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电视剧《琅琊榜》音乐研宄(硕士论文)四

无关风月 2019-04-22 18:14:30

作者:李思思 绪论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754848/discussion/616276353/ 一 电视剧《琅琊榜》的艺术特征及其音乐介绍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754848/discussion/616277661/ 二、电视剧《琅琊榜》音乐分析 (一)配乐分析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754848/discussion/616280965/ (二)歌曲分析

音乐艺术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偏感性艺术形式,也是最为抽象和难以把握的一种艺术,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电视剧歌曲本身就是电视剧的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不像纯艺术歌曲那样追求变化莫测的、高深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更多的时候是追求以一种观众能迅速理解并加强观众感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使用简单重复、易于传唱的旋律,流畅明晰反复重复、惯用排比的歌词等去辅助角色情感的宣泄、剧情冲突的营造,从而引起观众的代入,增加很多个令人难以忘却的剧情“冲突点”。音乐中的歌曲相较于乐曲,由于加强了歌词的阐释和辅助,因而语义的表达上也更为直接明了,比乐曲要具象得多。“倘说音乐是飘浮于苍育的云霓,那么歌词则使它化为春雨洒落人间”。(1)歌词和剧情及音乐是相辅相成的,仔细琢磨研究歌词的含义,不光能了解电视剧的主题,还可以一窥音乐的精髓和内涵。“歌曲作为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形式,它在艺术领域内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与广泛的普及性。特别当它进入到声画结合的电视剧艺术中,借助于形象生动的画面与重复传播的威力,使歌曲犹如插上了无形的双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召力。”(2)—般电视剧歌曲和音乐的作词者在为电视剧剧情烘托作用的歌曲填充歌词时,不仅仅光要考虑电视剧歌曲的旋律音乐性,更要考虑到歌词含义是否与电视剧的剧情、主题、内涵、风格相符,并极好地烘托电视剧的激烈剧情冲突,这是判断一首电视剧歌曲成功与否和能不能流行的关键,甚至可以说它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影视剧歌曲也常常会出现在电视剧中,主要是出现在剧情冲突最剧烈或者和电视剧主题吻合剧情出现的时候,用以唤醒观众的记忆所用。

1.主题曲分析

主题曲也被称为主题歌,“主题歌往往是对影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它可以以特定的风格和凝练的情感刻画来充实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可以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怀等等。”(3)出现在影视剧开头的主题曲就像一个交响序曲,常常以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把人们带到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文化氛围或某种情感范畴之中。而主题曲的旋律往往可以作为一种主题音乐的素材在电影电视剧中配合着剧中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展开,场景与环境的变化,戏剧性冲突的展开、发展及高潮的出现,采用音乐素材变奏、变形、延展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内容。 (1)胡园园.张千一影视歌曲研宄田.[M].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22. (2)戴锦华.镜与世俗的童话.[M].北京沖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9. (3)曾田九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2.

主题歌曲分为片头主题和片尾主题曲,片头的主题音乐和歌曲出现在片头,在电视剧中,通过每一集反复出现,来确定剧情的基调和概括剧情的冲突,同时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屏幕前来,增强观众对于整个剧情的代入感,同时让观众一旦听见主题歌曲就想起来电视剧的剧情,起到了逐步带入观众进入剧情的功能。电视剧中的主题曲一般也会经常出现在剧情进行中,不同内容的电视剧会采用各种不一样的艺术处理方式对片头主题歌曲进行各种变调。宏大气势的歌曲是为正剧或主旋律烘托气氛使用;浪漫轻快的歌曲是为偶像青春剧衬托;激烈昂扬的歌曲是为剧情冲突激烈起了一定的铺垫。先入为主是片头主题歌曲用用的优势,为整体电视剧基调奠定了剧情的发展前奏,将剧情冲突与叙事的氛围做了一定的铺垫。但是片尾曲就和片头的歌曲完全不同,它是在每一集电视剧结束的时候才会出现的音乐,它常带有某种“总结全篇”的性质已经能给观众带来“结束感”和段落感。此外,片尾主题歌曲所呼应的视频画面一般往往是剧情中那些剧情冲突剧烈的部分,因此,片尾主题歌曲往往具备延伸和升华剧情内涵的作用。

《琅琊榜》在火爆播出后,剧中的电视音乐也屡获热评,而《琅琊榜》主题曲《风起时》(胡歌演唱)更是直戳观众泪点。《风起时》是《琅琊榜》主题曲,它歌颂了梅长苏简短而又壮丽的一生,这首曲子的曲调温婉苍凉、慷慨激昂、歌词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真正抓住了梅长苏人物特质(性格和灵魂的),是一首初听时感觉不惊艳,而仔细听后会被感动的歌曲。它是对梅长苏一生的评价,歌曲风格不高亢激昂,在含蓄中甚至带了几分病态的孱弱,但又体现了梅长苏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如果说《红颜旧》这首歌的重点是情字,那么《风起时》这首歌的重点就是义字,曲调中激扬大气并有着一定的隐忍克制,还有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末尾处音调渐缓,歌词“一笔千秋,后人心间”短短八个字体现了历史变革里那么多天下为公、无私忘我的赤子们,一时间想起了多少冤案,想起了多少豪情,此间心事,于千秋笔下人如何写,后人心间如何诉。风起二字后是热血男儿的心态刻画,而云散二字是是非恩怨后的淡然洒脱。

“电视剧《琅琊榜》在选择主题曲方面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一改宫斗剧和武侠剧的往日风格,将凸显剧中矛盾的片首片尾主题曲选成抒怀人物风格和传递人文价值的《风起时》。”(1)主题曲《风起时》从细节上描述了主人公梅长苏历经千辛万苦,却毅然坚守正义的决心。《风起时》作为主题曲出现在片尾,给观众留下来一种意境深远的苍茫和干旱遇甘霖后的淋漓之感。

主题曲《风起时》是对《浪琊榜》电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同时采用了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内容。

片尾曲《风起时》:“变幻,风云几卷,乱世起惊澜;血仍殷,何人心念,烈火清平愿。慧剑,借别红颜,无意续余年;帝阙巍,豪气仍在,冰心誓破长夜天。昔年朱弓,壁上空悬,征途望断,铁甲犹寒;明眸在心,青山难掩,江山如画,是我心言;关山横槊,谁可补天,碧血长枪,昨日少年;孤影归途,不见烽烟,一笔千秋,后人心间。风起,云散。”《风起时》的曲调风格与片头的《破茧成蝶》的磅礴气概衔接了起来,歌曲的词意概括了主人公梅长苏的一生。既表露了主人公的情感,又在叙事上得到了升华。片头曲《破茧成蝶》和片尾曲《风起时》可使观众在未看剧情之前,就对人物及剧情有了一定感性的了解。运用电视音乐创造了不同的场景意境,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不同W音乐情感。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对整个电视剧的叙述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谱例2-6 风起时 演唱:胡歌

(1) 刘锚锚.开启电视剧的视觉盛宴——谈《琅琊榜》中的布景、画面、意境美学构建[J].当代电视:2016(03).6.

2.插曲分析

插曲是电影艺术家为影视作品中为特殊具体情节或特定场景而具体创作的歌曲,可分为有歌词和无歌词两类。这是影视音乐中比较开放的音乐部分,因为在影视音乐中,插曲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般对剧情进行局部的点缀,所以出现位置、音乐时间长短、出现数量等都往往比较自由和灵活。插曲一般不会与影视音乐主题曲有过多的关联,但相对于局部剧情而言,它一定是最为吻合和恰当的,所以,插曲也可以称为影视作品局部剧情的“主题音乐”。对于一些重要剧情中的角色的感情体现,情节的发展高潮和气氛营造,插曲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前文分析的主题音乐,虽然在影视音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种类变化繁多的角色情绪渲染,以主题音乐的变奏形式去充当插曲的作用,肯定是不行的,每当影视作品的剧情发展到重要的关键处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响起和剧情变化相吻合的插曲,也正是源于这样一种情形,插曲大多的呈现方式是,点描而非连续式分布形态。

《赤血长殷》和《红颜旧》是《琅琊榜》的两首插曲。歌词的词意是从剧中靖王萧景琰和霓凰郡主的角度,表达他们的心声。

《赤血长殷》的歌词是:“朱墙宫深,人心难嗅黑白纵横;杀伐无由,权倾谈笑变,妙计敛藏于袖。负手算尽天下事,当饮一樽酒,病骨一身,未雨绸缪,心中算谋,几人看透,纵年寿难永,无愧一生所求;此去踏关山千重,将前尘挥袖,泣血书千轴,悲歌唱彻,战骨碎尽志不休。且待赤焰归,整军再从头,守我山河家国依旧;横长枪换却离愁,倾余生风骨同守。”该首歌曲是由靖王的扮演者王凯演唱,《赤血长殷》这首歌曲的歌词表达了靖王好友梅长苏的一生所向。该曲曲调的特点是大开大合,感情豪迈奔放,既抒发了对往事的愤慨与不满、为天下苍生请命的使命感,又表达了复仇之路上兄弟间的深厚情意和梅长苏、靖王重整赤焰军的期待。

《赤血长殷》将靖王萧景琰的性格与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靖王生性耿直、不善权术、但有一颗赤子之心,又因为林燮一案被皇帝所不喜欢。最终又不得不让梅长苏重返沙场,但他仍是“此血仍殷,此身豪情仍未收”。《赤血长殷》也起到了引导叙事的作用。在《琪琊榜》的结尾剧集里,梅长苏要求以林殊的身份重回沙场,将战场作为他人生的最后的归宿。在《琅琊榜》的剧末,电视剧的故事情节用《赤血长殷》这首插曲准确地表达了他的离世,而并不是直接描述这段剧情。《赤血长殷》起到了引导叙事的作用是从梅长苏的出征分别到他的死亡预示中体现出来的。剧情的画面则与歌词完美衔接,在歌词唱到“尘埃落定后,提缰回首”之时,屏幕画面转到靖王萧景琰出现在林家的宗祀,靖王揭开盖在林殊牌位上的红纱,之后画面转到霓凰郡主拿着林殊给她的信件,镜头在霓凰郡主与靖王之间切换,如果没有《赤血长殷》这段音乐来协调,原本频繁的画面切换,会显得杂乱无章,特别是在音乐中,霓凰郡主回忆起与梅长苏一同赏花的往事,更是表现出了这种悲伤之情。揭开的红纱与收到信件无不在暗示林殊的死亡。这段哀婉悲伤的感情戏,就是靠这首歌曲巧妙地衔接起来的。

谱例2-7 赤血长殷 演唱:王凯

“西风夜渡寒山雨,家国依稀残梦里;思君不见倍思君,别离难忍忍别离。狼烟烽火何时休,成王败寇尽东流;蜡炬已残泪难干,江山未老红颜旧。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托鸿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红颜旧,任凭斗转星移,唯不变此情悠悠。”

刘涛主唱的插曲《红颜旧》翻唱自歌手崔子格的《忍别离》。这是本剧唯一的一首表达儿女情长的歌曲。它以一个女子的视角,来表达她思念征战沙场的爱人,怀念曾经的美好生活。身处战乱年代,想保自己小家周全而不得,哀叹自己红颜已老而爱人尚无音讯。只有托鸿雁捎去自己忠贞不变的情谊。全篇始终以“怨恨”和“无奈”贯穿,深切的表达出“不得不”这样做的一种情绪,舍小家而顾大家,最终女主人公还是悟透了:“去吧,无论你征战多久,我对你的感情都不会改变的!”或许,她是真的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家国之间国为先,家为后,也或许,只是无奈吧!就像歌词里写的“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

这首插曲在剧中犹如“药引子”,穿插于剧情之间,引领着剧情的转折。插曲《红颜旧》既叙事又抒情,梁帝治理国家不当,国土上战事连连,霓凰郡主也过着飘零不定的生活,虽然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虽然不得不因各种原因离别,但是对恋人的思念却是一点都没有改变。《红颜旧》这首歌曲奠定了梅长苏和霓虹郡主的情感基调。《红颜旧》这首插曲是电视剧《浪琊榜》的音乐在角色塑造、气氛烘托、情绪感染的升华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人公梅长苏年少随父出征,有着九死一生、火毒侵身、刮骨疗伤、隐忍复仇的复杂经历。但面对有婚约、心爱的霓凰郡主,梅长苏不能做到镇静自若,在剧情画面难以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时,《红颜旧》就逐渐响起并悄然消失,通过和男女主人公一起出现的方式,暗示着他们的感情走向,并进一步突出了剧情,使屏幕画面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谱例2-8 红颜旧 演唱:刘涛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琅琊榜的小组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静妃和林殊相见这段演得太好了(淡月微云)

看完剧,大家对哪句话印象最深(Fragments)

有些情节还是再看一遍才明白(福康安)

把脉这里泪目啊!(矮小缺)

编剧真的圆不了这个BUG了,智商堪忧。。。(土狗唐)

是不是没有靖王和林殊相认的戏?(猫睿)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