作为编剧的台词都可以的。而且他的剧题材都超前的!我指国内!
这个帖子帮,吃了你们的安利?
棒~
同觉得开头打戏过多。救人应该是有为后边铺垫吧。
大概是因为宙宙他哥会武术吧,望天~
233我知道,姜导的性冷淡风
我宣布本楼已经彻底歪成了聊天楼;)欢迎参观留言反向安利;)
这么说,可能会被很多人喷,其实现在国内的剧并未有比当年的港剧好到哪里去了,就那个《刑事侦缉档案》系列,虽然我也知道他抄的日本的,但是现在再看还是可以的!现在的国产剧都是泡沫!!!还有知道很多人嘲台剧,可能引进的偶像剧太多了,但人家也有精品,《孽子》我不说了,去年的《麻醉风暴》可以的,比好多医疗剧强多了!!还有《他来了请闭眼》也并没有那么差,看得出导演是想学美剧风格,还是有点儿追求的!!《蜗牛》我再看三五集再来报告吧!!
另这段时间港剧还可以的《律政强人》和《幕后玩家》 我看了,人家这题材还是超前的!
嗯,把观众全部假想成柯南总比把观众全部假想成毛利小五郎要好。
跟你说,现在观众的口味和智商真的,有时候真的高估的,弹幕都吓死我了!
不不不并不会被喷,你说现在的大陆剧不如十年前的港剧,只会有很多人在底下回复“附议”。233
十一的时候被人拉着断断续续看了二十来集《律政强人》,只有个大致印象,不过观感很好啊,至少人家的律师都是在兢兢业业跟案子,除了女主嫩点,全都是老油条老司机。
感谢比心,最近港剧有点儿开始复苏的感觉,《溏心风暴》那种真的不喜欢,大妈撕逼,烦都烦死了,不过我发现了黄宗泽这个大帅逼,哈哈!!对,你说的点我知道,就是港剧看起来还是比较专业的,《欢乐颂》里安迪就应该当年港剧的某个女精英,不过涛姐还好了,我不嘲她,我不随便嘲人。毕竟我自己也是个混身缺点的人!
不排除有的弹幕是在带节奏或者发泄情绪哦~
【认真脸】其实电视剧的生产者,消费者,还有监督者,本来应该是互相督促共同进步良性循环,搞成现在这样我也是很无语啊……
那完蛋了,按我的理解,数量最庞大的那部分观众,从来爱的就是狗血和三俗啊……
又偶像又正剧?早年的海岩剧?我感觉《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之类的片子都挺狗血的……
tvb一年才憋出这么一部律政狂人。。还是吃老本 也是不容易啊o(╯□╰)o
琅琊榜的剧情稀烂的,喷我我也要说!华丽的泡泡!
对,我看了《他来了,请闭眼》,没过多了解整个剧的关注度和失败与否,就是觉得追不下去。男女主角选角出来的时候觉得外形还是挺符合的,弱在台词吧,两个人台词都有些软,不够吸引人。
那个时候导演的镜头也有些不稳,感觉有点乱。
《蜗牛》里赵寒和三哥在操场上两个人谈话的那一节也差点看到眼晕,理解导演想给个不一样的视觉感,但观感有点被虐到。
剧情衔接确实有些问题,尤其剧一开头的重头戏不少,理解有难度就容易流失一般观众。后续的剧集里有些镜头,书粉有时候都得看完了一幕才能反应过来上一幕是在讲什么,估计普通观众会更难一点。但感觉就是因为这样才能二刷出带劲儿感,还是喜欢。
能要求高点,别跟于妈那帮人比吗?
可能我不是理想主义者,对这样的剧情不大喜欢,不过人家喜欢,我也没权利喷,毕竟各人眼光不同!!
古偶!
看蜗牛真的觉得不敢上厕所不敢吃瓜子啊,眨眼都会错过些什么。跟原著的小言情怀比改编过的电视剧已经好多了,要是还和闭眼一样照搬书里对白我立马弃剧。
怎么这么巧这几天正在重温【春天的的十七个瞬间】,上译的配音真是妙啊。看到有人提重案六组和这个剧感觉遇到了离散多年的亲人啊。
以前看《法律与秩序》的时候他们说警察办案其实就是靠一张嘴,两条腿,一个个排查,没有那么多花俏的技巧
我看的央视配音版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旁白是我男神;)
没错没错又一个get到我的重点的好同学。
我知道哪个啦!!!《潜伏》也是他哦!!!绝密:党卫队旗队长施季里茨个人档案 “纯雅利安人,未婚,性格内向,喜爱运动,曾获柏林网球赛冠军。与同事关系良好,对元首忠诚,作战勇敢,对帝国的敌人毫不留情。曾获得过元首的嘉奖和党卫队大队长的表扬。”
上译的发个链接来呀!
还有《情有千千劫》,也还可以不错!!从前还有什么《红蜘珠》,《末路》《12.1枪杀大案》《征服》什么的,天啊,暴露了年龄了!
哈哈哈来来来吃我安利,老版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好几场重头戏,配音都不是唐国强而是他,包括但不仅限于什么舌战群儒啊,什么出师表啊,什么隆中对啊。
来吧我们来尽情地暴露年龄吧。没啥不好意思的,好东西就应该多吹吹,酒香也怕巷子深。
是这样么?好喜欢看以前的刑侦剧啊
真的超级喜欢看重案六组
+10086 law&order这种片才是考编剧功力的片,全是内容一点废话都没有
等了多年,终于有好看的刑侦剧了。就是剧名太不像刑侦了
哈哈哈哈被剧名拖累的刑侦剧
让我想起《情有千千劫》啦,这个团队可以考虑原创剧本!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52570/
从这个上面考量不能详细讲真实破案过程但是可以花一大堆笔墨在心理侧写上也就说明实际破案本来就不太用到心理侧写吧。
我靠你这个逆向思维牛逼!
比心!
现在好多侦探剧都太花哨了,基于各种出发点的推理什么的毕竟不如传统方法严谨可信……
认为杨宇案的排查方式才是我国刑侦最主要的侦查方式,可用于绝大部分案件。
up
同
非常写实的表现手法,观众会带入到警察的角度,开始动脑思考案情进展,而不是被开天眼的神棍推理糊一脸。
然而现在好多人都被神推理给惯坏了,不太习惯看剧的时候记线索和爽,完全不愿意自己思考。蜗牛周播我觉得还是应该的,日播会有更多人嚷嚷看不懂。
总算不是开天眼一个激灵之后想到谁是凶手的剧真的不错
没错,沉默的证人虽然bug和问题不少,但是部好剧
121枪杀大案,最爱之一。
对心理侧写只是辅助,而且是走访来的证据才能够侧写,感觉连环杀人案作用更大,像随机作案的真的是!!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