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给一星差评,不仅是因为人尽皆知,剧组和投资方却掩耳盗铃的原著抄袭,也不仅是唐嫣的演技,男二颜值,韩式一字眉,剧情bug等,而是这部剧的故事本身。说到底,《锦绣未央》和国内众多古装剧一样,又是一部“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害我”的灰姑娘+玛丽苏+伪女权之作。
在此类故事中,女主人公的不幸,开始于一个男性的离去,然后被后母、姐妹等各种女性同胞欺负,最后结束于另一个男性的到来,这就是典型的灰姑娘叙事。<1>从几年前的《倾世皇妃》《美人无泪》再到如今的《芈月传》《女医明妃传》《武媚娘传奇》全是千篇一律的模式。不同的是,如今开始强调所谓的“女权”——女主由原先的圣母傻白甜人设,变成身负血海深仇的逆袭白莲花。
一国公主国破家亡,历经苦难复仇,最后走向权力巅峰。这一水儿的晋江言情小说味道,看了《倾世皇妃》,《芈月传》的观众会觉得似曾相识吧?国产剧拍了十几年,还是离不开这种老掉牙的叙事,尽管剧方通稿不断标榜女权,似乎想告诉观众,我们和以前的妖艳贱货不一样,是靠走向成功。但实际上从第一集到现在,李未央在困境面前,才短短几集,就已经被拓跋浚救了五六回。根据片花的剧情分析,以后还会不断被男主救,男二救,李敏德救。也就是说,女主是在有权有势男人的救助下,打败其它女人,获得拓跋浚的爱,为父王平冤昭雪,再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有了男权社会的认可,就等于获得权力和地位,这就是内地编剧眼中的“女权’”,难怪观众纷纷吐槽,我都会做编剧了,男一好人,男二坏人,女二贱人,女主白莲花逆袭,男一和女一终成眷属。国内这些女性古装剧,全走的是这个套路。
小学时看TVB剧《陀枪师姐》,女主朱素娥是个只知道依赖丈夫的小女人,尽管被丈夫变心抛弃后,受到诸多奚落打击,却最终靠自己成为优秀的配枪女警,这才是真正的女权!因为女主不是靠男人,而是靠自己走出了困境。女权的标志,不在于女主打败多少同性竞争者获取爱情,而是在没有男性出现的情况下,女主依然能靠自己脱离困境。顺便说一句,这可是香港近二十年前的电视剧了!而我们内地编剧写的照样是玛丽苏+傻白甜、白莲花逆袭,或者是三观不正的《蜗居》。
内地编剧,尤其是女性编剧们,都把女权理解成以男性为解药。在剧中,女主所有遭遇的不幸,苦难,都是因为失去了男性作为靠山,所有悲剧的终结,都是因为找到了新的男性靠山。李未央和芈月,马馥雅,遭遇不幸,是因为代表男权的父亲死去。而李未央,芈月,武媚娘,这些女主成为皇后,太后,走上权力巅峰,是因为获得另一个男人(拓跋浚,义渠君,李治)的宠爱。———说到底,电视剧要表达的无非是,男权社会,女人的生死成败,还是要取决于男性。
制作方和编剧,不管用多艳丽精美的服装,高颜值的演员,时间跨度从战国,隋唐,五代十国,南北朝,清朝,讲述的永远都是散发着腐臭味,女人要靠男人的伪女权故事,在此类灰姑娘叙事中,男主就是女主唯一的救星,剧中所有女性永远把爱情看得大过天。和心爱男人爱情美满,是灰姑娘女主的终极追求,而争取男一号男二号的爱情,也是女二或剧中其它女性的唯一准求。
比如编剧塑造的李长乐和李长茹,明显就是"为爱而生"的面谱化人物,她们在剧中的存在意义,仅仅是做和李未央抢男人的炮灰。作为贵族少女,她们做每一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勾心斗角地夺取男人的爱。此类剧中女配不管多美丽高贵,总会毫无理由地嫉妒不如自己的灰姑娘女主。她们陷害女主,伤害女主的原因,就只是为了和女主抢男人。她们走向黑化是为了爱,机关算尽是为了爱,和女主反目是为了爱,就算尊严破碎、被男主利用也要爱,哪怕最后死亡也是为爱殉情 ,为男人而死。如今早已是二十一世纪,编剧塑造的却是这些,死了都要爱、没有男人就会死的肤浅庸俗的女性形象,真是让人作呕。
相比之下,《琅琊榜》中英姿飒爽,心怀家国社稷的霓凰郡主,《白夜行》中恶毒残忍,一心往上流社会爬的唐泽雪穗,这些女性形象才更真实可信,因为她们具有现代社会女性的自我奋斗和个人梦想,让观众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女人。而不像玛丽苏剧中的女人,除了陷害女主和女主抢男人,就没有其它人生追求。
十多年前,苏童的《妻妾成群》和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所表达的,是对女性在男权压迫下,被迫自相残杀继而走向癫狂的悲悯,批判。有思想的男性作家,尚且还会同情女性的不幸。而近二十年后我们的编剧,尤其是众多女性编剧,却热衷于对此类血腥悲剧津津乐道,并对此不断美化、歌颂。在剧组的通告中赫然标明,“《锦绣未央》被誉为年度女性励志成长传奇”,——女人之间为男人,权力自相残杀算计,最后活下来的女人通过斗死其他女人,踏着她们的鲜血走向成功,这种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悲剧,它的励志性究竟在哪?对如今依旧男强女弱的现代社会,它所宣扬的励志,难不成就是女人间你死我活的抢男人?!
在2011的《后宫甄嬛传》中,甄嬛早就告诉广大女性观众,皇帝是自私凉薄靠不住的,男权社会的男人更靠不住——女人要想获得幸福,只有靠自己的奋斗或斗争。万万没想到的是,都过了五年,2016年的《锦绣未央》,竟然还在给女性观众洗脑:女人就是要靠男人救,男主会为你付出江山皇位,甚至生命,只要有了男权社会男人的爱情和信任,你就能母仪天下,呼风唤雨。
对比这散发浓郁腐臭味的玛丽苏大作《锦绣未央》,连迪士尼给小女孩看的动画片《冰雪王后》也告诉她们,在寒冷和苦难面前没有王子会来救你,女孩要学会自救。日剧《我的危险妻子》,女主也不会费尽心机斗小三,反而会用自己的智慧来报复忘恩负义的出轨丈夫,韩剧《黄真伊》,舞蹈家真伊为了舞蹈事业,毅然舍弃了自己的爱情。而我们国内给成年女性看的电视剧,依然还是此类换汤不换药的故事——受男权社会青睐的,任劳任怨的贤妻,皇后,宠妃。让我寒心的不只是《锦绣未央》,还有明年的《独步天下》,《独孤天下》,《梦回大清》,《醉玲珑》等,只会有更多的灰姑娘+伪女权+玛丽苏N号 。
真正像《大秦帝国3》这样的良心剧,观众盼了四年迟迟无法播出,《沥川往事》也是苦熬了五年才上映,《海上牧云记》这样良心剧更是还要等到明年。反而这种制作时间仓促,剧情空洞,演技堪忧的玛丽苏神剧得以大受追捧,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
<1>引用于薛静《芈月传》:你们对强女人的想象与理解,果然匮乏得令人难堪
我的剧评不是针对《锦绣未央》这一部古装剧,我针对的是所有这一类型的灰姑娘+玛丽苏+伪女权的古装剧,包括以前已经播出的,和以后即将播出的《独步天下》,<<梦回大清》之流。几年前,于正写的伪女权+玛丽苏的古装剧泛滥时,就想给这一类剧写剧评,一直不得其时,《锦绣未央》不过是一个契机罢了。
女性写手的古言小说,不管穿越,重生,性别转换,再怎么换题材,把女主人设写的多么惊艳绝伦,最终还是要和男主谈恋爱,哪怕是标榜女权,实质写的还是男女情爱纠葛。网上有个古风言情小说排行榜,《步步惊心》、《醉玲珑》、《凰权》、《祸国》·《未央浮沉》《独步天下》等全都在列,我都试着看了几章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它们本质其实都一样。我更欣赏小说《琅琊榜》中霓凰郡主这样豪阔宏量 、霁月光风,家国百姓至上的女子,《白夜行》中的唐泽雪穗虽然阴险扭曲,但她对事业的野心和清醒,是国内小说女主所没有的,我喜欢她们,是因为她们的人生追求的是保家卫国,或是个人奋斗,爱情在她们眼中永远不是最重要的,这样超脱小情小爱的女性形象,才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你说的很对,靠着斗死同龄女人和男人上位的“女权”,实质还是女人自相残杀的争宠。看过的人应该去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才会明白,男权社会的男人多可怕,女性多可怜。这种歌颂励志是简直一种倒退。作家们唤醒了女性,女性编剧却还要把自己的同类关进黑屋子,这剧的编剧本身就是女人!宫斗戏几乎全是女人写的,而且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是的,我表达的女权是男女平等,也不是什么女尊,大女主。这样的电视剧会让人觉得意淫可笑,女权的实质是男女社会地位平等,女性与女性间自我尊重。前段时间一部《疯狂天后》就是标榜女权,实际是压迫男性的女尊,这种剧同样让人厌恶!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