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实现的复仇的世俗意义:
1.真相大白天下,改变天下人的看法。
2.改变天下人的看法之后,复仇者得到了内心的满足。(“复仇”本身就包含着自私的意味)
永远无法实现的复仇的哲学意义:
让逝者知道自己的冤屈已伸。(逝者已逝,自然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冤屈已伸)
无论是复仇还是善言善行的公益心,其实都有一个前提:复仇者、施善之人,自己得到了内心的满足。
举例:我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我站起来,我的生理是更累了,但我的内心却更愉悦了,更满足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余香就是我自己内心的满足。为了余香,我愿意主动赠无数人无数朵玫瑰。
生活有两种:世俗生活、哲学生活。
为了自己的内心更满足而进行的言行举止,就是哲学生活。哲学生活者,最在意自己内心的满足程度,其次才在意自己的生理满足程度,所以让座站起来的生理上的累,他们甚至毫无感觉。他们感觉不到这种生理上的累,因为他们已经被让座之后的内心的满足“麻痹”了。诚然,我也喜欢这种被麻痹的感觉。所以,我喜欢让座。
苏哲,过的也是哲学生活。
我觉得复仇这词不是这么的恰当,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你也可以理解“复仇”之后是改变朝堂风气,梅长苏某集台词说,具体意思是大梁的底子现在还可以,朝堂风气在这么下去,估计...,意思大概吧,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这么个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我不希望我的国家在这样下去,底子薄了还有邻国虎视眈眈,可能会被战乱所扰,往这个方向想想,你也可以理解为了一种家国天下的理念。
分享:【长念琅琊】一位台湾网友的琅琊榜观后感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forum_topic/614753468/
这篇有对“复仇”的另一种解读,可以看看~🙂
大环境不变,政治格局不变,难保不出现下一个冤假错案,此剧也只能是通俗电视剧,没有多高境界,思考水准都没超过前人。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