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人迹的影评 (42)

seamouse 2014-09-12 04:00:01

一场被加缪预言的战争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于1954年写了一则13页的短篇小说《来客》,3年后收录于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放逐和王国》当中。同样是在1954年11月,反殖民争独立性质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全面在该国的民族解放阵线和法国殖民军队间爆发。 因此,这则发生于短短一...  (展开)
九命猫@victor-eyes 2015-07-31 11:45:36

加缪故事的另一个结局 [猫]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7月号,如需转载请一定告之本人并注明出处。 ------------------------------------------------------------------ 取材自加缪短篇《来客》的电影,保持警察抛给法裔教师一个杀亲犯、命其押送他去坦吉特受刑、教师放走他给他选择自由这个故事主干不变,...  (展开)
芷宁 2015-09-14 00:41:51

《远离人迹》:不平凡的护送之旅

(芷宁写于2015年8月4日) 影片《远离人迹Loin des hommes》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短篇小说《来客》,在小说里,加缪再次冷静睿智地向人类的良知提出了种种疑问,也再次表明着他对人性和战争的态度。对比之下,原著显得趋于写实,并相对简洁,而电影的呈现手法...  (展开)
桃浪九🌈 2020-04-01 16:34:04

原著:加缪《来客》

小学教师达吕望着两个人朝山上走来,一个骑马,一个步行。学校建在半山腰上,他们还没有爬上门前的那段陡峭的斜坡。广阔的高原上一片荒凉,他们踏着雪,在乱石丛中艰难而缓慢地走着。看得出来,马不时地打滑。还听不见它的声音,但看得见它鼻孔里喷出的热气。两个人当中,至少...  (展开)
陈哈 2015-05-29 19:27:02

做爱能改变命运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副标题——《自己没得选,有帮别人“选”的机会时则全力以赴》 故事背景为1954年阿尔及利亚反殖民独立战争。 男主是阿尔及利亚一个偏僻山旮旯里一所“支教”性质的学校的老师, 传授孩子们知识以及资助粮食。 他以法国人的身份出现, 但如他自己所言, “对于法国人,我们是...  (展开)
三盅 2018-11-07 13:21:05

维果·莫腾森一直被我认作年轻版的哈里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远离人迹》改编自短篇小说《来客》。维果·莫腾森一直被我认作年轻版的哈里斯,两人我都挺喜欢。 阿尔及利亚反法独立战争期间,默罕默德因谋杀堂兄被殖民政府逮捕,交由一名法裔乡村教师押送至几十里外的法庭接受审判(意味着接受处决)。默罕默德却出奇地乖,不逃,赶都赶不...  (展开)
墨涅涅 2016-03-10 22:47:55

远离人迹:人性的角落

“对于法国人来说我们是阿拉伯人,但对阿拉伯人来说我们却是法国人。”——身处于1954年阿尔及利亚的战乱背景中的教师达吕的身份归属尴尬而矛盾。他是一名隐居在荒凉的群山之间的一所小学校的地理老师,在这个土壤贫瘠人迹罕至之地,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清亮的眼眸就是...  (展开)
゜静 2020-04-16 15:47:00

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背景是1954年阿尔及利亚的民族冲突升级为战争的年代。一个阿尔及利亚乡村教师,本来过着离群索居的简朴平静的生活,一天,警察带着一个杀人犯(是个阿拉伯人)到访,请他将犯人带到边境城市交给当局。 “对于法国人来说我们是阿拉伯人,但对阿拉伯人来说我们却是法国人。”——...  (展开)
豆里夏夏 2020-02-12 13:49:27

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我去往何处—-《远离人迹》男主及移民们的人生困境

“对于法国人,我们是阿拉伯人,而对于阿拉伯人,我又是法国人”。时代、出生的困境,个人命运的困局。我是谁?我生从何来?去往何处?哲学上的人生终极三问对世人发出的灵魂拷问,对生存在夹缝之中的男主而言,更为沉重难解。记得在哪看到对这三道经典哲学难题有这么三个回答...  (展开)
白銀无棗棗樹 2017-06-15 03:18:40

凌晨三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最佳觀影體驗!一次心靈和人性的旅行與拷問。我們所謂的正義在某一刻可能輕易地就會顛覆。押送犯人的途中我殺了威脅我們生存的人,我變成了犯人,而犯人竟深感悲傷自责,解下頭巾為亡者做了禱告;曾經一起為正義而戰的戰友,在變化的局勢中成了陌生人、甚至敵...  (展开)
阳光 2020-07-06 01:22:21

很多时候不要屈服,相信自己

虽然影评人很少,但他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这也是许多颠覆世界观的电影,虚伪而又虚夸所不能及的。现在这个社会电影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和口味,肤浅,虚伪,金钱欲望之屋堆积。再也很少看到有味道而又深刻的电影。伤害一个人很容易,滋养和感化一个人却意义非凡。慢慢的真实不花...  (展开)
多蒙 2020-05-27 00:53:54

远离人迹,其实离人性很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由头条推荐而在西瓜视频上免费观看。一如影片的空旷与冷静,看完后也很平静。没有泪滴起伏,没有千回百转。导演用平白而有力的语言,叙述了一段欧洲中部山区的陈年往事。主人公是个退役的少校,安心在山区担任一名教师,教当地的孩子们识字。他的部下和同事们,分成了两派,一...  (展开)
momo 2020-04-27 05:28:50

随写

主角的灯芯绒外套和鸭舌帽,让我有点想到以前电视里的高仓健。至于这个完美的结局,倒是令人想起另一个走向完全相反的【第四十一个】。 把任何两个人放在荒凉孤寂的自然界,让他们除了身边彼此就再无其他,再共同经历一段旅程或者时光,那这两个人总会变得亲密起来。这样的故事...  (展开)
一岱隐夭 2020-04-19 23:52:05

左边是警局 右边通往沙漠

首先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的知识基础,我是开了1.5倍速把它看完的,剧情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 就好像风过留痕一般,这部影片在过程中带给你平淡的感受,但在某一个回想的瞬间,让你觉得选择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些好像天大的事、仿佛无解的题,其实不必...  (展开)
遗失的美好 2020-04-10 22:37:13

一场被加缪预言的战争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于1954年写了一则13页的短篇小说《来客》,3年后收录于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当中。同样是在1954年11月,反殖民争独立性质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全面在该国的民族解放阵线和法国殖民军队间爆发。 因此,这则发生于短短一夜,关于一个...  (展开)
Damn七 2020-04-10 10:47:09

如何面对世界的荒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片改编自阿尔贝加缪的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中的《来客》。这个中文译名丧失了法语原意一语双关之妙,法文为《L’Hôte》,既有客人也有主人的意思,将作为法国人的达吕在阿尔及利亚应该是客人成了主人,应该是主人的阿拉伯人却成了客人的这种关系进行了精当的概括。 加...  (展开)
红红火火小富婆 2020-04-08 21:04:44

不刻意的电影,伟大的两个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电影立刻去把小说也看了,发现是篇短篇小说,结局截然相反。但我还是把电影当做来客的解读,电影把达吕和穆罕默德刻画得非常具体,而且更能清晰表达二人的思想。穆罕默德不是懦夫,他认为自己很勇敢,设计了这一切,让家人保住了性命,他很执着,一定要去接受审判。如果他...  (展开)
追梦 2020-04-07 19:24:59

行于山中,也是行于善中。

处于困境之中,利己主义是我的生命线。 遇到你的不幸,同情是你我共同的语言。 在我的困境里偶遇你的不幸, 看似坎坷的山路就有了陪伴。 追随着良知的呼唤, 脚步变得那么轻盈。 善时刻在心中留存, 前方又是一座山村。 --------------------------...  (展开)
摩罗苏铁说 2020-04-06 15:54:27

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版权说明:内容来源网络,本文仅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联系删除 是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荒谬,还是荒谬永远存在?一部好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它应该充分揭示世界的荒谬和人性的复杂,且在道德和意识形态上具有包容的态度。 世界如此荒谬...  (展开)
Passs 2020-04-04 01:21:20

远离人迹,心怀人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影片前先去了解了1954年的阿尔及利亚,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影片刚开始,延绵山丘中那遗世独立的房子好像隔绝在乱世之外,让人心感静谧,安稳。但很快,影片迎来了冲突点,达吕被迫押送杀人犯穆罕默德去警察局接受审判。 整部影片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黑暗与影影绰绰光亮之间的胶...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2条)

订阅远离人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