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这休屠王竟如此无能!他有十几万的部众,竟然挡不住一万多的汉军?
雷电不会两次击倒同一棵树。
骠骑将军最大的优点就是天生富贵,从不受框束,怎么打都赢。
元狩二年是汉匈战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春夏两季,汉武帝两次派遣霍去病率军出征远程打击匈奴。
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年轻统帅第一次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直达祁连山。接着越过居延泽及罗布泊,狂飙突进,孤军深入。一路逐亡追北,所向披靡。
斩杀和俘虏匈奴累计十万多人,俘虏中包括匈奴王子金日磾及五个部落王,还有王母、国相、将军、当户、都尉等诸多匈奴贵族。
这不是蠢猪吗?被一个二十岁的汉朝将领,在同一地点,用同一种方式打趴下两次!
我也要学学汉朝的皇帝,来个赏罚分明!
只要不消灭匈奴,我霍去病绝不成家!
太初元年,汉武帝先后颁布诏令,在金泉设立酒泉郡,又在匈奴休屠故地设立武威郡,在浑邪王故地设立张掖郡。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衍。
如果一个骑士配上三匹马驮载的后勤保障,那么实现跨沙漠作战应当是可能的。
皇上是大有为之君,凡是人力所能之处,他都想做到极限。
朕就是要做别人想不到也不敢想、做不到也不敢做的事情!
不就是人马做墙、黄金铺路吗?
越是大战将临,越是要营造亲善友好的周边环境。
战争与外交,同为一枚铜钱的两面。
子孙后代如果也像朕这样继续劳民,就难免会走上秦朝灭亡的老路,所以朕想在有生之年把匈奴问题彻底解决。
朕这次就是要办到匈奴人认为我们办不到的事情!
朕打算动用步卒五十万,马匹三十万,以五人保证一人,担任粮秣供给,支援骑兵军团作战。
据史记记载,此役刘彻调动了骑兵十万骑,辎重备用马匹四万骑,步卒五十万,跨过戈壁沙漠,对匈奴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此番决战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匈奴大单于的主力,一个是匈奴王庭大本营。
像卫青这样无怨无悔的人,真是太少了。
你卫青是朕的一张大牌,朕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能打出去。
52-------------------
你李广在宫里头当了几年的卫尉就受不了了,可是朕要在这儿困守一辈子!
命中七尺,难得一丈。
自元光二年皇上发起马邑之战至今,我们与匈奴人已整整打了快二十年!
汉朝这一庞然大物,一旦动员起来,力量十倍于我匈奴,所以他必然急着与我决战。
使一狼,走千羊。
匈奴有句俗语,已经射出的箭,就永远不会倒回来。
“难道匈奴人也讲仁善吗?”
“是的,陛下。即使是匈奴人,也和天下一切人一样。”
兵贵奇变。
用兵如同治病。病有变,药方也得变。
中宫紫微明彻,弧矢七星直射天狼,大吉之象啊!
天道就在人心中。人心所向,天必应之。
天地开泰,万象更新。
作为太史之官,主天道,述人政,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应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五星连珠”是五百年才出现一次的福瑞天象。
两千年后,公元1995年,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一件武士织锦护臂,上面织绣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大字。
汉军近来用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弓弩一次可以连发十数箭。两个人一组,一个上弦,一个扣弩,射速极快。
53-------------------
打狼先打头。
李广将军,年老数奇,不可用为前锋。
今天这个前锋,只有你李将军才能担当,我怕别的将领都担不起这个重担。
这把剑传自越王勾践,是一把复仇之剑。我乐见此剑饮血,我也乐见此剑崩裂,就是别让我全锋再见到此剑!
尸横遍野,残阳如血。胜得如此惨烈,败得如此悲壮。
惨胜如败呀!
元狩四年的漠北决战是刘彻时代登峰造极的一次凯旋。
漠北之战使匈奴单于及各部落都遭到了惨重的打击。匈奴自此后数十年之内,不敢以大股军力南进渡漠。
自此,大漠之南无王庭,汉朝边界基本解除了匈奴人的威胁。
然而,作为获胜的一方,汉朝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汉军士卒死者数万人。马匹出塞十四万匹,归者不足三万匹。
折剑黄沙,天地广阔兮!竟容不下朕的李将军!
朕决定设立大司马,作为全军的最高官职,冠于将军号上。你(卫青)和去病一并授予大司马之号。
大将军所建的功业越高,将士们的伤亡就越多,国库的耗费就越大,百姓之苦就越深。
用天下苍生的苦难换取大将军的功业辉煌,老夫(汲黯)窃为大将军所不取也!
陛下之用人,就好像是堆放柴火,总是后来居上啊!
君臣相处,难得的是善始善终。
明君治国,必当有敢于犯颜直谏之臣,方能使君主少犯过失。
54-------------------
天命无常予,暴力不足恃。有德则得国,无德必丧邦。
陛下一代人就透支了几代人的积福。
朕还是希望一代能比一代强。
饭桶不饭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饱饭!
因为他(李敢)是李广的儿子,他就是杀了我(卫青),我也无怨无悔!
朕就是要把汉文明超越长城的封障,推到四海去!
朕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好孤独啊!
关于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天才将领(霍去病)的死因,有一种推测认为,他在当年的漠北决战中,误饮被污染的溪水,身染了瘟疫病毒。
您(刘彻)是汉人心目中的太阳,是匈奴最畏惧的敌人。
新立的单于在国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我,汉之外甥,怎敢同汉天子相比?汉天子是我的舅公公。
朕打了几十年的匈奴人,总算是打出一句软话来!
按礼制,太子纳婚次序应该是先妃、后良娣、后孺子。
首先是做合格的男人,其次是做合格的太子。朕看他(刘据)能做到这一条也就可以了。
这钩弋夫人酷似死去的李夫人,简直是一模一样。
现在的和亲和过去已不同了,过去是屈辱,而现在是恩赐。
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方用之。
狄山:臣说的是大实话!
刘彻:朕看你只会说大话、说空话!
腐儒无能,夸夸其谈。
元封元年十月,刘彻亲自率军远征。他从长安出发,十八万大军随行。
子不类父(刘据不像刘彻)……我卫青的几个儿子,又有哪个像我的呀?
这么多年来,我卫青还没向皇上提过一桩要求呢!
55-------------------
我的话你替我讲不了。
千百年之后,谁又还记得谁?
有教无类。
朝中又有哪个人才不是陛下成就的呀?
发之于中,必形于外。
有很多事情是要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完成的!
一代人总有一代人不同的使命。
朕把挨骂的事儿在朕这儿都做完喽!
让朕深感忧虑的是,一旦有那么一天,卫青你不行了,大将军可用何人哪?
元封五年,一代名将卫青因病溘然长逝。这位出身于奴隶的卓越统帅,以他非凡的军事才干,为后世的历代兵家所景仰。
留个活口,进、退都有余地。
汉朝当前的国力、民力已经难以支持长期的战争。
打韩嫣外放后,皇上让霍光管尚书房,你看他多谨慎,连步子大小、落脚的位置每次都一样,分毫不差。
一百五十万支箭镞都用光了,车辕、车辐都砍断了,刀笔都做成了武器……这不够,不够不够,完全不够,完全不够!了断自己很复杂吗?
这是大汉朝的耻辱!朕最看好的将军(李陵)居然成了匈奴人的俘虏!
“陈步乐郎官今天早上听到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后,就拔剑自尽了……”
“就这也比李陵强!”
兵败事小,失节事大。
君子和而不群。
李陵为了在最后的死战当中鼓励士气,甚至下令杀了藏于军中的全部女眷,此乃何等凄惨壮烈之举呀!
你们这些个史官们,历来就愿意指桑骂槐、颠倒黑白。
赎罪免死需交纳五十万钱。免死一等,则应当施以腐刑。
处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你(苏武)还讲什么信义啊?
皇上年纪老了,常常朝令夕改、喜怒无常,大臣无辜而身死族灭的不下数十家。
虽然汤镬在前、斧钺在后,但我苏武甘愿做第二个张骞,不辱使命!
苏武在匈奴持节守望整整十九年,直到昭帝始元五年,汉朝天子声称在御苑射中一只缚有苏武书信的大雁,匈奴人才不得不将苏武放归汉朝。
56-------------------
钩弋夫人此番怀胎非比常人,足足怀孕十四个月。
贵人降生才超月呀!帝尧就是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的。
子不类父,让朕愁了二十年。
这司马迁就聪明?还不是一惹怒皇上就成了废人?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父亲开始怀疑儿子,儿子开始警惕父亲,妻子开始疏远丈夫,群臣开始畏惧他们的皇上!
征和二年发生的搜查巫蛊风暴刮了整整两年。狂风吹遍了长安城,近两万人受到株连。
丞相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连皇后卫子夫的姐姐也未能幸免,以至刘彻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以及卫青的长子均被牵连,而这一切仅仅是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我看你(刘据)现在这副样子,这才真像是刘彻的儿子呀!我笑你枉担了几十年懦弱的虚名。
57-------------------
这场无中生有的大祸是个千古奇冤,是被江充那些奸人逼出来的!
死是容易的,活才需要勇气。
所有太子身边的人,全部杀掉!追随发兵的,一律族诛!协从叛乱的,全部流放!
征和年间发生的巫蛊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宫廷惨剧,使举国上下惊愕不已。
刘彻也陷入了无比愤怒和极度伤痛之中,他遇到了执政以来最大的政治挫折。
“国家向何处去?”成为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迫使他进行沉重的思索。
太子居于正位,不可能有反叛之意啊!
欲战者,必先安内呀!
若予匈奴毁灭性打击,那我汉军至少得需十万铁骑。据卑臣所知,丞相目前统辖的军马连三万匹也难凑齐。
如要宾服四夷,没有骑兵的优势,一切都无从谈起。
诏任贰师将军为主帅,率七万人马由五原出击。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两万人马出西河。
人老了,固执,多疑。
征和三年的对匈出兵,近乎悲壮。
为政之道,是处理众人的事。有利于众人是件大道理,大道理就要行大道。
可现在就是有这么多的人,有些还是朕深负期望的人,偏偏不行大道,专行小径!
丞相说很难凑齐三万军马,朕看这不还是凑齐了嘛?可见丞相还是藏了些东西的!
贰师将军一旦凯旋班师,我看这朝廷里还有哪个敢在皇上面前给我刘屈氂上眼药!
刘屈氂、李广利让朕晚年丧子,朕也要让他们断子绝孙!
昨日害别人,今日又被别人害了……
大胆上书,为太子直言鸣冤的小吏田千秋,一年后即被破格任命为丞相。
你所能想到的,皇上无一不事先想到了。
朕想到了所有的结局,唯有这自私的邪招朕没有料到!
朕太自信了,太自信了……
李广利进至燕然山,被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军骑拦截归路,李广利投降匈奴。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这个叛徒便被匈奴的南宫阏氏借故杀死。
巫蛊事件真相的显露和一系列惨痛失败,使刘彻陷入了痛苦深刻的反思之中。
58-------------------
成败自古周而复始。
了不起啊!一个乡里,八百名男丁,七百一十人参加了对匈作战,一百三十五人建立过军功。
不能再打了……
古往今来,凡是做成大事业的君主,都难免有人畏惧和憎恨。
一个君主,带领着他的国家,难道非要靠战争、暴力、血腥的残杀,才能够征服人心吗?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无论多少人反对您,陛下仍是这样的非常之人!
朕实在是没有想到,现在天下百姓的生活是如此艰难……朕悔恨,朕自责!
朕打了几十年的仗,国土增至万里,可天下的户口却减少了近半!
为人君者,怎能不顾国家民族的危亡、不管百姓的水深火热,刚愎自用,死不回头?
征和四年二月,刘彻颁布了历史上有名的“轮胎罪己之诏”。
诏书中说,自朕继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从此以后,刘彻不再出兵征伐,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表示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人有人的命运,书有书的命运。
每一个人都有宁舍性命而不愿意舍弃的东西。
朕毕生所求,就是要将大汉朝建成四夷宾服的强大国家。为了这个目的,朕没有舍弃不了的东西!
大司马(霍光),朕从此把弗陵和身后之事都托付给你啦!你就是汉朝的周公!
一切都是天意所定,哪儿会因人的一句话而改变呢?
你等辅佐幼主,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你(钩弋夫人)不愿意跟朕一块儿死?那好吧,那你就先去死吧!
朕一生阅历不可谓不广,而你(司马迁)是唯一一位不肯在精神上臣服于朕的人。
子弱母壮,必乱天下。
你等不在其位的人,很难真正明白什么叫“掣肘”、什么叫“顾忌”、什么叫“皇帝的不得已”……
无上的权威和无边的享乐,世间没有什么人能不为所动、不为其所腐蚀。
皇太后年轻寡居,再贤德的人也难免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又大权在握,又有谁人能够制止她?
谁也征服不了历史,逃脱不了宿命。
武帝后元二年,即公元前87年夏历二月丁卯日,汉武皇帝刘彻驾崩于长安五祚宫。
刘彻一生所致力抗击的匈奴,在他逝世后的第三十六年,即西元前51年发生分裂。
一部向北迁徙,越过欧亚草原,进入欧洲。另一部南渡黄河,归附于汉朝。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匈奴民族最终归于消亡。
但是,今日华夏百家姓中的刘姓,其中一支正是匈奴王族归汉后的皇家赐姓,而呼延、慕容两姓则是匈奴以及后来的鲜卑民族中王者姓氏的后裔。
在今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中,也融进了匈奴民族的血液。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