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有时候这鹰啊,是比那鸡飞的低。可是那鸡啊,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
军中历来崇尚功勋资历,凡不是凭军功得职者,在士兵的眼里就好像是光着身体,没穿裤子。
不是我说你行不行,是你自己要对自己说:“我行,匈奴人不行!”
做什么,朕已经定了。怎么做,那就要看将军们的了。
放手去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让猫看着活鱼入睡,哪里抵挡得住诱惑?
勇士们一杀红了眼,就顾不得上谷下谷了。
国家之策,不仅是军事与军事的对抗,也是国策与国策的较量。
沙漠里的眼镜蛇每每攻击对手时,都要将自身盘紧,周身膨胀出好几倍。脑袋在攻击对手时,常常有意不咬中对方,让对方恐惧而不摸深浅。这才是弱者最好的攻击策略!
守弱,但不争强。坚韧地守住弱者的地位,才能积累实力。
只要大胆起用新人,就一定会有收获。
打狠仗该用拙将。
跟我李广打仗,一要吃好,二要睡足。睡足很重要。吃一头猪不如睡一觉乎!
士兵们都是粗人,别跟他们讲道理。
在匈奴人眼里,汉朝只有一个人勉强算作是将军,那就是飞将军李广。
吃掉了李广,就等于打掉了汉朝皇帝的勃勃野心,打掉了汉朝的国威士气。
他要是变成禽鸟飞上了天,你们就要变成苍鹰,把他给我捉回来!
他要是变成泥鳅钻入地下,你们就要变成旱獭,把他给我揪出来!
他要是变成了鱼潜入深水,你们就要变成渔网,把他给我一网打尽!
负伤的人不能多喝水。
我们匈奴人最崇拜英雄,哪怕是自己的敌人。
汉朝人精通于法术诈力。你稍不留意,就会上他们的当。
汉军的万余骑兵,在我大匈奴境内纵横八百里,横扫了我的祖宗圣地!
给我记住卫青这个名字,他不只是汉朝皇帝的一个小舅子!
笨人打巧仗。
兵士们的骑射水平很差,近战刀法单一,完全是一群骑在马上的步兵。
要设法让匈奴人做聋子、做瞎子。
这地面上最柔弱者为水,碰到一点微小的阻碍就会改变其形状跟方向。放在圆的盛器里则圆,放在方的盛器里则方,似乎没有自己的主张。可一旦形成洪水,则再大的岩石都难以阻挡!
42-------------------
这个卫青啊,就是这点不好,总是小心翼翼,倒像跟朕隔着层什么。
李广:看来这“神力”只有在危急关头才有用啊!
君主观察人臣之道,要外考八观六验,内审六戚四隐。
达则观其礼,贵则观其进,贱则观其所不为,怒之以验其节,苦之以验其志。
自家人嘛,用着顺手!
靡靡之音,坏人心志。
“陛下,您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吧?”
“朕是个随便说的人吗?”
朕既然敢拔擢一个奴隶做上将军,朕照样敢立个歌女做皇后!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自从匈奴人占据了黄河南原,这就等于在我长安城的头顶上悬挂了一把利刃,我朝廷随时都有被刀捅进心脏的危险。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守住右北平是朕的底线。
红尘热闹白云冷。
臣历来习惯于背对名利而面对强敌,这样才能保持坚毅和决心。
卫青不才,恭逢盛世,只有勤勤恳恳、朝夕不懈,才能恪尽职守。
43-------------------
从正面看,大王只不过是诸侯王而已。但如果从大王的背向看,则是贵不可言,帝王气象!只要大王转过身子,就是天下的主人了!
“立国以来,汉朝还没有放弃国土的先例。”
“立国以来,汉朝也没有恢复国土的先例!”
有得必有失,只是要看合算不合算。
这打汉人就和猎取鹿群一样,得有耐心。
卫青现在对骑兵军团的机动运用和远程奔袭的能力,已不在我匈奴之下。
我们对汉朝人声东击西,难道汉朝人也对我们实行同一计策吗?
河朔草原上还有我匈奴精骑十余万,人数多于卫青军团,应该能够抵抗的。
没有万一!我卫青既然来了,就没打算再回去!
元朔二年,卫青收复河朔。这块位于阴山、贺兰山脚下的肥沃黄河草原为历代兵家所必争的战略重地,就是今天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大草原。
在所有诏书里,军令应当最简单明了。话说多了,那些大老粗的军士们能听得懂吗?
对军人,主要的是明正赏罚。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刀子磨得太快、太锋利,用起来顺手,但也容易折断,无法长保啊!
汉朝人的骑兵,现在一天一夜可以行进五百里,这是前所未有的。
对失败没有羞辱感,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黄河九曲,唯富一套。
众生的好恶,历来如一头怪兽,你弄不清楚明天又会有何反应变化,不值得过于看重。
有城必有房,有房必有人。房子修好了,还怕没人住吗?
秦始皇修长城并不是他的罪过,当初始皇只不过是使用民力不当,才造成怨声载道,其本意并没有错啊!
长城实为笨人所用的笨办法。
对于兵利马疾的草原强国来说,如果没有了长城,那不是一处可击破了,而是处处可击破。
殊不知,乞丐打狗还要找一墙角做依托。茫茫草原,我军如没有巩固的城防作后方,必然会丧失依托。
以民养兵,移民实边。
为纪念河朔大捷,刘彻将这一年的年号改称“元朔”。
根据刘彻新的诏命,崤山以东的汉朝百姓以十万人为批次,轮流前往朔方筑城。
新的朔方城于元朔二年建成。在今天的河套草原上,这座汉城的故址依然存在。
44-------------------
汗血马一日一夜可疾行千里。
汉朝的丝绸纤细如蛛丝,灿烂若云霞,色泽之鲜艳可爱赛过鲜花。
大宛是葡萄之乡、苜蓿之国、宝马之邦。
大月氏仍是一个大国,人口一百多万,精兵二十万。
陛下,臣远在万里之外向您禀奏:汉使团在十二年之后,终于要进入月氏国了!
月氏人已经不想看见战争了。
想当年,匈奴人不顾信义,对你们发动突然袭击,迫使七十万月氏人从祁连山举族西迁。途中,二十万人被埋在茫茫的大漠和草原。
你们在北山落了脚,伊稚斜又追到了北山,贵国的前国王就是在那次战斗中被匈奴人杀害的。匈奴人凶残至极,将国王的头颅做成了酒杯!
月氏长老以改变自己的看法为耻。
除了皇上,没人能在宫中骑马。
只要汉廷把决心立定,把力量集中,匈奴人就绝不是汉朝人的敌手。
未来征服世界的,不是军队,而是商队。
战争从来没有给各民族带来幸福,只有商队才能在各民族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在汉朝,一匹丝绸只值一两黄金。若运到罗马,一匹可值十斤黄金。
周朝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内归心,蛮夷宾服。
你们这些文吏,完全不懂得治军之道,怎么能死板地拘泥于文法呢?
韩安国是一个堪称国器的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好马喂精粮,马力就壮。
一旦我匈奴骑兵出现在长安街头,只需一把火,汉朝的损失那是二十年后都无法复原。
秋高马肥,马一上膘,就可以打恶战。
我李广只要有仗可打,不管做什么、怎么做、往哪儿打,臣都将誓死效命!
45-------------------
七国之乱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汉军的主力十分地强大。
自从皇上实行军事改革以来,重视攻击型的年轻将领,恐怕最为失落的要数传统战术型的老将李广了。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哪没有?
说来是匈奴,可那也是你妹妹的夫家。说到底,还不是皇上在跟你妹夫作战?
皇上本来是为了迷惑匈奴,可是连咱们也一起被迷惑了……
刘安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戒指,以戒染指。
朕就是要破破兵家的规矩,以攻对攻,以机动对机动。
说龙又无角,说蛇又无足,枝枝脉脉,善攀岩附壁,所以不是蛤蟆就是蜥蜴。
臣射中的只是一只小小的蜥蜴,而陛下将要射中的则是匈奴人的单于。
女人,从来都是邻居家的好。
作为匈奴的男人,最大的乐事在于压服乱众和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夺其一切,迫其妻子痛哭,纳其美貌之妻妾。
一个只顾逃命的统帅,恐怕也做不了别的事了。
宫中才片刻,世事已大变。
凡是跟了大将军,都他娘的封了侯!
一金,二木,三运水,四姓名。
甘夫:汉使,婼羌族人说,他们已经被并入了匈奴,他们不能放过任何汉朝人,必须带你去见匈奴派驻此地的督察官。
张骞:苍天哪!
眼下别说是一名汉朝官员,就是一只有嫌疑的鸟儿也不能穿越边境!
按照匈奴人的习惯,是不能吃马肉的。
元朔三年,张骞终于自西域回到长安。虽然未能完成预期使命,但作为汉朝使臣,西行数万里,带回了许多国人过去根本无从知道的地理知识。
无论对于汉武帝,还是对于有心了解世界的中国人,张骞此行都具有凿空拓荒的意义。
从此之后,不断有人西出阳关又东归中土,跨越重重关山大漠,终于踏出了一条辉炳史册两千年的丝绸之路。
46-------------------
正是你(张骞)滞留匈奴王庭的第三年,朕便放弃了与大月氏缔结军事同盟的念头,决定倾一国之力,单独打击匈奴。
凡地域我汉朝威力所能及之处,都要通商,开拓新商路。
既抑制,又安抚,边封边削,化整为零。
诸侯不得理国政,国政交朝廷派遣的国相,国相隶属十三部刺史,刺史向皇帝负责。
朕赏不避仇,罚不避骨肉,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皇上要的就是我主父偃的横暴!
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也不怕五鼎烹!
抗争?怎么抗争?莫非想跟皇上掰腕子?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主父偃灭了三个王国,朕就只好灭他的九族。
自古至今,唯有君主的性情最让人捉摸不定。
朕能捏沙成泥,塑造一个卫青。朕也能再塑造一个霍去病。
无情最是帝王家。
当你成为万民心中英雄的那一天,没准就是你末日的开始了。
从朕即位的那一天起,所有的政策,就是要破这些个规矩!
朕既然能娶你作皇后,你的弟弟难道就不能娶朕的姐姐?
当日我(主父偃)得势时,门上食客不下千人。到了如今,我受极刑,竟无一人相送。(只有籍福去送)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继丞相田蚡、窦氏长公主、废皇后陈阿娇相继死后,皇太后王氏抑郁成疾,于元朔三年去世,死后与汉景帝刘启一同葬于长安阳陵。
汉文化对于孝道的坚守视若生命。
铜口铁牙,锥舌利心,用锣刀做皮鞭,以人肉果腹。
国丧期间,皇上不让出兵。
兵无常将,将无常帅。兵将互相不熟悉,便会积贫积弱。
为将者,一是要能打,如卫青。二是要能挨,如李广。
47-------------------
江流有声,断崖千尺。
我汉朝积七十年能量之骤发,像一只腾空的老鹰扶摇而上,怎么连这点安全也保证不了?
当初秦皇护军又何止一万?可一个荆轲不也够他受的吗?
淇水幽幽,桧楫松舟。驾车出行,以解我忧。
想起当年在上林苑驰骋的日子,无拘无束,朕就跟个活神仙似的。
(李广)命中数奇,难以功成受爵。
皇上要吃我李广捕的鱼!
《离骚》表面是忧、是怨、是恨,可骨子里却透着一个字——忠!
先帝灿然文治,陛下则赫赫武功。
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如今朕最愁的就是这个“钱”字。
赢了面子,可却输了里子。
富饶的乡村,繁华的都市,壮丽的宫殿,幽静的园林,高车怒马的贵族,拖朱曳紫的商贾。
富人想提高自己身份地位,可以出钱买爵位、买官职。买爵一级价十七万,有十一级之多。
犯法的人可以出钱赎罪,赎金五十万,可以免去一死。
我李广空背了一个飞将军的空名,可从来没有当上过前锋将军。
军官论功封爵,靠的是首虏率,多少斩首、多少俘虏、多少缴获。
有感不可乱发。
论功赏爵是保障我汉军高昂士气的根本手段。
当年秦国军队以虎狼之师击败东方六国,靠的就是这些政策。
皇上封侯,我是李广。皇上不封侯,我还是李广。
天下的诸侯数不胜数,可天下的李广就我一个!
要比军功,或许我比不上他人。但是要比忠心,我李广可以剥开心来,面对天地日月!
撼山易,撼李广将军难。
朝廷对匈奴作战,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唯有刘姓的列侯们一毛不拔。
李广(对霍去病):听你这话音,好像你才是李广,而我是霍去病!
48-------------------
热血报国之情,从军破敌之义。
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匈奴草原,降雪量是常年的三倍,匈奴境内许多部落大批牛羊冻死。
不知道用兵之害者,就不知道用兵之利。
华夏族在刘彻的带领下,已成为最强的帝国了。匈奴人要想生存,千万不能硬拼哪!
元狩元年,汉武帝刘彻结束了休战,随即以大将军卫青为统帅,命博望侯张骞为参军,赵信为前锋,苏建、李广、霍去病诸将各率所部,由定襄出发,进击匈奴大单于,试图一举击破之。
均人以禄,勤于王事。
败军者,依汉律当斩!至少也要斥夺军爵。
色衰而爱弛。
49-------------------
匈奴致命的弱点是土地广大,居落分散,兵力不足。因此,对匈奴最好的战法就是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以汉军的骑兵长途奔袭到匈奴的后方,袭敌不备,以匈奴袭掠我边塞之道还治匈奴之身!
本来朕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诛除刘姓的亲族,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这张次公我是了解的。你要说他好色没脑子,那是可能的。可要说他叛变,绝不可能!
哪有这样置生死于度外、敢打敢拼的内奸?
皇上可是六亲不认的。他所行的是法家之道,有功则赏,有罪必罚。
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男人能奈何得了我刘陵!
对刘安来说,刘陵是急火,一点就着。刘迁是温火,拿他这案子说事恰到好处。
豪杰大侠、乡绅财主们最恐惧的就是举家迁徙,违旨灭族。
我都明白了,父王(淮南王)你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人!
一个人要是没有点儿勇气,恐怕连最后这点事情(自杀)也做不了!
人哪,即使有再高的学问,也有解不开的死结,喊都喊不回头。
送君送到阳关道。
寡人乃高祖嫡亲,比当今的皇上更亲近祖宗,怎能受你辈凌辱?
大丈夫,恬而无思,淡而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俱。上游于逍遥之野,下游于无垠之门,还返于无极。
元狩元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事泄,先后自杀身亡。
老鹰涧……过不去的是人,过得去的是鹰。
没有皇帝的诏令,擅离帅守,变更军令,这可是死罪啊!
这批虎贲在皇上眼里如同眼珠一样珍贵。
50-------------------
不宣而调只有高皇帝入韩信营做过、朕的父皇入周亚夫的细柳营做过。
匈奴大单于的西方边界一直到了盐泽以东,西面与我汉朝的陇西郡长城相接,南面与羌族部落相邻,正好遮挡住了我汉朝通往西域的通道。
打到哪儿,吃到哪儿。
卫青始终是陛下的奴才,唯陛下之命是从!
陛下一是善用马,二是善用将,三是善用钱。
打仗,实际打的就是钱。
卫青啊,你也成了拍马屁的能手啊!
兵无常势,水无常流。
人哪,好什么,往往就栽在什么上头。
你(卫青)不仅仅是朝廷的大将军,也是宫中的驸马,皇后娘娘的亲弟弟,皇上的姐夫和小舅子,更是未来太子的亲舅舅。
皇上从小到大最想做的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精神游侠。
千万不要让皇上有拘束的感觉,包括感情和军事,好像离开哪一个人就不行。
人生本就是五味俱全。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要具备一颗冷血的心。
打仗还要配上专用的庖厨?
为将者,并不一定要跟士兵有同等的待遇,只要赏功罚过就是了,那样可以激起士兵对胜利的渴望。只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仗打赢了,要什么都有。
带兵打仗,需要的绝不是行仁义。将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赢!仗打不赢,就是天天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是个无能之将!
野路子加野路子,就是新路子。
行兵打仗,要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兵书自然要看一点,可打仗不能光靠兵书。
这个霍去病从来不报战况!
二十岁的统帅(霍去病),只率万骑精兵,就敢深入到敌后几千里。
至于用那二十岁的统帅(霍去病),那就更简单了,谁让朕看中的将军就只有二十岁呢?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