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可以确定是,这辈子都不会看第二遍。
实力示范如何把摄像机架在过道上,把三室一厅拍出无论如何也数不清有几个房间的迷宫效果。
和以前一样冗长话多。看上去像是他拍了3小时素材,然后原封不动做成3小时电影。剪辑师在他组里名存实亡。节奏慢如牛,我大老远来趟戛纳给我看韩剧我不太甘心。所谓幽默确实有,可是整部戏折腾来折腾去没啥实质进展,看得我想哭。
3 和去年《索尔之子》一样的,有非常吸引人的镜头语言,不过在电影时长接近三个小时的情况下,新鲜感也退却也非常快,电影内容的家庭撕逼抓马也在“好精彩”和“好无聊”之间起起伏伏。门的开合之间,人的进进出出,声的忽高忽低,笑与泪的收放,越过并不熟悉的宗教文化,却表现出了四海皆准的人情。
一场永远无法开始的宴席。开场就用一个长镜头秀了下导演的调度,以及为影片定性(我仍是那个生活流、长镜头写实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之后则更多以密闭空间的家庭抓马戏去写这一家的亲情与冲突。以及那条隐藏的亡父线索。
全世界中产阶级撕逼都是一个样
无聊与片长成正比。
还让不让吃饭了。最近几次在电影院看罗马尼亚电影的氛围都特别好玩。几个罗马尼亚女人大笑浪笑得蜜汁尴尬,大有一种肥皂剧现场音轨的感觉。其实中间是有点好笑啦。但更喜欢撕完吼完,大家和电影都安静下来了的真实情境。
死人定制的西装不匹配活人的尺码,上帝降临的征兆不显现众生的世界。中东的战争远不如饭桌的战争激烈,恐袭的质疑并没有出轨的质疑重要。男人因为没有相信谎言而哭泣,女人因为没有取悦丈夫而哭泣,神父因为没有认出上帝而哭泣。所有人被困在斗室,与雪山对峙,等待开不了餐的筵席,哂笑亡灵魂归故里。
三个多小时的话唠片居然津津有味的看完了。逼仄空间中的碎片式对话,有共产主义的幽灵、宗教信仰的回归、对反恐的焦虑和质疑,更多则是完全琐碎的唠叨和家务事争吵,共同组成一幅父后四十日的家族画像。天然去雕琢的“话”剧,镜头调度尤妙。
为历史与当下赋予具体而微的肉身,普优在逼仄窄小的公寓里展开对于日常生活的琐碎叙事。而他的高明之处,则是将冷眼旁边有效地提升为一种介入的方式,“跟踪者”美学赋予观众咀嚼与评判的权力,而导演超强的场面控制力与编剧水准则让将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充满趣味与张力。
三个小时的观影,睡晕两次,醒着也被镜头转换恶心到反胃,我果然和东欧电影八字不符...旁边罗马尼亚小哥浑身散发着东正教堂里的一股霉味,和电影的悼念背景太契合
幽灵视角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个家庭十多个人一齐上阵,从美国阴谋论到鸡毛蒜皮,各种矛盾分歧讨论争执此起彼伏。想起黄建中的《过年》。穿插的笑点和无休的鸡同鸭讲争吵使得3小时的电影始终处于好看和无聊之间。几乎全片由景深不同的固定机位长镜头组成,跟焦员辛苦了。三星半
#BIFF# Puiu的又一次实验:三小时拍一个家庭。用大量的摇镜和精确的场面调度来展开逼仄空间里的群戏。从9/11到查理周刊到父辈的秘密到柏万青节目式的出轨事,家庭变成了一个小世界。
2016年罗马尼亚新浪潮大结局,普优v.s.蒙久的终极之战。普优大师输了戛纳却赢得了罗马尼亚电影界的交口赞美。小场景的调度已然出神入化,几乎再度展示了“真实时间”,有着丰富潜文本的对话对外国观众要求过高,却在本国观众那里几乎成了爆笑喜剧。群戏难写,何况是这种没有大动作的“自然主义”戏。
沟通无益,但人们却在鸡同鸭讲的过程之中完善着对各自人格的确认。很清晰的感受到镜头强烈的无处安放感,越是贴近日常,越被繁复的线索逼得无所适从。而留给观众的,唯有在一团乱麻中耐心翻找,直到拾拣出他们的立场与态度,矛盾与共识,并延伸至他们的历史与未来。
带你如实体验家庭聚会的xx感。一部电影看下来,从犯困,想骂人,傻笑到最后又渴又饿都全了。这种电影才适合4D影院放,全程再没事就给放点二手烟,绝了。
极简的电影样式却拍出复杂纷繁的人物关系与戏剧冲突,如同进入寻常百姓家听唠嗑、看撕逼,体会生活本身一切混乱,最有趣的桥段是家人们关于意识形态、国家与政党看法的争吵,如同在看身边事。大体上某一主义(曾经)统治下的国民们的心理阴影、创伤与不满都是同质化的。
向《冬眠》看齐的作品,普优的“一地鸡毛”理念既是风格美学也是观影障碍,当年《小亚细亚往事》好歹还有人探讨“物理时间”,这部显然是被彻底无视了。评论里有人说大概这辈子不会再看第二遍,我看完的第一反应却是想马上再看一遍。
> 去 雪山之家 的页面
导演: 克利斯提·普优
主演: 米密·布勒内斯库 / 朱迪思·斯泰特 / 博格丹·杜米特拉克 / 达娜·多加鲁 / 索兰·梅代莱尼 / 安娜·琼泰亚 / 罗兰多·马特桑格斯 / 卡特琳娜·莫加 / 马林·格里戈利 / 塔蒂阿娜·伊耶歌
类型: 剧情, 喜剧
地区: 罗马尼亚, 法国, 波黑, 克罗地亚, 马其顿
片长: 173分钟
上映: 2016-05-12(戛纳电影节), 2016-08-03(法国), 2016-09-09(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