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由《琅琊榜》中的梁帝形象看其主旨

莲蓬 2015-10-21 21:06:59

       已经收官的《琅琊榜》一剧获得极大好评,现在就来说说由此剧引发的一些联想。剧中的粱帝可谓将帝王心术运用到了极致,制衡之道、纵横捭阖、阴谋阳谋,一应权谋之术运用得如臂使指炉火纯青,把一个老谋深算的帝王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由此让我想到,梁帝当初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对此无论剧情还是原著都没有明确交代,但根据现有情节不难推知,梁帝之所以能够荣登大宝大抵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个人素质。包括文才武略以及之前述及的帝王心术等等。

       二、外力因素。这里所说的外力是指助其登上皇位的助力,主要包括以发小林燮、言阙等人为代表的本国军事、贵族力量以及外族力量即以玲珑公主为代表的滑族这两大股。而粱帝主要通过联姻的方式与这两股力量取得紧密联系,前者就是宸妃林乐瑶(林燮之妹、言阙终其一生不能忘怀的红颜知己,从未正式亮相却贯穿全剧)及言后(太师之女、言阙之妹,有子早夭),后者即玲珑公主(滑族皇室,和其妹璇玑公主都代表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在暗中呼风唤雨推波助澜),当然还有兄弟之情(如和林燮、言阙的总角之交)、君臣之义(每个皇位的有力竞争者都有自己的专属班底)等,总之动用所有能动用的手段(主打感情牌)笼络一切可以笼络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是感情和利益结合的纽带(如梁帝和宸妃生下祁王,与玲珑公主生下誉王),使梁帝和这两股力量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皇长子祈王顺利登基,作为外戚的林家地位更形超然;也因有子玲珑公主想必会更放心地把国家和个人命运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但当他一旦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一切就大不相同。试想十几年后梁帝才垂垂老矣(所以那时才有誉王和太子针锋相对地近乎白热化的储位之争),那么初登大宝时说是正值盛年也不为过,可以说正是摩拳擦掌准备大过皇帝瘾的时候,然而皇长子萧景禹横空出世、惊才绝艳、锋芒毕露,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实在庞大得令人触目惊心(可说是细思极恐):以林燮为代表的赤焰军是其坚实的武力后盾(林燮又尚了晋阳长公主,所以梁帝既是林殊的姑父,又是他舅舅,联系不可谓不紧密);还有朝中一班元老重臣辅翼(如当时的太子太傅黎崇就享有极高声誉,可说是文坛士林中的泰山北斗,也可能正是基于此点最后只是被流放)。在这种形势下,梁帝面临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试想他穷尽诸般手段才登上皇位,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冒出个德才兼备各方面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的皇长子接班人,而且祁王还不懂得适时收敛,经常在政见不合时面折廷争(倒不是说祁王有野心,而是他本身就是理想化的人物,也在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直到临死前才认识到“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在这种情况下,悲剧几乎是无可避免的。设若祁王晚生几年或者他懂得藏拙表现得不那么完美和激进又或者粱帝本人对权势不那么热衷,那么一切又会有所不同。但是没有如果,梁帝骨子里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权势地位更为重要,所以他不惜舍弃骨肉之亲(祈王、晋阳长公主)、夫妇之情(宸妃林乐瑶、滑族玲珑公主)、兄弟君臣之义(以林燮为代表的赤焰军以及受祈王一案牵连的相关人等),这就是所谓的天家无亲,这和他在利用完玲珑公主的势力后又选择牺牲滑族(不能让天下人知晓他曾借助外族之力登上皇位)性质一般无二(要动祈王必先除赤焰),典型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其实粱帝本人比谁都清楚祁王是否有谋反之意,但正如他所说,不管祁王是否谋反,只要他有这个实力就足以令他坐卧不安,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是这个道理,他不允许有任何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威胁自己的皇位(哪怕是亲生儿子),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及地位,他不惜血洗京城(很多家族因此灭门)把祁王势力连根拔起,可以说梁帝的宝座就是血洗出来的(包括了敌人亲人朝臣的血)。追根究底是因为世易时移,当他顺利登基后此前的助力也就成了他想要长久地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阻力,所以他下了这个世上最狠的心(莅阳公主语)也就不奇怪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誉王这点最像他没错,论心术权谋誉王也差相仿佛,不过在火候上嫩了些,如果誉王登基,假以时日必将又是一个梁帝。那么,梁帝不好吗?不好,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梁帝崇尚帝王心术,着重帝王权威神圣不可侵犯,所以朝臣只顾或者只能揣摩上意,以致党派林立、文恬武嬉、结党营私之风盛行,上行下效,朝臣们都只顾着站队结党倾轧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扎实做事之人则永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则国将不国。而祈王的理想则是激浊扬清、整肃风气,让勤恳做事的人上位,再造一个朗朗乾坤,这不仅是祈王也是林燮和当时助梁帝上位一干人等的共同理想(所以梁帝说林燮要的朕给不起)。两者最终的分野在于梁帝最为看重的是个人的权势地位,奉行的是天下为私,以天下供养来满足个人私欲;而以祈王为代表的一系注重的是天下为公,着眼于整个天下苍生的福祉,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以顾全大局。前者,是现实;后者,是理想。而靖王,就是以祈王为代表的政治理想的延续;他的登位,是祈王政治理念的最终实现。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历史或者说剧情选择了默默无闻的靖王(靖王其实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位王子,祈王在时他是小跟班,誉王和太子争斗得你死我活时他靠边站)的根本原因,这是《琅琊榜》一剧的主旨,也是《琅琊榜》区别于单纯的复仇、权谋或者爱情剧的根本立意所在。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Aben
2015-10-21 21:28:28 Aben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顶 楼主分析的很到位

赞
>
莲蓬
2015-10-21 22:03:52 莲蓬

多谢肯定,欢迎交流讨论

赞
>
Aben
2015-10-21 22:12:18 Aben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电视剧里演皇帝的演员也是老戏骨 演得真的特别好 多疑又机智又圆滑

赞
>
LOOK豆评上瘾
2015-10-21 22:22:55 LOOK豆评上瘾

顶

赞
>
莲蓬
2015-10-22 09:55:56 莲蓬

是啊,将这个帝王角色诠释得恰如其分

赞
>
伊卡洛斯
2015-10-22 10:19:12 伊卡洛斯 (同尘舒卷,潜翼思属)
是啊,将这个帝王角色诠释得恰如其分
是啊,将这个帝王角色诠释得恰如其分
莲蓬

其实我觉得剧组在靖王能否开启新篇章这一点上,是有保留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比如梁帝最后召见林殊是给他说“无论是谁,上了这个皇位都会变”,还有很多类似的台词。

但真正让我做实剧组的保留,是两个地方:
一是剧末的夏公公的那一句“风从来没有停过”,剧组用这个情节代替了之前琅琊阁少主递茶以作为结尾。很多人也对这个解读成暗示了未来庭生与靖王之子的夺嫡之争。

如果说这个有些牵强,那么另外一个剧情就更加强了这一点,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
也是在句尾,靖王当了太子主政之后,与刑部和户部尚书就人事选拔问题的争执。在这里,刑部和户部完全没有之前和之后“共识”,在没有任何事实调查的基础上固执己见,互不相让。而靖王表现的更是无可奈何。

当然了,写到这里,那就再补充一个细节,还是剧尾:大梁四面楚歌之时,朝中各位大臣怯懦无比,而霓凰也只有满腔热血。最后还是林殊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说了这么多,至少剧组告诉了我们,靖王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你认为,“他的登位,是祈王政治理念的最终实现”。但就剧组给的这些情节来说,我认为这不能代表实现,这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
别忘了,梁帝最后召见林殊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
“祈王要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朕也给不了他”。

赞
>
伊卡洛斯
2015-10-22 10:20:17 伊卡洛斯 (同尘舒卷,潜翼思属)
是啊,将这个帝王角色诠释得恰如其分
是啊,将这个帝王角色诠释得恰如其分
莲蓬

你做的梁帝的其他分析,完全可以作为《琅琊榜前传》的素材了~
而我上面的回复,更像是剧组给《琅琊榜后传》打底子。

赞
>
莲蓬
2015-10-22 20:42:31 莲蓬
你做的梁帝的其他分析,完全可以作为《琅琊榜前传》的素材了~ 而我上面的回复,更像是剧组给《
你做的梁帝的其他分析,完全可以作为《琅琊榜前传》的素材了~ 而我上面的回复,更像是剧组给《琅琊榜后传》打底子。
... 伊卡洛斯

确实,对于这点表示无疑义的认同

赞
>
莲蓬
2015-10-22 20:58:27 莲蓬
其实我觉得剧组在靖王能否开启新篇章这一点上,是有保留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比如梁帝最后召见林
其实我觉得剧组在靖王能否开启新篇章这一点上,是有保留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比如梁帝最后召见林殊是给他说“无论是谁,上了这个皇位都会变”,还有很多类似的台词。 但真正让我做实剧组的保留,是两个地方: 一是剧末的夏公公的那一句“风从来没有停过”,剧组用这个情节代替了之前琅琊阁少主递茶以作为结尾。很多人也对这个解读成暗示了未来庭生与靖王之子的夺嫡之争。 如果说这个有些牵强,那么另外一个剧情就更加强了这一点,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 也是在句尾,靖王当了太子主政之后,与刑部和户部尚书就人事选拔问题的争执。在这里,刑部和户部完全没有之前和之后“共识”,在没有任何事实调查的基础上固执己见,互不相让。而靖王表现的更是无可奈何。 当然了,写到这里,那就再补充一个细节,还是剧尾:大梁四面楚歌之时,朝中各位大臣怯懦无比,而霓凰也只有满腔热血。最后还是林殊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说了这么多,至少剧组告诉了我们,靖王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你认为,“他的登位,是祈王政治理念的最终实现”。但就剧组给的这些情节来说,我认为这不能代表实现,这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 别忘了,梁帝最后召见林殊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 “祈王要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朕也给不了他”。
... 伊卡洛斯

首先说明两点:一、剧末那句“风从来没有停过“完全照搬小说原著,而由这一句确实可生发无限联想,开启后传剧情;二、”做实“应为坐实。
”靖王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的结论非常确切,结合你说的靖王对朝政的无能为力(处理政务对于一直戎马倥偬的靖王来说确属短板),其实登基后的靖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梅长苏的辅佐。同意你的论述,靖王的登位只是一个实现祈王政治理念的良好契机,我当时想要表达的是靖王毕竟坐上了祈王没有坐上的位子,也就意味着离理想更近了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确确实实离彻底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能不能走得通还是个问题,就如你引用”的别忘了,梁帝最后召见林殊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祈王要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朕也给不了他’。“所以我在文中也说了”前者是理想,后者是现实“。事实上纵观历史,确实没有或者说极少这样的朝代和帝王,但这正是《琅琊榜》一剧昭示的理念不是吗?而梅长苏也回了梁帝一句话,你没有守住本心未必代表别人不可以,不是每个人都恋栈权位而把帝位看得至高无上,至少在《琅琊榜》一剧中如此,这也是该剧的根本立意所在。

赞
>
伊卡洛斯
2015-10-22 21:06:58 伊卡洛斯 (同尘舒卷,潜翼思属)
首先说明两点:一、剧末那句“风从来没有停过“完全照搬小说原著,而由这一句确实可生发无
首先说明两点:一、剧末那句“风从来没有停过“完全照搬小说原著,而由这一句确实可生发无限联想,开启后传剧情;二、”做实“应为坐实。 ”靖王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的结论非常确切,结合你说的靖王对朝政的无能为力(处理政务对于一直戎马倥偬的靖王来说确属短板),其实登基后的靖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梅长苏的辅佐。同意你的论述,靖王的登位只是一个实现祈王政治理念的良好契机,我当时想要表达的是靖王毕竟坐上了祈王没有坐上的位子,也就意味着离理想更近了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确确实实离彻底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能不能走得通还是个问题,就如你引用”的别忘了,梁帝最后召见林殊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祈王要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朕也给不了他’。“所以我在文中也说了”前者是理想,后者是现实“。事实上纵观历史,确实没有或者说极少这样的朝代和帝王,但这正是《琅琊榜》一剧昭示的理念不是吗?而梅长苏也回了梁帝一句话,你没有守住本心未必代表别人不可以,不是每个人都恋栈权位而把帝位看得至高无上,至少在《琅琊榜》一剧中如此,这也是该剧的根本立意所在。
... 莲蓬

谢谢你说的两点,我的笔误和对原著的误解希望没有干扰我们愉快的讨论。

你说的很对,“本心”是整部剧拔高的主题,如果没有梅长苏等人的心,这部剧就真的沦为了权谋剧了。

在美剧,相对于《纸牌屋》和《权利与游戏》,我更喜欢《白宫风云》;同样,这部剧就这个立意,我就觉得比《大明王朝1566》等历史剧要好。

赞
>
莲蓬
2015-10-22 21:08:28 莲蓬
其实我觉得剧组在靖王能否开启新篇章这一点上,是有保留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比如梁帝最后召见林
其实我觉得剧组在靖王能否开启新篇章这一点上,是有保留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比如梁帝最后召见林殊是给他说“无论是谁,上了这个皇位都会变”,还有很多类似的台词。 但真正让我做实剧组的保留,是两个地方: 一是剧末的夏公公的那一句“风从来没有停过”,剧组用这个情节代替了之前琅琊阁少主递茶以作为结尾。很多人也对这个解读成暗示了未来庭生与靖王之子的夺嫡之争。 如果说这个有些牵强,那么另外一个剧情就更加强了这一点,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 也是在句尾,靖王当了太子主政之后,与刑部和户部尚书就人事选拔问题的争执。在这里,刑部和户部完全没有之前和之后“共识”,在没有任何事实调查的基础上固执己见,互不相让。而靖王表现的更是无可奈何。 当然了,写到这里,那就再补充一个细节,还是剧尾:大梁四面楚歌之时,朝中各位大臣怯懦无比,而霓凰也只有满腔热血。最后还是林殊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说了这么多,至少剧组告诉了我们,靖王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你认为,“他的登位,是祈王政治理念的最终实现”。但就剧组给的这些情节来说,我认为这不能代表实现,这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 别忘了,梁帝最后召见林殊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 “祈王要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朕也给不了他”。
... 伊卡洛斯

而靖王之所以接手的会是一个烂摊子,也是前文所述及的梁帝推崇的帝王心术导致的上行下效,风气不正,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成为主流。这是祈王想要改变的,现在轮到靖王来实现,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但至少靖王代表了光明和希望,这也是《琅琊榜》一剧想要告诉我们的,至于会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甚至反复就让我们期待后续剧情吧。最后感谢您的仔细阅读和认真回复,欢迎交流探讨。

赞
>
莲蓬
2015-10-22 21:16:37 莲蓬
谢谢你说的两点,我的笔误和对原著的误解希望没有干扰我们愉快的讨论。 你说的很对,“本心”
谢谢你说的两点,我的笔误和对原著的误解希望没有干扰我们愉快的讨论。 你说的很对,“本心”是整部剧拔高的主题,如果没有梅长苏等人的心,这部剧就真的沦为了权谋剧了。 在美剧,相对于《纸牌屋》和《权利与游戏》,我更喜欢《白宫风云》;同样,这部剧就这个立意,我就觉得比《大明王朝1566》等历史剧要好。
... 伊卡洛斯


不忘初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或追求,所以才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慨,小说的立意值得肯定。PS:你说的这些影视剧我都没有看过……汗颜

赞
>
伊卡洛斯
2015-10-22 21:17:31 伊卡洛斯 (同尘舒卷,潜翼思属)
而靖王之所以接手的会是一个烂摊子,也是前文所述及的梁帝推崇的帝王心术导致的上行下效,风气
而靖王之所以接手的会是一个烂摊子,也是前文所述及的梁帝推崇的帝王心术导致的上行下效,风气不正,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成为主流。这是祈王想要改变的,现在轮到靖王来实现,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但至少靖王代表了光明和希望,这也是《琅琊榜》一剧想要告诉我们的,至于会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甚至反复就让我们期待后续剧情吧。最后感谢您的仔细阅读和认真回复,欢迎交流探讨。
... 莲蓬

这部剧聪明的地方在于揭示了改变的困难,同时不给出思路,但展示了“赤子之心”是治国的核心这个观点。而且渲染的程度也让人从心底里更容易感动和接受。从而对未来的艰难之路无所畏惧。

也感谢你的精彩回复~

赞
>
莲蓬
2015-10-22 21:24:57 莲蓬
这部剧聪明的地方在于揭示了改变的困难,同时不给出思路,但展示了“赤子之心”是治国的核心这个
这部剧聪明的地方在于揭示了改变的困难,同时不给出思路,但展示了“赤子之心”是治国的核心这个观点。而且渲染的程度也让人从心底里更容易感动和接受。从而对未来的艰难之路无所畏惧。 也感谢你的精彩回复~
... 伊卡洛斯

帝王心术、制衡之道这些权谋之术都只是手段,是术,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却不能用来当做立国之本和治国理念,这个观点大概是小说作者想要表达和传导给读者的。正如在生活中,不管处境如何,我们总是需要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期待与你的愉快交流。

赞
>
Fragments
2015-10-22 21:36:13 Fragments

靖王登基算是阶段性胜利吧,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其实沈追蔡荃等人得以重用,再加上许多奸佞被铲除,武将方面感觉可以期待浴巾景睿赤焰旧部,朝堂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要真正强还需要时间,剧里信息是这样。我觉得如果皇帝能保持初心,身边也有一定办实事的人,未来还是蛮乐观的。不过一切都不好说。庭生这里要出事的感觉。

赞
>
莲蓬
2015-10-22 21:46:02 莲蓬
靖王登基算是阶段性胜利吧,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其实沈追蔡荃等人得以重用,再加上许多奸佞被铲
靖王登基算是阶段性胜利吧,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其实沈追蔡荃等人得以重用,再加上许多奸佞被铲除,武将方面感觉可以期待浴巾景睿赤焰旧部,朝堂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要真正强还需要时间,剧里信息是这样。我觉得如果皇帝能保持初心,身边也有一定办实事的人,未来还是蛮乐观的。不过一切都不好说。庭生这里要出事的感觉。
... Fragments

同感,最后一句话确实意味深长,其实特别不想看到这种兄弟阋于墙的内讧,庭生这孩子身世堪怜,而且根据剧情推测他大概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只希望他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吧。
另外更正一点,赤焰旧部在梅岭一役中已全军覆没,了无孑余,只有梅长苏和两个赤焰旧将侥幸存活,但也付出了极大代价,所以赤焰旧部是期待不上了。

赞
>
LOOK豆评上瘾
2015-10-22 21:47:07 LOOK豆评上瘾
靖王登基算是阶段性胜利吧,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其实沈追蔡荃等人得以重用,再加上许多奸佞被铲
靖王登基算是阶段性胜利吧,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其实沈追蔡荃等人得以重用,再加上许多奸佞被铲除,武将方面感觉可以期待浴巾景睿赤焰旧部,朝堂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要真正强还需要时间,剧里信息是这样。我觉得如果皇帝能保持初心,身边也有一定办实事的人,未来还是蛮乐观的。不过一切都不好说。庭生这里要出事的感觉。
... Fragments

庭生是要出问题 续集 已经制定是庭生和景炎和庭生的故事

赞
>
莲蓬
2015-10-22 21:53:18 莲蓬
庭生是要出问题 续集 已经制定是庭生和景炎和庭生的故事
庭生是要出问题 续集 已经制定是庭生和景炎和庭生的故事
LOOK豆评上瘾

让人怀疑当时祈王妃花费偌大心力保存下来的遗孤是否有必要呢?有点类似汉武帝晚年诛杀卫太子满门,只留下一个尚在襁中的刘病已(卫太子刘据之孙),又被霍光从民间找了回来,这就是汉宣帝刘询,由此引发了很多故事,如故剑情深、芒刺在背等等。

赞
>
LOOK豆评上瘾
2015-10-22 21:59:42 LOOK豆评上瘾
让人怀疑当时祈王妃花费偌大心力保存下来的遗孤是否有必要呢?有点类似汉武帝晚年诛杀卫太子满门
让人怀疑当时祈王妃花费偌大心力保存下来的遗孤是否有必要呢?有点类似汉武帝晚年诛杀卫太子满门,只留下一个尚在襁中的刘病已(卫太子刘据之孙),又被霍光从民间找了回来,这就是汉宣帝刘询,由此引发了很多故事,如故剑情深、芒刺在背等等。
... 莲蓬

救的时候 想的只是保住祁王的骨血吧 后面有这事 变得也是人心而已 庭生不知道也就罢了 尤其在别人处知道真相 难免会徒增妄念

赞
>
Fragments
2015-10-22 22:14:05 Fragments

恩,应该是赤炎旧将,更正。赤焰旧将毕竟有点经验,应该能派上点用场。

赞
>
LOOK豆评上瘾
2015-10-22 22:19:35 LOOK豆评上瘾

其实更期待琅琊榜来个前传

赞
>
莲蓬
2015-10-23 20:17:59 莲蓬
其实更期待琅琊榜来个前传
其实更期待琅琊榜来个前传
LOOK豆评上瘾

前传后传神马都可以有,遥想林燮乐瑶言阙当年的风采也足以神往

赞
>
莲蓬
2015-10-23 20:22:16 莲蓬
恩,应该是赤炎旧将,更正。赤焰旧将毕竟有点经验,应该能派上点用场。
恩,应该是赤炎旧将,更正。赤焰旧将毕竟有点经验,应该能派上点用场。
Fragments

也只限于武将,处理朝政还是要靠文臣。只有“文官不贪钱,武将不惜死”;“文死谏、武死战”,国家才会繁荣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这也正是靖王所努力的目标。

赞
>
莲蓬
2015-10-23 20:27:50 莲蓬
救的时候 想的只是保住祁王的骨血吧 后面有这事 变得也是人心而已 庭生不知道也就罢了
救的时候 想的只是保住祁王的骨血吧 后面有这事 变得也是人心而已 庭生不知道也就罢了 尤其在别人处知道真相 难免会徒增妄念
... LOOK豆评上瘾

确实,“徒增妄念”说得好,正所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啊

赞
>
LOOK豆评上瘾
2015-10-23 20:43:54 LOOK豆评上瘾
前传后传神马都可以有,遥想林燮乐瑶言阙当年的风采也足以神往
前传后传神马都可以有,遥想林燮乐瑶言阙当年的风采也足以神往
莲蓬

希望大家的呼吁可以打动 侯鸿亮

赞
>
莲蓬
2015-10-23 20:47:50 莲蓬
希望大家的呼吁可以打动 侯鸿亮
希望大家的呼吁可以打动 侯鸿亮
LOOK豆评上瘾

人同此心

赞
>
LOOK豆评上瘾
2015-11-07 16:49:46 LOOK豆评上瘾

顶

赞
>

> 我来回应

> 去琅琊榜的小组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静妃和林殊相见这段演得太好了(淡月微云)

看完剧,大家对哪句话印象最深(Fragments)

有些情节还是再看一遍才明白(福康安)

把脉这里泪目啊!(矮小缺)

编剧真的圆不了这个BUG了,智商堪忧。。。(土狗唐)

是不是没有靖王和林殊相认的戏?(猫睿)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