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几集,从太子伏兵准备午时之后发兵开始,觉得梁帝真的很悲哀,身为皇帝,从禁军到群臣,全成了太子党,最后的太子真真正正的可以随时起兵造反,也就是主角高伟正光环不允许他这么做。
还有最后梅长苏和太子逼问长公主让她呈上手书的时候,感觉真的很过分,报仇是他们自己的事,而谢候和长公主是夫妻,长公主只是问了一句于己有何益,就被梅长苏吼成那样,真的很可怜。
最后这几集,从太子伏兵准备午时之后发兵开始,觉得梁帝真的很悲哀,身为皇帝,从禁军到群臣,全成了太子党,最后的太子真真正正的可以随时起兵造反,也就是主角高伟正光环不允许他这么做。 还有最后梅长苏和太子逼问长公主让她呈上手书的时候,感觉真的很过分,报仇是他们自己的事,而谢候和长公主是夫妻,长公主只是问了一句于己有何益,就被梅长苏吼成那样,真的很可怜。 |
> 去琅琊榜的小组
最赞回应
那是不是贪官被抓后在庭上哭一哭,忏个悔,不管他所贪几何,他背后有几条人命,都可以悲之哀之可怜之,将其过往所造一笔勾销呢?如果受害者中有你的亲人,你是否也会可怜那个凶手呢?
可怜世人只看结果,不解前因,只怨他人可恶,上天不公,却不知因果不爽,为其自招。
梁王杀祁王全家,灭赤焰军的时候呢?如果不是他一直猜忌搞内斗,梁国早就开创盛世了吧?总之,梁帝自己胸襟不行,又心狠手辣。如果靖王不这么安排,还会一如祁王下场。我觉得这个情节很合理。
三观不正的人是如此多= =
我的天,楼主这想法。要不是梁帝生性猜疑,错杀身为良友忠臣的林燮和自己的亲儿子,至于到最后所有人都支持重申旧案么。
+10086
不能同意更多!!!!!
还有靖王瞪着梁帝将梅长苏的毒酒倒掉那个镜头,明显在宣示朝堂已在自己掌握之中,而此时的皇帝是根本不敢也没能力去动太子的。按照我的三观推下去,太子之后根本没必要接受皇帝出征的条件以致梅长苏服药上战场。
正义也要兼顾人情,这里的确是忽略了人情,显得有冲突
梁王杀祁王全家,灭赤焰军的时候呢?如果不是他一直猜忌搞内斗,梁国早就开创盛世了吧?总之,梁帝自己胸襟不行,又心狠手辣。如果靖王不这么安排,还会一如祁王下场。我觉得这个情节很合理。
三观不正的人是如此多= =
那是不是贪官被抓后在庭上哭一哭,忏个悔,不管他所贪几何,他背后有几条人命,都可以悲之哀之可怜之,将其过往所造一笔勾销呢?如果受害者中有你的亲人,你是否也会可怜那个凶手呢?
可怜世人只看结果,不解前因,只怨他人可恶,上天不公,却不知因果不爽,为其自招。
+10086
不能同意更多!!!!!
长公主去而复返那里我尴尬症也犯了,梅长苏打断他可以理解应该不想他说出救谢家的话变成一场交易,但后来人长公主同意了,太子语气还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一直没变过我真是无语了
他是已经开始监国了的太子
我的天,楼主这想法。要不是梁帝生性猜疑,错杀身为良友忠臣的林燮和自己的亲儿子,至于到最后所有人都支持重申旧案么。
我猜测也是为了要表现太子的气势,可是真的没有层次啊层次。。。人家姑母那么可怜老公没了二儿子也担心诛连自己去而复返说支持你们,你听好后语气总要缓和一下吧,没想到嘴巴上说姑母反悔也不要紧但那语气明明是在告诉人家你绝对不能反悔,我又一次看呆了,靖王的演技后期几场大戏真的不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梁帝真的治国有道,就不会怕祁王联合赤焰军,他自己就是宫变上位,兵权是何等的重要~~他再明白不过了~那里是错判明就是借刀杀人罢了!现在林殊和璟炎无非就是让皇帝认个错换人家清白,合情合理,再说长公主,她可是林殊的姨娘呀,谢玉是如何娶到她的大家都知道,只有情分没有情谊~~~由她出面上书真的合情合理,能接受的。
我也觉得这戏应该从头到尾的演,先演林殊、景琰、景禹等人小时候是如何风光的,怎么林殊就那么招人喜欢,要不然现在看上去我和@ 木椅 的观点一致,你们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什么谁的错谁弥补,不过话又说回来,看了谢玉自述的五条罪状,那么周密的筹谋,不要说这个皇帝,任谁也信了吧,皇帝只是做了“杀”的决策,可是让事情发展到“杀”这一步的,还是别人啊,也不得不说 赤焰军和主帅 功高震主吧。加上现在的皇帝,皇位得来也不光彩。
最后看到一个老人跪在即是外甥又是侄儿的林殊身后说的那些活,林殊竟然一字未说,红了红眼圈就走了,真是一家子,虽然他弄死的都是该死之人,可是纪王说得对,谁跟谁又不是至亲骨肉,所以能播出也代表了中国的三观吧,杀人偿命,无论你是谁。故此,中国永远废黜不了“死刑” 至于长公主的那句“于我何益” 确实让人心寒了,哪怕只是图个心安,也该同意,那么多人死了,与自己有关的无关的死了7万余人啊。套用疯子王天风的话: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死,唯独你儿子不能死?
楼主有没有认真看剧?后面太子和小殊难道不知道长公主的利益要求?只是不想交易罢了,唯心而已!再者 陷害忠良,枉杀功臣 这罪过只是哭一下你就心软了?难怪现在贪官横行 坏事做绝 却一点事没有,到底是谁没有良心?到底还有没有天理?
神理论!日本南京大屠杀 也是情有可原,嗯
这个时代总少不了三观不正的人,淡定。
我说的是长公主这里哈!我可是不同情两滴!
梁帝有啥好同情的啊,孩子。
他杀了儿子、最爱的宸妃,还有帮他打江山的赤焰军,这得多狠的心。
演的是挺可怜的,但是他活该
你居然说大屠杀是情有可原!你的三观也不正。
看了这么多评论,还是没能说服我啊,首先,灭赤焰军是滑族勾结大梁内的逆臣,首犯是滑族复国分子,皇帝只是因为心胸不大被利用了。要说他的错,也就只是上一代利用滑族璇姬公主篡位然后又背叛,这种错和李世民之类一样啊,如果说他是昏君的话,又怎会让蒙誓为大统领,言候涉逆案也不杀呢。
长公主这么绿茶婊的人居然还有人同情。
前面,她明知道谢玉派人杀错了卓家的孩子,这个事情隐瞒了本身就不对,但是情有可原,你说你至此夹起尾巴做人也就罢了。靠萧景睿的关系占了人家几十年的便宜,明知道丈夫用萧景睿做纽带利用人家,还一直亲亲热热的,也不知道叫人家姐姐的时候到底是多大脸。
对干姐姐如此,对冤死的亲姐姐、亲外甥能有多少真心实意,这样的绿茶婊,我不知道为啥有这么多人还这么同情她。
而且,虽然她同意了,但是这个里面有多少是因为要为冤死的故人洗冤,有多少是为了怕得罪太子?今天她不帮太子,太子也是明显一定要翻案,将来翻案的时候她担心的谢家不是还是要倒霉?她只是做了个权衡利弊然后同意了首告,我不知道她有啥好同情的。
看了一眼楼主的话,三观感人。那个万情漠,不光三观感人,智商更是感人。撤了。
我也开始同情虾酱了
说的有几分道理,真的是应该拍个《琅琊榜前传》,每个人的过去满满的都是故事,林殊和靖王、林殊和霓凰、祁王和靖王、梁王夺权又灭滑族、梁王和言侯爷及林帅的友情、还有长公主和南楚的过去、璇玑公主和夏江、玲珑公主和梁王,快点拍个前传吧,绝对好看。
不能因为造型可怜就觉得真的可怜,想想他当年杀了那么多人,无辜正直忠诚的人,不乏他的亲人和好朋友就觉得可气!这叫自作自受!多行不义必自毙
看了LZ这条评论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了,看剧要动点脑筋的啊,那场逆案到底怎么回事皇上什么心理看破不点破罢了,本来为君者这样做可以说有手段够强硬,但不能说没错,临了被逼宫也只是因果报应没什么可怜的,说到底他的皇位十多年来毕竟是保住了
我记得原著里静妃曾经跟皇上说过一句话,靖王是以岐王为榜样的,哥哥不会做的事,靖王也不会做,在我看来言下之意还有(林殊是以林帅为榜样的,父亲不会谋反,儿子自然也不会),剧本改成要谋反,有点违背原著。
最后几集,确实看得不大舒服。
智商拙计
同情婊太多,敌人稍微表现出一点点可怜一点点弱势,同情婊们都站出来义正言辞的指责主角太过分没同情心。那是祁王和林府还有7万赤焰忠魂的灭门,灭门!看了这么久的电视脑子都看哪去了?不瞻前不顾后的,就看眼前这点东西?
这个倒是同意的,蒙大统领霓凰刚刚救好驾,立马就要造反也是够可以的,不过大概因为他们都是梅长苏亲妈脑残粉。。。梅长苏知道估计又是一口老血。。。
同情婊对梁帝真是体贴,灭门的、被火烧死的几万人不同情,只同情梁帝生日过的不开心。
自古帝王将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手上沾满鲜血的人比比皆是 政治斗争提及人性光辉什么的大可不必
作品站在主角的一边看就好了 谁不是为了自己最终的胜利 没哪一方就是对的 提及三观更是没必要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没有人是圣人,可以原谅你的一切!
和李世民比,我只说一句:皇帝干涉史官记录的头就是李世民开的,如果他问心无愧,为什么要暗示史官修改?
奴性。
帝王将相无论做了什么,都有一百个理由可以被原谅。
普通人杀一个人,要偿命,上位者杀一百个人是可怜,是被蒙蔽。
被奸人蒙蔽,是给做不肯认错的上位者台阶下的常用借口,愚民当了真,继续拥戴圣主,指责抱着亲人尸体的人哭得太响。
那么如果有一天,圣主对你说,我怀疑你唉,我要灭你全家。即使我错了,也是被蒙蔽的,你要原谅我。那么你愿不愿意为圣主去死一死?
可惜的是导演说拍续集,并没有前传5555555
本来只是语气平和的讨论观点,谁知道还有喷子出来喷人,总之LZ在看梅长苏吼长公主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长公主在谢候府以自刎要挟救下主角天团的镜头。
她要救的是卓家,关主角天团什么事情。而且就算是救卓家,也是为了她儿子才要救。至于卓家为什么会有此大祸,她是不是罪魁祸首之一?
我已经解释了是看着长公主那儿觉得有点不好,结果你们为啥子就一直说呢!我从来都没有同情两滴
就他那拒不承认错误的态度,我是永远都不会同情他的
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梁帝的垂垂老矣大势已去,却没有想到他过去残害忠良诛杀亲子无情无义。至于长公主那里,不说梅长苏是不想变成交易,长公主那时候的反应换我我也生气,本是大义之事又不会赔上你全家性命,而且长公主又不是完全无关之人,这也关系到她的亲姐姐全家能否沉冤得雪。
你没看到当时的朝臣都被诛杀了一批~
而且连太傅和英王都被撸掉~
皇帝是昏君吗?显然不是,岳飞被杀,仅仅是因为秦桧吗?当一个君主权力感到威胁,所做的是清除障碍,对错不重要,真相不重要,你有威胁皇权有的能力本身就是死罪,7万炽焰军成了陪葬,站在帝皇的角度,梁帝一点没错,但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他真的值得同情吗?7万炽焰军他们没家人吗?
吼长公主你们骂主角,老皇帝失道寡助你们骂主角。
7万人被冤杀,梅长苏一家全灭。只想说,你们不会换位思考么?如果是你们遇到这种事,我估计直接报社去了,绝不会像梅长苏一样还顾忌着尽力保全大家。
如果你们被人冤杀,你们有幸逃出命来不想洗脱冤情?凶手的老婆手里有翻案的证据你们不想公布出来?梅长苏能够保持道义,祸不及家人,不迁怒她们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你们都是圣母,我就呵呵了。
你是不是没看前面的剧情?
他杀了睡过的还给她生了孩子的玲珑公主
他杀了给她生了儿子的青梅竹马,宸妃
他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祈王
他杀了精忠报国的七万赤焰军
你再看看他信任谁
强奸了自己妹妹的谢玉
构陷了大儿子又构陷小儿子的夏江,就算夏江构陷靖王被揭穿,夏江一撩拨他又杀靖王了。
只能说他昏庸残暴,自作自受。有什么好同情的。
赞同,只是演员演的老年失势的感觉演了出来,情理上,梁王罪大恶极,一手造成惨案。还杀了从小一起长大,保护辅佐他登上帝位的林燮,逼妹妹自杀,阳奉阴违气死母后,还有莅阳公主说的,英王叔,黎囱老先生,怕景睿提出,就会杀了景睿。他有多狠毒。
因为梁王的老朽与局面尽失的无力,我也起过同情他的心,但是秒灭,因为想起来一个词--妇人之仁!
是的,梁王演技杠杠滴,这点承认。
不过真没什么好同情的,他后来又相信夏江的说辞要搞靖王和梅长苏的时候我真心想掐死他,多疑成这样难怪他儿子誉王也要干掉他
松井石根上了军事法庭,70岁了还被绞死真的好可怜的哦,孤苦老人都不放过,全世界都不放过他哦,怎么能够这样哦。呵呵,这种三观也有我也甘拜下风,太可怕了。你舅舅杀了你全家然后年纪大了你就可以原谅他了吗?神言论啊。
我觉得哪一天你被人杀了全家,那个人还是你爸帮了好多忙的好朋友,是你妈的亲哥哥,还污蔑你爸,说是出于正当防卫而不是故意杀人...再来说可怜这种话
你是于正么?
对楼主来说,皇帝怎么能与庶民同罪呢?陛下是要治国平天下的,杀个千把人很正常,你们这些p民的命算个鸡毛。
额,看起来是有点可怜,那也是因为他老了,不过像这种故意制造冤假错案的人是很可恨的,我觉得也是罪有应得,而且当梁帝摔倒的时候,太子他们也想去扶的,可见也并不是那也狼心狗肺的人,他们只是想沉冤昭雪,为好人翻案,这才是正道啊,想想现在的冤假错案,你就会知道那么故意制造冤案的人有多可恶了
喷子的丑恶嘴脸,请自行读题目,难道这部剧这么厉害,不允许任何异议?演员演得好,连同情都不能发?
这种喷子真恶心,自行读题,LZ有哪句话说到可怜梁王,已举报。
标题:“看到最后,开始同情梁帝,讨厌起主角团”
我第一次知道同情不包括可怜的意思,楼主双标也是醉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想他以前做了多少忘恩负义的事了吧
哈哈哈哈,真是好比喻,三观不正人这么多
45因为誉王谋反,梁帝就要把两万士兵全杀了,看见沈追怎么说梁帝审查渔网派人去故意炸了私炮坊的事情吗?从头到尾皇帝没有对死了六十多条的人命提上一句,上位者为这样无视人命让人心寒,这个是为君底线
所以梁王可以随意坑杀两万士兵,而且之前看了虾酱报告就可以坑杀七万赤焰军
可见梁王是多么罔顾人命的皇帝
而梁王在位为了制衡不出现第二个祈王,纵容党争,虚耗国力,纵容贪污,因为既然要争就得有钱,太子私炮房是为了钱,渔网也是为钱,两个皇子如此,朝政如何清明,下面人会如何,这样局面就是梁帝一手促成,但他的原因仅仅是不希望出现第二个能力强的皇子
这么一个把朝政整的乱七八糟,让官员心寒,这个沈追说过,的皇帝,你觉得他下台有神马可怜的
靖王为了逼迫他翻案不仅仅是为了林家,梅长苏也不仅仅是为了林家,是为了还朝政一个清明,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有神马错
靖王和梅长苏平反根本不仅仅是为了一家一族,而更是七万被冤死的士兵将领,如果这个都不做,不能以这个为标准去清明朝政,去给士兵以知道自己保家卫国是会称为好,而不会被冤死,激励他们去战斗,大梁彻底药丸好吗
所以平反赤焰不是为一家,而是为一国,这就和为什么文革结束我们要替冤死的人平反,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国家运行机器正常了,人民可以开始好好生活
笑死我了
说的太对了,赞
这评论很赞
应该是小学生,刚会认字,还不大理解意思。
完全同意,其实这就是各打50大板的事情。一味的贬低对手拔高猪脚的做法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首先,我只是一个电视观众,没读过原著,不是原著粉,所以更能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我只看电视剧里交代的事情,连这部剧的导演都没想把人拍成片面的正邪,为什么不能对梁王和长公主同情呢。说起誉王在炸私炮房时怎么表现的,难道毫不犹豫直接就吩咐去炸了吗,那导演拍他一番感慨叹气是为了表现什么呢,说到这,其实誉王这个人我也是蛮佩服的.......
电视里没说梁帝杀了7万人?没弄死林燮、宸妃、公主、忠臣?
P民的命不是命啊?梁帝只不过心情不好,要他命了吗?
我说的全部都是电视里的内容,好吗?
你三观正有问题,打个比方,你家附近有个加油站,东突来了想炸,然后犹豫了,还是人肉炸弹炸了,周围几百米全部波及死了六十人
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因为东突开始的犹豫或者他自己也炸死就原谅吗?
你真是够客观了,无语中
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昨天晚上梅长苏那句,天下不是君王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就是导演要传递的价值观
这个就是梁帝为什么会众叛亲离的原因所在,他觉得天下人和他无关,可以罔顾老百姓的性命
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
导演拍了誉王犹豫不是证明他行为对,而是说明他还有点人性所以才会犹豫,但是他最后为了权利还是炸了
+10086,10000,10010
长公主又没什么错误,她担心孩子的心思梅长苏和萧景琰早就想到了,首告对她其实是有利的(长公主也知道,所以才想谈判把事情挑明:我首告,你赦免谢家)梅长苏是指责她言语之中把自己置身事外,死难者好像跟她没啥关系的态度——当然,其实长公主并非如此,她只是经历和环境使然,习惯于谈判的态度罢了,而此事恰恰不能抱有谈判的态度来做,否则极容易有变故。所以长公主出来后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我刚想谈判他们就生气了?因为这事不能谈判而已啦。。。
说什么梅长苏骂长公主,然而我返回去看了,发现他是在责问长公主的心态,哪里骂她了??知道骂人和责问的区别么?
这里大家的反应都没错,个人有个人的思路而已,梅长苏生气有他生气的立场,气的是长公主对于为死难者翻案的态度,分明不算局外人,却仿佛置身事外。跟之前谢玉家的事有啥关系?他又不是骂长公主伤害了自己。。。
长公主也没错,她未必不同情姐姐等人,只是一来畏惧梁帝,二来希望保住家人,加之习惯使然,所以用了谈判的心态来说话,后面她再进去,就是摆正心态,自己想通了,皆大欢喜啊。
萧景琰不是只对长公主的态度变化,他是成为太子后,礼节和说话方式都有调整了,所以整体衬出地位升高,对他人多为告知、说明,而不是请求和说服。
至于梁帝。。。他最后还是畏惧了,畏惧旧人入梦,也看清了自己强权之下的虚弱心态。
贪官贪污是为了养家糊口,值得同情。
帝王屠杀是为了国泰民安,值得同情。
日寇侵华是为了大东亚共荣,值得同情。
LZ是这个逻辑吧?
同意,梁帝不是觉得天下人和他无关,而是天下是他个人的,视苍生为蝼蚁
完全同意,赞
只能说站在梁王和长公主的角度上,他们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归根结底,都是自私二字,而这两个字,却最是人的根性。这故事本身,如一股清流,当不能弘扬这样的根性。
但若是因为一己之私,而泯灭血肉亲情,同生共死的友情,尽心辅佐的君臣之情,泯灭自己良知的明灯,丢失自己道义的天平,还蒙蔽天下人之眼,这样的自私无法原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梁王和长公主之流,现实中见的太多。若说同情,也就是同情我们自身的劣根性。我个人可以理解,无法赞同。
真搞不懂这些喷子脑子都是些什么,老是拿日军侵华和恐怖分子说事,你要是看完这部剧,把除了主角团的所有反派都看成恐怖分子那是你的能力,没人会反驳你。再说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哪个比梁王善良?我想这部剧的出色之处就是看完之后连里面的坏人也恨不起来。
OK 梁王,长公主,谢玉,誉王都是恐怖分子,你是对的
楼主你知道死七万人是什么概念吗。知道一座城市才多少人吗,那是一场类似于屠城的惨剧。不要因为是虚构的就轻轻松松,至少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七万人死在我的面前还是手足至亲,死了之后还要被人唾骂不得灵位不得祭奠,我是不可能有小说中的公道心的,大概恨不得给他一刀了事。
如果靖王没有如此绸缪,他不过是另外一个祁王。
梁帝对权势的恋栈之心仍在,甚至如果最后带兵的是靖王,他会反悔仍未可知。
难道我又发现什么真相了真是够了,
为什么非要人去说服,走心带入看剧,是一种享受,而作为旁观者从旁指指点点的评说,那是你的自由,两种世界观两种人物情感,根本不是一国的,有什么可讨论的,有什么可让人说服,太偏执了,现实里你的世界是不是也这么狭小
看到最后,开始同情梁帝,讨厌起主角团
2015-10-15 12:03:08 木椅
看了这么多评论,还是没能说服我啊,首先,灭赤焰军是滑族勾结大梁内的逆臣,首犯是滑族复国分子,皇帝只是因为心胸不大被利用了。要说他的错,也就只是上一代利用滑族璇姬公主篡位然后又背叛,这种错和李世民之类一样啊,如果说他是昏君的话,又怎会让蒙誓为大统领,言候涉逆案也不杀呢。
然而我不明白非要长公主首告的理由,以及梅长苏的...
2015-10-15 14:35:34 nonchalance
楼上诸位分析得头头是道依旧没有说服我有关长公主首告的必要性。这个时候杰克苏就不提皇帝的多疑猜忌了,他不是专注利用这点三十年的老手吗?按照梁王的多疑人设,长公主为谢玉至亲,赤焰案十几年了没说过一句话,现在居然突然跳出来控告亡夫,这其中必然有所蹊跷。此书绝不可信,杰克苏顿时傻眼。
誉王搞得就是kongbu事件,你能否认吗?
还有中国历代没有皇帝因为将领叛变就要杀两万人
少来了,历代开国皇帝有几个动不动因为将领叛变要杀几万人
行了,你继续膜拜可怜吧
三观不同,不想沟通
只有少数有楼主这样的三观的人,才会对梁帝恨不起来吧?
罔顾亲情和道义,满心猜忌,满手鲜血。
就因为坏人也会老,他就值得同情了么?
因为疑似叛变就诛杀这么多人,即使在史书上也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只不过不是所有这么做了的人都在当政时被揭露了而已,后世评说倒是不少。
另外说赤焰军不听军令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在古代被赞扬的操守。皇帝不能容忍,从来都是皇帝的心态虚弱问题,能理解但从不得到赞扬,更遑论是自毁长城的举动,会被评为愚昧的。
说祁王不是太子却干政,比皇帝还有威严的事。请注意,祁王如果的确不是沽名钓誉之辈,却被人敬仰,那么祁王的作为其实也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皇帝掌握的资源比祁王多,却得不到敬仰,这是皇帝的不足。实权王爷又不是都有问题,祁王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是对他爹太好,不相信他爹是这样的人,所以对他爹没有防备,也不愿抵抗。而皇帝不知如何用祁王,反而将之铲除,其实是在乱世之中失了强助,同样是不明智的,杀掉,更是会被后世批判的。
握爪
楼主看见的只有影片正面拍摄展示给观众一面,至于通过别的手法告诉观众的,楼主通通感受不到,呵呵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字字句句切中我心。
虽然梁帝不是个案,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皇帝,当朝都不例外,可不能因非他独有就认为他是对的,否认他的残暴,甚至同情、纵容。
琅琊榜精彩不仅在于它讲好一个故事,更在于它的情怀能引人共鸣。因猜忌和守权我们开国领袖发动运动整死的人不计其数,特别和他打江山的人几乎全完蛋,国民经济跌到冰点,和梁帝一模一样,幸好后继者拨乱反正、力挽狂澜。领袖的猜忌祸国殃民啊,为何会如此,就是因为这些领袖只把天下当做自己的天下,而不是全天下人的天下。此剧借古讽今很到位,不要此类悲剧反复重演,就是要彻底打破这皇权至上的观念。
“看到最后,开始同情梁帝,讨厌起主角团”读了一遍了,我们先分析一下“同情”一词,同情是指对他人的苦难、不幸会产生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看来你都已经理解梁帝并对他的遭遇定义为苦难不幸,看来我也真的是不如您,我恶心,我被举报,好啊,最后一句话表达:宝宝委屈。
别争了,本身就是虚构的。争论没意义。
就算要争论,先回到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别站在今天看昨天双重标准,这样没有可比性。
不气不气。楼主这种三观其实也挺让人羡慕的,这得平常被爸妈保护的多好才能这样圣母。自有现实会教育她的~
是啊 顶
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乡愿啊乡愿啊,血海深仇,哪能一笑泯之,一哭了之,如此主角苦心孤诣谋划13年岂不是傻逼一样
这楼主的三观真是醉了。。。。
若说人情~~笠阳公主是晋阳公主的亲妹妹,林殊是她的亲外甥,祁王景禹是她的亲侄子啊~~~~ 现在的局面不过是要还逝去的亲人一个清白,一不为谋反、二不为弑君;何况她本就心中有数,首功有功亲族尽可免于株连之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居然首先想的是交换条件而非味逝者至亲昭雪清白~长苏他们一时气恼也是情理之中。简单来说如果我姑妈或者姨妈是这个反应我肯定是会伤心的!
看不出梁帝有什么值得同情的,梅长苏和靖王所做的既不是谋反,也不是杀他,只是让他重审旧案洗刷冤情。相反,梁帝在是非对错很清楚的情况下,都不顾众人谏言死不答应重审还被冤者清白才是真可恶,违背了做人基本的情理道德。梅长苏背负血海深仇啊,都只对皇帝做到这份上算是很客气了。
梁帝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口-,他锦衣玉食一辈子,一生贯彻宁教他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他。亲儿子被他杀了,抢来的老婆被他逼死了,为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被他背后一刀捅死了。
是怎样狠辣的心肠才会因为几个奸臣的一面之词让他对自己的骨肉亲友毫不犹豫的下杀手?是不是导演把赤焰军惨死将士的尸体拍出来,还有将士那些未亡人的凄苦拍出来你才会知道这都是梁帝造成的?他值得同情那些冤死的将士就不值得同情活该死吗?
哎 对这些三观不正的人只能呵呵呵了
情商智商都捉急,你发现在被真相逼宫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在盘算什么吗?在盘算手里有多少兵力!
我觉得梁帝挺惨的。
一、十三年前,祁王、林帅势大,此乃帝王之大忌。
二、梁帝帝位得来本身就是通过宫斗,所以他怕,他猜疑。
三、祁王为亲子、林帅为挚友,此二人传来谋逆,梁帝受小人蛊惑加之一、二两点,至亲谋逆,梁帝什么感受,他心里怎能不大怒,虾酱谢玉做的干净速度也快,梁帝一冲动事情都办完了。有三点可以看出梁帝并非无情,心中不安为辰妃立碑,自己暗想如果当年他也这样跪下来求朕,誉王是真的谋逆了,梁帝虽有刺死的想法,可最后还是不忍,却看到誉王已自杀在狱中。
四、最后他说主谋是虾酱、谢玉已伏法,为什么一定要翻案。梁帝到底怕什么。真的是怕天下耻笑吗?我想他是无法面对自己因为猜疑坐下了杀妻弑子的事情,不敢面对自己当年因猜疑愤怒酿下的大错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