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找凌云彻单独说话,要求他帮忙查永璟薨逝的背后是否有蹊跷。




凌云彻提起以前在冷宫的时候两人可以相互关照,虽然现在云泥有别,但是为了如懿,他会尽力办到,万死不辞。(这里凌云彻是说在冷宫的时候比较像朋友吧,可是现在身份不同,得守礼且担心流言蜚语)如懿说在宫中半生,可依靠的人不多,能托付得到人就更少了,眼下就只有他和海兰。(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海兰赐死凌云彻令如懿如此心寒了)




甄嬛传如懿去慈宁宫。甄嬛说虽然如懿伤心,可是裁减了嫔妃请安到每月三次,让炩妃无形中被众妃嫔吹捧,失去中宫的威信和威望。甄嬛说乾隆肯向自己探听如懿的消息,只是碍于面子无法跨出一步,不如如懿先跨出这一步,修复两人的关系。(周迅这里不语,只是低头流泪。)



凌云彻和茂倩没有同床,而睡梦中念着“别难过”,心里是惦记着如懿了。茂倩不得不妒心大起。


澜翠报告卫嬿婉,赵九霄告诉她,凌云彻受如懿之命,一直往宫外跑,好似在查永璟之事。(这里不得不说凌云彻太过不小心了。不止没有把行动保密,还要告诉赵九霄,还要让赵九霄告诉澜翠,这个未免太不慎,办事不力吧!)

凌云彻找到田俊,找出田嬷嬷收卫嬿婉的500两银子。田俊说田嬷嬷为海兰办事。

卫嬿婉利用扎齐存钱进银号,要坐实了海兰是幕后指使的罪名。


凌云彻报告如懿,田嬷嬷的银票是扎齐给的,海兰也许参与其中。凌云彻继续说,访问扎齐周边的人说,海兰为了永琪当上太子,要防着嫡子出世,说明了海兰的动机。





海兰也和如懿一样,为了永璟抄写经文。太监来禀报,侍卫围住了延禧宫。





菱枝来报,延禧宫被包围了。凌云彻说彻查期间一直谨慎小心,乾隆不可能知道(没有吧!你让猪队友赵九霄知道了!)如懿知道此事蹊跷,命三宝去打听。

进忠带海兰到慎刑司去看扎齐。扎齐被用刑好几天,打得半死,却还是坚持背后指使他的是海兰。(这里不明白为何扎齐要如此维护进忠或是春蝉,不惜一切要陷害海兰。除了恨海兰不给他银子,我想不到其他的理由。所以扎齐死到临头还是记住给他银子的人,不顾亲情了)






进忠把海兰关押在慎刑司,说人证物证都具全,未必需要海兰招认。(谁给进忠这么大的权力,让他给海兰说这番话!)


卫嬿婉的额娘进宫陪产。

如懿不担心海兰,由于目前毫无定论,乾隆不会让海兰吃苦。



两人三个月不见,说话有点生疏了。






容珮端上暗香汤,现在正逢春天干燥,让乾隆润肺生津。乾隆此时退一步,说想念暗香汤的味道,说一直记挂着如懿。乾隆接着说,起初以为只是田姥姥一时糊涂,可是现在发现海兰是幕后主使。如懿暗自不喜,向乾隆提出疑点,为何扎齐要在凌云彻查案后才杀了田俊?乾隆说正是因为凌云彻去查此事,惊动了海兰,所以才指使扎齐下手。如懿说海兰没有动机害永璟。乾隆怀疑海兰要永琪当上太子,才杀了永璟,为永琪铺路。如懿继续提出疑点,说海兰有的是机会下手,若有此心,早就害了永璂,不必等到永璟出世。如懿继续说,这么多年和海兰并肩扶持,对海兰完全信任。







乾隆说经过这么多事情后,觉得身边的人都可疑,不能尽信。如懿说田嬷嬷死无对证,即使扎齐是海兰的侄子,却不见得对海兰忠心。如懿提出疑点,扎齐太轻易招供,可见容易被人收买,胡乱指证海兰。




乾隆说:“你放心”,说会给永璟一个交代。(又说谎啦!接着就选择不惩罚卫嬿婉啦!如懿这个时候还相信乾隆的“你放心”三个字!)乾隆想晚上留在翊坤宫,可是如懿心怀愧疚,让乾隆去湄若那里,好让湄若早点怀上,以弥补乾隆失去永璟和五公主的遗憾。

容珮说如懿不应该推走乾隆,毕竟他已经这么久没来了,现在已经率先迈出一步,如懿不该不给他面子。



如懿说出自己心里积压已久的不痛快:“可是自永璟死后, 本宫才知道,纵然有骨肉之情,夫妻之义,在皇上心里边,也抵不过虚无缥缈的天象之说。” 容珮说皇家向来注重天象之说,况且当时乾隆心情不好,才会如此对待如懿。如懿说那个时候所留下的心结,自己始终难以解开。
很多人说乾隆这么爱面子都来见如懿了,可是如懿就是要强,硬不给乾隆面子。我觉得如懿是太过感情用事了,乾隆当时宁愿相信不相关的人(钦天监和田嬷嬷)的胡言,也不相信自己一直以来对乾隆的情分和扶持,令她顿时心灰意冷。被自己一直心爱信任的人突然被指为不祥人,这对如懿是很大的伤害,加上她对永璟的死一直觉得有蹊跷,乾隆却不“站在自己那里,尽信外人谗言”,令如懿开始怀疑人生了。这就是为什么如懿宁愿成全好姐妹湄若,把乾隆推去那里,因为自己心情还未平复,无法面对乾隆。



海兰在慎刑司的伙食非常刻薄,只有青菜。


如懿每周一次召见妃嫔。

卫嬿婉说:“这人心之坏,防不胜防呀!” (自己做下的坏事竟然敢说海兰,如此虚伪!)容珮来传话,海兰在慎刑司求见。卫嬿婉立感不安。如懿为了避嫌,也要让真正的凶手疏于防范,当着众人的面,拒绝前去。


如懿念在卫嬿婉坏上头胎,赏赐卫夫人几匹江宁绸缎,之前也赏了阿胶。接着,解散众人,前去安华殿。

卫夫人撞上了婉茵的宫女顺心,骂了她一顿。卫嬿婉刚好经过,要额娘不许喧哗乱说话。卫夫人看到如懿赏的绸缎,想要占为己有,可是又嫌赏赐得少,说如懿抠门。卫嬿婉在城东给卫夫人置产,是一套三进三出的院子。( 就是有三重院落,每个院落都有正房、厢房、下房、甚至雨廊等等。三进三出,是从大门进去是院子,里面又有一道二门,进了二门还是院子,里面还有一道门,再进去又有一个院子。每进院子里都有别开的小门供出入,这就是“三进三出”的意思。 古代都是达官显贵才住得起。 )



镜头这里看到乾隆给卫嬿婉的赏赐。琅嬅在世时,只有她才获赏赐一盒珍珠,其余妃嫔只有一颗,现在卫嬿婉也得了一盒珍珠。再者,如懿只获得乾隆赏赐一瓶西洋香水,一直舍不得用,想给璟兕做嫁妆,可是卫嬿婉这里得了三瓶。可见乾隆给卫嬿婉十分丰厚的赏赐。卫嬿婉怀孕后收了很多名贵的赏赐,嫌额娘眼皮子浅。


卫夫人进宫,我觉得戏份和篇幅可能多了一些,我倒想看多点周迅,胡可或是曹曦文的戏份。这集要交代卫夫人就如刘姥姥入大观园一样地没有见识,加上只会向卫嬿婉压榨要钱和贵重的赏赐。不过也不必着墨如此多吧。
看着如懿在凌云彻面前真情流露地苦,不禁一阵心酸。永璟的死乾隆没有去查,倒是如懿得私下拜托凌云彻去办事。乾隆这个父亲只会逃避,怪责如懿,却没有真正为她们母子着想。
剧中也没有交代乾隆是如何得知凌云彻查案的结果,海兰为何因此被送入慎刑司。海兰要求见如懿,应该是心里不安,想向如懿问清楚怎么一回事,送入慎刑司是否是如懿的意思,急着跟姐姐解释自己是无辜的。
虽然说如懿理应听甄嬛的劝,主动和乾隆修复关系,可是如懿这次真的被乾隆伤得厉害,加上丧子之痛,也觉得亏欠了乾隆。这种百感交集的感情,令她难以释怀。可是如懿推开了乾隆,也让卫嬿婉趁机讨好乾隆上位。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看戏吃饭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赞回应
感觉就是剧本不太给力。虽然按照皇子皇女的薨逝时间来安排意外,就是给人一种宫斗乏力的感觉,若是弄点别的也好。魏嬿婉最典型,各种神逻辑,家庭背景交代不太好,要是给一点描绘(哪怕是魏嬿婉的独白都好)。魏夫人入宫有点太傻了。
卫夫人的戏可能就是想展现胃炎婉的原生家庭环境对卫的影响,她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坏的。她的坏有一部分受原生家庭影响,算给她洗白了吧……
我倒是认同一篇在知乎上看到的评论,剧中卫嬿婉塑造得太过于表面化了,如果再深层次挖掘一下会更好。虽然有卫夫人进宫后对卫嬿婉的索取,但是还是各种神逻辑😂😂
嗯,我是觉得这集给卫夫人发挥的篇幅太多了。虽然说可能是为了给卫嬿婉的人物洗白或是塑造吧,可是我觉得还是没有这个必要。只要说她到处乱说话(只需要一场戏),然后什么都要搬回府中不断索取(也只需要一场戏),我觉得就交代清楚了。毕竟很多谋算的经过也就一场戏,没有多交代,令很多人快进后都看不懂。
至于塑造卫嬿婉这个人物,我觉得篇幅(即李纯的出镜率)是够的,可是没有撑起这个人物,因为内心戏的发挥还是不够。卫嬿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没有底线(如懿跟海兰说了),为了让额娘看得起(之前卫嬿婉说了)。可是到了紧急时刻宁愿牺牲母亲和哥哥来凸显她薄情寡义,这个铺陈是不够的。可是卫嬿婉心里做任何坏事从来没有犹豫,除了牵涉凌云彻的时候。
卫氏一家子一直向卫嬿婉索取,没看得出这家子有什么亲情可言。卫嬿婉用钱让他们收买佐禄给田嬷嬷和田俊送钱,全部都是为了钱的小人,所以卫嬿婉出卖母亲,我没感到她这其中有什么情绪,甚至就是一场普通的交易。
所以剧情应该有交代一下这家子比较温馨互动的亲情部分,然后在卫嬿婉牺牲母亲这里制造冲突。
感觉就是剧本不太给力。虽然按照皇子皇女的薨逝时间来安排意外,就是给人一种宫斗乏力的感觉,若是弄点别的也好。魏嬿婉最典型,各种神逻辑,家庭背景交代不太好,要是给一点描绘(哪怕是魏嬿婉的独白都好)。魏夫人入宫有点太傻了。
顶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