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影响不用多讲,最主要还是年轻主事。谋略不深,典型的东北大碴子,心思不缜密。性格有时犹豫不定,有时又冲动上头。另外一点就是公子气的自负。
总体来说,当时还是太年轻了。
就说九一八,我认为当时的他,通俗的讲,其实就很简单:懵逼状态。等大局已定,又极其后悔,羞辱,懊恼。蒋的影响也肯定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他懵逼犹豫的时间太长了。
后期极力挽救自己的内疚,有了西安事变,还亲自护送蒋回南京,从这点来看,他就是要赎当年的罪。
出身影响不用多讲,最主要还是年轻主事。谋略不深,典型的东北大碴子,心思不缜密。性格有时犹豫不定,有时又冲动上头。另外一点就是公子气的自负。 总体来说,当时还是太年轻了。 就说九一八,我认为当时的他,通俗的讲,其实就很简单:懵逼状态。等大局已定,又极其后悔,羞辱,懊恼。蒋的影响也肯定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他懵逼犹豫的时间太长了。 后期极力挽救自己的内疚,有了西安事变,还亲自护送蒋回南京,从这点来看,他就是要赎当年的罪。 |
> 去少帅的论坛
张学良的一生其实很好总结(wangenbo)
还没看,就想问一句有没有改动史实?(我就看看不说话)
从一开始的5分多,到现在的7.5,逐渐归于合理(Sean)
奉军的统治最为横暴,丢失东北的历史罪名无可抵赖(肥胖悠闲的黑头)
真的和表嫂睡了吗(东方美人类槑槑)
这剧应该改名为汉奸张学良(切尔西)
最赞回应
简单一个字儿,“怂”,自己家乡父老那么轻易就放弃了,西安事变也是被手底下的人架着干的
普通人怂点没什么影响,站在他那个位置上怂就是误国误民
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能力决定下限,性格决定上限。
剧中其实展现了也很多,很多决策是自己想拿主意,但又拿不定,加上几个老臣的反对,他就左右不定,然后就开始发脾气。最后别人看他内心主意已定,只能附和,最终定下决策。简单通俗讲,还是小孩脾气吧?
然后通过历史影像资料来看,感觉张不是那种性格外放开朗之人,也不是那种强势之人。加上他父亲的变故,感觉整体比较忧郁阴沉。加上事务压力,常有意志消沉。
一句话来概括张学良就是:
有心而力不足,身有良臣良言之时,却常犹豫不定或执拗已见。
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能力决定下限,性格决定上限。
聪明的公子哥儿,办不成大事,其实他和隋炀帝杨广是一类人,一文一武而已。
简单一个字儿,“怂”,自己家乡父老那么轻易就放弃了,西安事变也是被手底下的人架着干的
普通人怂点没什么影响,站在他那个位置上怂就是误国误民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