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导演的其他电影我没看过,我也很久没看电影了。就片子论片子。
这电影的最大的别扭,就是没有一点[不可说]的成分在。甚至幻觉和意识流的部分也一样,看着很美很诗意的镜头全部都是叙事性的。叙事性!这片子追求的诗意的部分不是靠影片的精妙结构和剧本文学水平高超,而是靠摄影和剪辑堆出来的!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教徒。太刻板的宗教的成分,娓娓道来的人生故事[也太模板化]的成分,甚至一开始和最后的意识流的部分都一清二楚的可以拆解成纯叙事的文字,在我看来,导演是想达到某种诗意的效果,结果明显用力过度---或者文学功力完全不够。已经有不少的旁白的文字也比较苍白。
本来是要表现生命长河之类意境的剧本大意,快速剪切的镜头不断打断我的意识流。宗教应该是非理性的事,这种片子镜头还是稍微长一点的好。镜头到底有多短,看过的都知道。。
宗教成分刻板,家庭模板化,小男孩的成长经历都倍儿佛洛依德。不知这是不是导演自己的经历。如果是的话那我是错怪他了。
导演控制欲太强了,想把一切说尽,齁住全场。这种意图道尽人生的电影,拍的真牛逼的都会和编剧/导演的人生紧密联系,观众能够看出编导的真心,会觉得通过作品认识了作者。这片子我看完觉得导演的形象依然模糊。。或者,这片子就是他用纯粹的智力,而不是用心创造的。
我觉得导演对宗教和人生过度解释了。有些东西是无法说清的。我觉得电影这种媒介想要表现不可说的东西比较困难,但还是有些导演做到了。
改:我看过他的天堂之日。那片子还是表达了一些不可言传的东西..虽说也不是和优秀的摄影无关。那片子很能沉得住气,没有说教,没有话密。
把影评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看看大家的反应
|
> 去生命之树的论坛
片子给我最多的感受是白佬对本源的执念和野心。宗教只是一个得力的表达工具而已,模式化的家庭则类似一个物理理想模型。
我的理解和楼主很接近 谢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