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质都是利益当头,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精彩演绎过这一深刻道理,而中国在几千年历史进化中多数时刻都是世界的中心,即使在历经了清末后近百年血与泪般的屈辱史后我们心中仍有着民族复兴的大国梦。
终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完成了国家统一,在进行经济全面建设的进程中尤其是建立重工业基础上,确实得感谢以赫鲁晓夫为领导的苏联老大哥的援助,该记录片就是围绕毛泽东(中共)和赫鲁晓夫(苏共)如何借用国内外局势为自己(仅指赫鲁晓夫)为国家(同指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争取利益最大化而上演的一部恩仇记。
主角人物形象之赫鲁晓夫:如毛主席评论的敢打敢斗也敢捅篓子、政治上不成熟(尤其表现在揭露斯大林的黑历史上缺少深思熟虑),1953年斯大林病逝(真正死因仍是个谜),赫鲁晓夫接任最高领导,刚上位,党内外的威信还很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修正斯大林时代的极端路线,在党内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于1956年苏共22大会议上擅自揭露了斯大林的黑历史(官方叫秘密报告),客观上斯大林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有功(斯大林接手苏联时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到斯大林逝世时交出的苏联是一个与美国争霸的超级大国)也有过(尤指30代发动的zheng zhi迫害),而赫鲁晓夫这次揭秘斯大林的黑历史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是有利(废除斯大林个人崇拜把国家人民拉回正轨)有弊(如此毁三观的事实让国内外众多民族接受不了导致不少国家zheng局不稳,如波兰匈牙利国内的动荡)。
接上段,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让波兰国内民众对斯大林、苏联领导的理论主义产生了质疑,进而演变为反苏反社会主义游行、暴力冲突,这样的极端后果让赫鲁晓夫措手不及,担心局势会进一步扩散到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赫鲁晓夫层拟派兵到波兰/匈牙利进行武力镇压反抗的人民,不过行动前赫鲁晓夫第一次征求了毛泽东的意见当然毛主席也支持了这一做法,通过镇压最终平息了国内的反苏反社会主义情绪,而政府层面的平息其实是因为通周总理出访了波凶两国并说服两国政府/党,才重新回到了苏联领导的大旗下。
此次事件证明了毛主席对赫鲁晓夫政治上的年轻不成熟的判断,因为中国的出面斡旋挽救了赫鲁晓夫在党内的地位也挽救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事件结束后赫鲁晓夫对毛主席对中共表示特别的感谢,因此1957.11月毛泽东出席(这是毛主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在莫斯科举行的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祝会上受到了来自赫鲁晓夫的极大的礼待,以感谢中共在苏共20大风波以及波凶事件上给予赫鲁晓夫的支持与帮助。但本次会议也潜藏一个非公开的议题:国力强大但政治能力上不成熟的苏老大和国力弱小但政治能力强的中共在未来社会主义阵营中话语权分配的问题(两国内部都已有这种意识)。自此中苏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
时间来到1958年,一系列事件(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炮击金门)让苏联觉得中方在军事合作上缺少必要诚意,而中国认为这些事件中苏联的要求有可能损害我方主权(本质是中国要逐步减小苏联对中国的干预)。同年中苏两国开始的赶英(中国的目标)超美(苏联的目标)即大跃进运动中,但中国开展的运动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苏联开始对此批评不切实际等(国内也有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反对派主张要停止大跃进),这激怒了毛主席并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对苏联发起反批判(也包括彭总),自此中苏两国开始有了明面上的分歧与争议。
而1959年中印因边界问题爆发了朗久事件,苏联在该事件中站在了印度一侧并公开把责任归咎于中国(原因是赫鲁晓夫想拉拢印度或者至少也要让印度在苏美为代表的两大阵营中继续保持中立、同时赫鲁晓夫59年9月将要出访美国,使得赫鲁晓夫在该事件中偏袒印度),使得中方对赫鲁晓夫严重不满。
1959年9月赫鲁晓夫高调访美后,其意识形态上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垒没必要继续尖锐化,未来是可以通过和平竞争来避免战争。这让中苏两国的分歧越来越大并导致了1960年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对毛主席发起人身攻击,对此中方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了反击。
到这里中苏之间的矛盾激化分歧也越来越大,但接下来还是出现了转机:1960.5.1日美国U2侦察机飞入苏联被击落事件,证明了赫鲁晓夫之前宣传的两大阵营和平共处路线(修正主义)的破产,此时毛主席希望通过继续加大舆论攻势将赫鲁晓夫重新拉回以前大家共同认可的方针路线上,但没想到却彻底激怒了赫鲁晓夫,1960.7.25苏联宣布撤出所有的对华援助项目及技术专家。
接下来发生的插曲:阿尔巴尼亚因一系列原因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选择站队中国,导致苏阿断交、中苏关系继续恶化,这期间还有个大事得提一下:1961.10.21苏共22大会议上赫鲁晓夫决定将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迁走。
最后,古巴导弹危机中苏美对峙差点让人类进入核大战,事件过后苏美英意识到有必要规范管控世界的核武器开始与使用,因此三国共同签署了《三国条约》宣布禁止大气层范围内的核试验,但该宣言的本质目的还是想阻止正在研发原子弹的中法两国加入核俱乐部,对此条约中国展开了新的世界范围内的舆论攻势,该条约的签署中苏全面化、公开化的对抗。
1964.10.15日,中国成功引爆原子弹于此同一天苏联的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新的苏共领导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其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在十月革命47周年纪念晚宴上对周总理/贺龙元帅提出了要干预中国最高领导人选的野心,再次打消了两国缓和关系的可能性,从此中苏走上了无法挽回的对抗状态。
番外篇:6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动起了要对中国发动核打击的念头,第一次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美在谈判过程中,美国进入了实质的核打击准备阶段,至于为何没能实施待研究;第二次就是苏美英签署三国条约前美国为阻止中国原子弹研发,主动向苏联提供两种破坏方案:美国单独进行核打击、美苏一起进行核打击,不过这次是因为苏联反对而流产。
一个无神论国家讲什么上帝青睐,搞笑的东西
无神论国度就不能有上帝、佛祖、小仙女等有神论的词汇?这些词汇是有神论国家针对我们定制的?
我也认同我们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文字中出现“神”、“上帝”等字样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