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diss点赞最多那篇影评的文章。 由于电影时长较长,而且台词较多,背景陌生,且翻译混乱,我先简单的做几点科普。 红石镇的位置与故事发生时间 影片中01:01:21Mannix交代的很清楚,怀俄明州(当然,在豆瓣简介里也说了。)。即可以判断,红石镇在怀俄明州。怀俄明州是美国的一个西部州,1868年正式建立怀俄明地区,所以时间是1868年后,但不会后很多,因为将军儿子死的时候还在打南北战争(来自Marquis01:28:30),将军也说儿子死了有几年了。南北战争:1861-1865。 极简版补课:南北战争,是北方废奴派工业资本Vs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资本,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实现统一,成为(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而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后的西北部城市。无论战前战后西北部多为自由州(黑人算人,不为奴隶。)。而南方多为蓄奴州。 好目前背景梳理完毕,让我们带入人物视角 John(绞刑赏金猎人) 他是本片中唯一有坚定Believe的人,所谓坚定不是嘴上说说(Mannxi),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Marquis)。而是像一个傻子一样,在明确无论生死都能领赏的前提下还要坚持带到法场绞刑。但他拥有的,其实只是表面的Believe,或者是外强中干的。因为如果说他的Believe代表了法或者是程序正义,那显然是不成立。例如他对Marquis的用词是‘molasses-like’,像黑糖浆一般。以及他在旅馆内缴械顾客,并且将其丢弃至厕所而且没有提及任何补偿。还有种种行为,都证明了其Believe的空洞。举个例子,所谓一百零八好汉也无非是逃犯,落魄书生,地主豪强所组成的强盗集团而已。John也可加入其中,号绞头菩萨。就是要这个牌面。其次他是来自自由派的,虽然影片中没提,但他的态度很明显。在对待林肯信的尊敬与感动以及对待Marquis时至少不是鄙夷。还有对Mannix的无限鄙视。 Mannxi(治安官) Mannix就是个joker,他左右摇摆,带着固有偏见(对黑人),又有点愚蠢的善良(对主动承认下毒的Joe因为其没有枪就没开枪),完全不讲逻辑(Marquis在那里推理半天,都有理有据,他却只因为Joe长得凶神恶煞就直接认为Joe是凶手)等等对于他的刻画太多了,从上马车开始便一直嘲讽直到最后一刻。嘴里说着要对救命恩人(John&Marquis)请客,但却疯狂嘴臭,极致享受。Diss Marquis的残忍,diss John对女囚犯的手段等等。但被Marquis拿枪举着头时,又说是你们要聊政治的,我想我还是看看美景睡觉觉吧。满口将军却在其死后连尸体都不愿意收拾,还拿走了他的外套。。。。。。写到这里我都无语了,这讽刺意味也太强了。他既不趋炎附势,丝毫没有讨好马车上的两位赏金猎人又仰望权威,与将军攀谈,却在其死后没有展现出半点怜悯。。。。。。Joker实锤。其次,他是南派势力,所以和南派将军攀谈以及对黑人的鄙夷丝毫不掩饰。 Marquis(黑人少校) 本篇智力担当,人情世故担当,杀人担当,道义担当。虽然是八恶人,但说他是主角丝毫不夸张。也从这么多项担当可以看出昆汀对待黑人的态度,那自然是两个字NB。而且如此担当的Marquis在本篇中竟然还是弱势群体,这就塑造了他一切活动的正当性,因为他总是被动防守反击,道义拉满。比起直接塑造一个黑人超级英雄,昆汀的方式显然更为巧妙,让最强的人一直处于被孤立的弱势地位,最后扮猪吃老虎,真爽。不评价Marquis了,因为连导演都站在他这边,要评价只能无脑吹了。 将军就不梳理了,配角成分更大,而且聊他就得聊战争,立场以及废奴运动。话题过于宏大,而且在事后批判奴隶制就好比骂秦始皇为啥造不出手机一样,抛开历史局限性就会变成历史唯心主义。顺带一提,他是南派将军。所以战争失败后如此落魄,以及他对黑人的恨与蔑视。 剩下的几位也没啥好说的了,我实在是没找到210版本的,只找到了168的,168中对剩下的人描述较少。女主的怪诞性格我的理解是影片的助燃剂,别忘了,塑造怪诞人物吸引眼球也是好作品的一大亮点。不是任何角色都要套用弗洛伊德,荣格,拉康去理解的也不需要每个人都给其赋予符号学的定义。要硬说的话,也最多就是不想死,尽可能的多折腾或者随心所欲。不像某冷月獨觞那样,就连O.B得死都要以符号学的角度怪罪John,认为是John的错,真是笑死我了。都是混江湖的,谁不是把头提到裤腰带做人,O.B.是老实人,但不是S.B。 再说说本篇的人情世故,谁说外国人没有人情世故? 00:14:00开始,Marquis教你如何捧人,他说你(女罪犯)要是遇见其他人,那必定是放冷枪,但是遇到John,你只会被处刑(😉)。虽然没直接夸赞,但是简单翻译就会发现,他在夸John是个在正面决斗,光明磊落的汉子。不搞虚的,而且坚守程序正义。 00:42:47John在装B,说我只是想给绞刑官有点钱赚而已。这时Oswaldo Mobray直接说自己是绞刑官。我的天,什么叫大师。狗会汪汪,猫会喵喵,鸡会什么?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直接拉进距离,并且一起喝酒。接着00:46:54,继续探讨法外执刑和庭审判刑,一方面言语尖锐对女主,就像他们从未认识,一方面赞扬庭审判刑的正义性,进一步拉进与John的关系。 还有几处就不带着大家拉片啦。 信 信的真假不重要。它只是在传达believe这个符号的含义。在雪天上马车的时候,即使信是假的,但对John有用,是黑人上马车的资格,甚至John还极为尊敬,哪怕被连带到雪地里也只是口头辱骂,并没有直接采取什么行动。但是在吃饭的时候,哪怕信是真的Mannix也不会相信。最后的读信是象征着和解,也是对之前饭桌上嘲笑的抱歉。因为经历了这一切,Mannix发现Marquis这兄弟头脑清晰明事理,遇到杀手不怯场,有事儿直接正面刚,强过自己十万八千里,这兄弟能处。 信的含义是:现实的藩篱随时都可以去除,哪怕连它插进土地的痕迹都可以抹平,但是心里的印记却不会随着藩篱的消失而退却,除非~ 八恶人 八恶人是哪八个?。。。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真的不重要。有友友说预告片说的很明显,分别是Marquis, John, Mannix, 将军,女犯以及三个杀手。但这显示不对呀,因为预告片的作用更多的是吸引观众,而且埋了个梗,那就是躲在地下的头目老大。价值5万的Jody Domergue Gang的老大。且不说替换Mannix或者将军吧,替换女主是绝对的吧。所以这个问题不必纠结。也没啥象征意义,既不是七宗罪也不是但丁地狱的九狱十三层。 地下不补枪逻辑漏洞 1.地下室空间不是遍布整个房间的,否则房子就塌了。 2.那至少是1868年左右的手枪,不是CF里只要是隔着木制品就能穿透的M4A1或者是AK47。手枪的后坐力是很大的,连续开枪根本射不住。枪和木板的距离太远如果未能穿透,可能会造成子弹弹射,那就麻烦了。而且我猜这个杀手老大也是第一次在这个角度射别人,能否一击毙命,他心里没底。 3.主要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营救。在未知变数面前保持冷静不发狂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本来就是一场live,不是精心设计的柯南show。这也是老大为啥甘愿出来送死的原因。 Marquis的身份 有一个疑惑点,那就是背着3万悬赏的Marquis去红石镇真的能拿到钱吗?当然可以,要不他就不会去了。00:29:14这里有个点,绝大部分翻译没有解释明白,直接用的是政府,但这个不严谨。其中有个历史问题,(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与(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是不同的,前者是北方派后者是南方派。而南北战争之后就不分南北了,只有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USA。故Marquis是在战前被南方派悬赏,战后理应该就没事了。多说一句,为啥悬赏到5000就可以去自首了,因为控辩交易,事实上在19世纪初控辩交易就出现了,我们可以粗略的理解为Marquis只要给法院支付钱就可以成为自由身,还是比较合理的。 总结 回到题目,丑人多作怪,愚人不自知,鬼才不说教。昆汀为什么可以被称为鬼才。那自然是因为其邪典,其中包含了,暴力美学(武士刀,流星锤,枪,爆头,断肢,喷血等等),性癖(恋足,SM),反正义(黑帮,杀手,变态,drug等等)。而这些一方面可以说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奶头乐在享受消费完正常的娱乐后走向堕落的病态审美,即越是猎奇越是追捧。但我们只要是认真的看完昆汀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发现最后多为Good End。或者说是正义的,有理的,受压迫的一方站到了最后。这就是昆汀的真实想法。一切的所谓暴力美学都是烟雾弹,当然,你要是成迷于烟雾其中也无所谓,昆汀会说,电影嘛~玩儿嘛~你愿意买票,我愿意拍,这就够了。鬼才不说教。看他的电影,你带着脑子看也可以,不带着脑子也不影响,闲了就探索下内涵,累了就权当爽片看也没毛病。不像某冷月獨觞,自称专业和宗教有关。便全文以宗教噱头执文,还在开头故作深沉,说不想把信仰混同,所以用信念,随后就是生搬硬套真是笑死。 以下是Diss某冷月獨觞(影评点赞最高那篇的原文) 我不知道你是否能看见,最好可以吧。 你要不要去重新看看自己约8年前写下的影评然后再看看八恶人原片。你就会发现你写的内容生搬硬套 1.本篇确实和believe有关,但仅仅围绕在信件(John与Mannix对信件的态度)与John的执意要绞刑,没有覆盖到全部人的主基调。而你一开始说耶稣是深色的,后又改为黑色的。在我看来太刻意了,有点先入为主,后又找例子生硬塞填。首先影片中的耶稣像分为两部分,即耶稣的主体与背后的十字架。你要是说十字架是黑的,一点毛病也没有,但耶稣更多的是呈现木质色吧。你将一体的事物拆开解释难道不牵强吗?在我看来第一幕这个00:01:50-00:04:30长镜头更多的是要表达以下这几点。①雪很大,连神也被白雪覆盖。②这里着实很荒凉,神像成了唯一可以为马车指路的标识。③背景音乐是令人比较紧张不安的,再加上耶稣这样肃穆的神像,使人在开篇就打起精神,为之吸引。 2.无需纠结过去的Marquis是否正义,也不必深究Mannix的家族意志,在这件事情上扯皮就会陷入昆汀的圈套。即你会给人预设立场在先而不在乎这个人当下做了什么。很简单的道理。这一点在Mannix身上体现的最好,他无疑被昆汀塑造成了一个啪啪打脸的joker角色。 3.杀手那边。。。我都无力吐槽了,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再加上又是亲人,去救他姐姐完全是出于nature。而一个老大去救人,带点小弟,这不很正常嘛。硬套你所说的信念,是否有些牵强呢? 4. Mannix就是个joker,他左右摇摆,带着固有偏见(对黑人),又有点愚蠢的善良(对主动承认下毒的Joe因为其没有枪就没开枪),完全不讲逻辑(Marquis在那里推理半天,都有理有据,他却只因为Joe长得凶神恶煞就直接认为Joe是凶手)等等对于他的刻画太多了,从上马车开始便一直嘲讽直到最后一刻。要硬套符号,那也应该是大众。 5.你最后的总结放在十字军东征更为合适,放在这部片里不适用,有点生搬硬凑之意。最后一章的标题是Black Man, White Hell.如果按照你说的是正义和善的地狱。那不就是黑人是正义和善的地狱了吗?这和影片里塑造的Marquis形象相符吗?和莫名其妙卷入纠纷被杀死的拔鸡毛女与马厩打工男相符吗? 最后,我从不拉黑任何人,因为这会使我缺失反方观点。介于这是你8年前写的文章,我也不欺负你,你可以改改,而我也会做出正面回应,写出我的影评。
写得很好吖,而且竟然是刚刚不久的~巧了,我也是今天才看了这部片子。
这篇影评是为了醋而包的饺子。如果能帮到你,我很开心。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