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两年中看过的给我感触最深的影片,我一向认为好的导演所导演出来的成功的影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剧情、人物线索无处不在,却只是不露痕迹的铺垫,积累到一定程度,高潮出现的一刹那,前面支离破碎的片断突然在眼前不断闪现,恍然大悟的同时,心里才能感受到非一般的震撼。而垃圾导演的影片,要么把观众当白痴,每一点都要交待的清清楚楚,生怕他耍的花枪别人看不懂;要么就自我意淫,破碎的蒙太奇,每一句台词下面好像有几十句潜台词,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乌托邦里,到最后——观众看不懂?那是你不够艺术!
The reader对hanna这个人物的诠释非常丰满,其实从她一出场的动作、表情、言词中,就已经对她曾经的身份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个直率、自卑、EQ极低,却又敢做敢当、有很强责任心的女人,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一个被洗过脑的女人(为什么中国古代男人要女人无才便是德?因为没受过教育的女人,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男人告诉她,你的职责是做什么,做到了就是对,做不到就是错,男人真阴险!),不用跟她谈什么道德伦理,她不懂,或者像她后来说的——这重要吗?!在她眼里没有什么以道德礼教为评判标准而推论出来的对和错,她只在乎她的职责所在,在她的逻辑里,只要把她的职责履行到位了,那就是对,反之就是错!
她从来不认为集中营里她做错了什么,她只知道身为看守,她的职责就是不能让犯人逃脱,所以在法庭上,当法官向她确认供词时,她坦坦荡荡回答“yes!”当法官对她的行为提出斥责的时候,她的表情又是那样疑惑——她不能理解,她履行她的工作职责,错从何来?甚至终审判决前,她还对着镜子认真自信地整理好仪容,挺直着腰板走进法庭!
很多观众说看到法庭审讯时才知道她是个文盲,其实只要你用心去看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导演就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你了!除了她要michael为他读书这些很直白的细节,另外还有很多隐讳的铺垫:
因为没受过教育,她不知道与一个未成年少年发生关系有什么不道德,所以影片伊始,你从她的眼神、表情、行动上完全看不到挣扎,她想做就做了,试问这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女人会有的态度吗?
michael尾随她上电车,她当时愤怒的表情,我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认为是因为她不想被别人发现他们的关系,可后来导演再次抹煞了这一点,因为她生气的原因却是以为micheal想装作不认识她,这——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女人会有的想法吗?
两人出去郊游,餐桌前,拿着菜单望向waitress的局促的表情,可能又会让人觉得是因为害怕别人看出他们的关系,可其实呢——是因为她看不懂菜单!
她从来不觉得他们的关系有什么不正常,唯一的心结就是她的目不识丁!
因为这样,她才会在接到上司通知调她到办公室时脸上的惊慌失措,
因为这样,她不知道要怎样告诉michael她即将失业,而michael也终将知道这个她努力隐藏的秘密之后对她的轻视,所以选择不告而别!
也因为这样,在她担任集中营看守时所选择的为她阅读的人,也就是即将踏上不归路的人,只有死人才会为她守住秘密!
但我相信, hanna是善良的,
因为善良,她才会对一个呕吐的少年伸出援手,
因为善良,她才会在教堂里听着天使之音留下眼泪,
甚至因为善良,她才会挑选体弱生病的囚人踏上不归路(我不认为她有错,作为看守挑人是她的职责,她选择留下健康的人,这不是内心善良的体现吗?记住!不要告诉她大道理,她不懂!)!
至于爱情!
hanna爱michael吗?我想她一开始并不懂什么是爱,或者说她不知道怎么用文字逻辑去给爱下个定义!她做事只遵循本能和职责,所以当michael问她爱不爱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很茫然和不确定的。
影片最后,终于她学会了阅读,从书本上受到了教育,知道了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们所认为的对和错,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礼义廉耻的时候;当她学会了读写,对michael的感激萌发了爱意,甚至真正爱上了michael的时候;michael的不回信让她20年的循规蹈矩的监狱生涯(本来对她来说也是职责)到了最后终于经不起思想的撞击而不再平静的时候,michael来看她了,她眼中的惊喜和爱意是那样的赤裸裸,而就在此时, michael所表现的距离感给了她至命的一击,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告诉这个已经拥有思想拥有了希望的女人,她的将来不是她所期待的那样,从而彻底绝望!
所以我对这部影片导演所想表达的意思的理解,与其他一些观众写的观后感截然不同,绝不是什么她对她过去的罪孽的醒悟,也不是什么michael得到的救赎,
我想,导演想说的是: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The Reader 不一样的观点
|
> 去朗读者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女主身材怎么比 泰坦尼克时差那么远?胸都干瘪了。...(特大碗牛肉面)
哪儿看这片子啊(德运)
原来汉娜是在与迈克相识之前做的纳粹营监守(Icey)
为什么她要自愿加入党卫军?(Cici | 站在门口那么久)
Hanna其实真的犯了诱奸男童罪(霍人和Lancelot)
女主的身体好老,皱巴巴的(蓝天)
最赞回应
大部分同意
但是我觉得
汉娜并不是因为不会阅读就不知道道德的界限,在Mike读色情小说的时候她也说“u should be ashamed”,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遵循什么规则她是明白的。否则也不会懂得坚守岗位。她的道德观念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她周遭的社会。。。
她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她被那个时代社会和ZF灌输的道德观,她必须坐上战犯的法庭。人性的善被可怕的舆论导向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汉娜懂社会规则,但是由于不会阅读,她不能对耳濡目染的事情加以自己的判断,于是导致了悲剧。
所以还能追究她什么呢?她的道德观被新的道德观取代了,你并不能立刻就指望她意识到新的道德观是怎么评价她的行为。Mike最后对她不近人情的质问,让我觉得心痛。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Hanna自卑自己是文盲,不识字成为她一身的耻辱,成为她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保守的秘密.而Michael呢,则把他与Hanna的那一段深埋心底,也成为他一段不为人知引以为耻的过去,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不能跟人正常交流,甚至与自己最亲最近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女儿)也无法走近.因为他潜意识也象Hanna一样,怕别人发现这段耻辱的过去,所以Michael与Hanna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直到最后Hanna的死才让Michael彻底醒悟了,所以他最后跟那位幸存者的女儿,还有自己的亲身女儿坦诚了他和Hanna的过去,就象Hanna最后承认自己不识字一样,他承认了他与Hanna的爱情,只可惜,这一切都来的太晚了
有朋友看了后告诉我这个电影说一点都不好看,所以这个电影放在我电脑里面很久都没看,可是刚刚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看电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电影!LZ就是个很懂电影的人!
我看完电影以后读了原著,最后的理解和LZ几乎完全一致。
原著里写到一些细节,表现汉娜对米夏的感情比电影中更深一些,还有她对于自己是文盲的那种羞愧和掩饰也更透彻。原著提到cycling holiday的一天早上米夏留了字条以后出去买早饭,回来的时候被心急如焚的汉娜抽了一皮带,汉娜怪他不辞而别,然后扑到他怀里哭,一直说她没有看到字条。汉娜离开之前去泳池边看了米夏一眼。还有汉娜死后,米夏在她的牢房的墙上发现一张自己法学院毕业时的照片,想象她费尽心思翻遍所有报刊杂志才找到这样唯一一张照片。最后女狱警说,汉娜在识字以后就不停在研究二战时期纳粹的种种罪行。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没有电影里那么绝望,至少是想不到汉娜会自杀。原著里米夏有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
导演和cast都很厉害,这部电影没什么内心独白,却把米夏的心境变化完全表现了出来。对汉娜的感情稍作朦胧化的修改也恰到好处,最后又加深了汉娜的绝望,我完全能感受到米夏心里那种不甘和自责最后痛彻心扉。
LZ也很厉害,从电影的角度就能理解得那么透彻。
分析的很透彻哦喔 相当佩服 我也这么觉得但是自己却写不出这些
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痛苦因为你懂了这一切。。。。。
写得很好!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很透彻.
看了电影很喜欢,可又有说不出来的感觉.
绝望,的确是绝望.
的确如此。
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似乎也化解了我内心关于读书认字还是身体力行的一个长久困惑。
同意。。。我的感觉就跟楼主差不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关于爱情,Michael就像西西里岛美丽传说中那个少年,有些人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出现了,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影片结尾处,年老的Michael对女儿说
I was fifteen
I was coming home from school
I was feeling ill
and...a woman helped me...
突然就想哭了
一部好电影,给人无限感动!
呵呵,还有这么多的志同道合者,让我觉得不是文盲还有点好处
看完之后的一团迷糊被LZ的文章解决了~~
就是这种感觉~~!!!
嗯。
很欣赏楼主的分析!
大部分同意
但是我觉得
汉娜并不是因为不会阅读就不知道道德的界限,在Mike读色情小说的时候她也说“u should be ashamed”,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遵循什么规则她是明白的。否则也不会懂得坚守岗位。她的道德观念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她周遭的社会。。。
她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她被那个时代社会和ZF灌输的道德观,她必须坐上战犯的法庭。人性的善被可怕的舆论导向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汉娜懂社会规则,但是由于不会阅读,她不能对耳濡目染的事情加以自己的判断,于是导致了悲剧。
所以还能追究她什么呢?她的道德观被新的道德观取代了,你并不能立刻就指望她意识到新的道德观是怎么评价她的行为。Mike最后对她不近人情的质问,让我觉得心痛。
并且我觉得,她是懂得爱的,一开始就懂得,因为那是human nature
通透
越到后面越有一种直觉Hanna会死在监狱
到Michael去跟Hanna见面的时候,Kate的表情就给我答案了
Gloriousfall,谢谢你的不同观点,对于你说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有关读色情小说的情节(本来写这篇文时就想提到,写着写着就忘了),hanna对于色情小说的排斥,是因为她对于她未知的世界有着一种极端的崇拜,而对于她所知道的事情所处的环境也因为自卑感而非常排斥甚至看不起,在她看来“懂得阅读的人”不应该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另外,关于“爱”,可能文章里我用词不当,我不是说hanna不懂得去爱人,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爱,就像文里说的她不知道定义里的爱是什么?
终于知道了,为什么Hanna那样匆匆离开
很赞同~
这部片子情感很复杂,Michael是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已的救赎而回忆过去,Michael既怀着对Hanna的爱又不得不背负世俗。为了怕与hanna的秘密被人知道而放弃他远没有hanna简单,当hanna在狱中再见Michael时当她明白昔日美好时光已牢狱之刑而令Michael只对他怀有同情之心时,她彻底绝望了,她不敢面对外面的世界,她只想留住回忆。包括她让集中营的犯人为她阅读,也是因为以前的美好感觉。
Hanna就象个不懂尘世的孩子,粗野直接,她因自己不识字而自卑,她偏执,不停地清洁自己,世界是丑陋的,她无法理解。
稀里糊涂看完电影,看了楼主的终于觉得看懂了= =
稀里糊涂看完电影,看了楼主的影评终于觉得看懂了= =
顶
krisxie,我想你可能把时间前后搞混了,集中营是hanna远在遇见michael之前发生的事
有朋友看了后告诉我这个电影说一点都不好看,所以这个电影放在我电脑里面很久都没看,可是刚刚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看电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电影!LZ就是个很懂电影的人!
一个直率、自卑、EQ极低,却又敢做敢当、有很强责任心的女人
---------然,一个死要面子,唯命是从的下层俗人,走到这一步,都TM的是被社会害的。换成你,你能做的比Hanna更好或更坏么?
你能做的比Hanna更好或更坏么?
十二布衣,谢谢,惭愧中……
LSS
我只会比Hanna活的更平庸
不客气!··!
“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支持!
往往傻子是过得最开心的~
是的,就是这样。包括法学教授出场之后那一大段,也是为这个观点做铺垫。
写的真好 嗯!!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用一辈子时间去守护一个自认为很重要的秘密,某种程度也算有所成。
我想,导演想说的是: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10086!
我觉得这篇写的最好
分析得不错!
至于爱情!
hanna爱michael吗?我想她一开始并不懂什么是爱,或者说她不知道怎么用文字逻辑去给爱下个定义!
--------
那时候 汉娜不爱麦克的。熟女遇到 嫩男 哪里会在 爱的精神层面停留。
她自己 也说了 麦克没有重要到能让她upset 尽管可能有点 死撑。但是 诶我觉得是 汉娜进了监狱然后 麦克给他 寄磁带 给她朗诵,她就 真正地爱上 麦克了。
可惜麦克 。。。。 诶,,
从来不发评论,这是第一次
写得很好,我和你的感觉完全相同,特别是最后一句
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我们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枷锁
影片中不懂的地方终于明白过来了
你写得很好,分析地很到位,看着这篇评论再回想hanna的神态,动作等等都觉得确实是那么回事情。
分析的不错,就是纠结于麦克在庭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产出来说话,哈娜为什么那么害羞与自己呢。
LS。因为麦克他觉得认识个纳粹很可耻啊。。
hanna还是羞于自己是文盲吧
鼓掌 呵呵~
觉得这篇才是最透彻的
非常赞同~~~~!!!
这篇影评的切入点相当准确,就汉娜如此自尊的的女性,当她意识到他们间再没有可能,有的是的远远的鸿沟,憧憬、希望全都幻灭。。
没有文化就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有文化就知道什么是爱情?
想法是一样的,也是这种感觉。有时候觉得爱情里面,女人比男人勇敢。但是没有明白为什么最后Michael要把和Hanna的事情告诉女儿。
这篇影评写的真是透彻
我想,导演想说的是: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这句话有共鸣啊!
Hanna自卑自己是文盲,不识字成为她一身的耻辱,成为她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保守的秘密.而Michael呢,则把他与Hanna的那一段深埋心底,也成为他一段不为人知引以为耻的过去,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不能跟人正常交流,甚至与自己最亲最近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女儿)也无法走近.因为他潜意识也象Hanna一样,怕别人发现这段耻辱的过去,所以Michael与Hanna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直到最后Hanna的死才让Michael彻底醒悟了,所以他最后跟那位幸存者的女儿,还有自己的亲身女儿坦诚了他和Hanna的过去,就象Hanna最后承认自己不识字一样,他承认了他与Hanna的爱情,只可惜,这一切都来的太晚了
不好意思,上面打错字了,"不识字成为她一身的耻辱"是""不识字成为她一生的耻辱
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
说的太好了!!
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同意
额...只是想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观点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是父系氏族的传统,其实在古代甚至近现代的西方,同等条件下女子受教育的可能性及程度也低于男子,本片中麦克他们班的男女比例和男女入学时间可以证明这一点。
信息就是权力,所以父系氏族的掌权者会动用一切可能的显性或者隐性的手段阻止女性在信息上占到优势地位,教育就是最直观的一个途径。
同理,在阶级社会,上流人士也会通过这种手段遏制下流社会的信息以达到管理、控制的目的。
楼主码这么多字辛苦了~~~
另外...道德伦理的传播是通过“言传身教”,教育程度与道德级别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相信楼主也知道这个,善良从来都是一件很脆弱的珍宝。
个人觉得这片子并不是想说因为汉娜目不识丁所以她的道德体系不完善,她并非不懂得道德,道德体系的建立是由家庭及社会大环境共同完成的,文字教育着这之中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
我的理解是,汉娜是一个德国人,留着这个铁血民族的血液,对于职位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执着,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片中看到她本身就是一个很爱岗敬业的人所以才会得到升迁(片中提到两次),又因为她不愿意暴露自己目不识丁的“丑陋之处”所以她当时才会去党卫军当看守,后来,她既然做了一名看守,她就要把这件事做好,这是职业道德,与伦理道德不一定一致,这里不想讨论谁应该放在前面考虑。正是因为这种甚至可以称之为“轴”的执着,德国人才能造出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民族,变通与人情并非他们的长处,汉娜在教堂失火事件上的解释就非常的德意志。因为这种铁与血的德意志精神,所以汉娜才会那么直白坦率地承认,所以德国总理才能在犹太人墓前下跪,于此同时日本人却还在参拜靖国神社,这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尊不尊重自己国家、民族、军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民族的心胸够不够宽广、自尊够不够坚强的问题,要我说日本人的军国主义就是一种意淫,他们怎么敢跟德意志那种靠自己爬起来的民族比?...扯远了不好意思。
抛开战争中不可避免的路西法效应,我想说这个女人真是坚强得令人肃然起敬!为了维护尊严宁愿背负别人谎言甚至别人的生命,她的自尊绝非某些会认几个字就自称知识分子的家伙们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玻璃心。
当然,以上所有言论没有为纳粹脱罪的意思,就人论事,欢迎讨论~
汉娜在我眼里是受害者...没有文化的人只有无知跟纯粹.你要想象一下,当你身处的环境将给你最大的影响时.请问你能跳出去重新建立价值观吗?要读多少书才能呢?这个很难做到吧!
现在的社会教导女孩,要有楼有车才能嫁!大学生都认为是这样的!当然现女没有杀人..但是杀了爱情!同是一样的可悲啊!!她们只能做认真的在做自己应该在做的事!她们都在这道上.不应该被责怪..只能用体谅.原谅!
小男孩在现价值观的社会中做了社会各人认为是对的事!却是恶..
这应该不是不一样的观点吧?影片想要表达的就是这些
有用120 无用1
和楼主的感受一样,不过还加一些另外的感受:片子颠覆了我对爱情的理解,准确点说颠覆了对爱的理解。爱是始终存在并贯穿于生命的,可是不是生命的全部。
分析Hanna的性格时,差了点,她是个自卑跟自尊都到一个极致的人。她因为没文化而自卑。但又不想让人知道她没文化而伤自尊。这部片让我最震撼的是自尊跟自卑的直面碰撞。就像Michael说,她明明可以说她不识字而脱罪。但是她没有,一是不想让人知道她不识字,二是或许真的想赎罪。
完整地看了一遍,不知道Hanna到底爱不爱Michael。但是想想在狱中见面时她恋人撒娇一般地说我还是喜欢有人读给我听,以及Michael提起过去,Hanna问是说她和他的过去吗,那欢喜期待的眼神和听到否定答案之后的落寞,让我觉得她是一样爱这个男孩的,虽然永远叫他kid
+10086,比推荐的那几个评论更透彻
有意思的观点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另外加上我的一个对比
没有受过教育的Hanna能够依靠本性直面自己所做过的事,而受过教育的Michael却一直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和对纳粹刽子手的鄙视,无法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见Hanna,更印证了“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此篇写于豆瓣人人装逼盛行的年段,却如此通透给力,实属不易!
michael尾随她上电车,她当时愤怒的表情,我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认为是因为她不想被别人发现他们的关系,可后来导演再次抹煞了这一点,因为她生气的原因却是以为micheal想装作不认识她,这——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女人会有的想法吗?
-----------------------------
这里不对,是michael质问她为什么装作不认识自己,其实是hanna不想让michael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处的卑微,她永远只愿意展露给michael他们做爱时她主导的一面
另外,我始终认为michael不去看、不为hanna辩解,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怕被人知道他们的恋情,而是他无法接受hanna犯下这样的罪行。
michael是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他有自己判断和道德准则,直到最后hanna快出狱了,他仍然放不下她有没有回想过去,他至始至终对hanna的所作所为无法彻底原谅。而也是因为这样,hanna发现挚爱的人也不完全理解自己原谅自己,所以才真正的绝望了。
人类所受教育和所掌握的知识赋予了人类思想、希望、憧憬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类精神上最大的桎梏,是人类所有痛苦、绝望、死亡的根源!
这是我看过最精辟独到的影评!!而且解释了几处我没有看懂的地方!超想点赞!!
写得真好。第二次看,还是看哭了。感人的爱情故事,我想如果没有汉娜那段纳粹的历史,这段感情终究还是会无疾而终。抑或是女人因为年龄/文化差异太大所导致的患得患失,或者是年轻男孩的喜新厌旧。
然而,加入这段二战的背景,这段感情永远停留在了那冲突刚起,却又彼此留恋的那一刻。冲突被历史背景所替代,彼此的爱恋却永远停留在了那里。真正让人感到难过的是,爱让HANNA有了期望
我看完电影以后读了原著,最后的理解和LZ几乎完全一致。
原著里写到一些细节,表现汉娜对米夏的感情比电影中更深一些,还有她对于自己是文盲的那种羞愧和掩饰也更透彻。原著提到cycling holiday的一天早上米夏留了字条以后出去买早饭,回来的时候被心急如焚的汉娜抽了一皮带,汉娜怪他不辞而别,然后扑到他怀里哭,一直说她没有看到字条。汉娜离开之前去泳池边看了米夏一眼。还有汉娜死后,米夏在她的牢房的墙上发现一张自己法学院毕业时的照片,想象她费尽心思翻遍所有报刊杂志才找到这样唯一一张照片。最后女狱警说,汉娜在识字以后就不停在研究二战时期纳粹的种种罪行。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没有电影里那么绝望,至少是想不到汉娜会自杀。原著里米夏有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
导演和cast都很厉害,这部电影没什么内心独白,却把米夏的心境变化完全表现了出来。对汉娜的感情稍作朦胧化的修改也恰到好处,最后又加深了汉娜的绝望,我完全能感受到米夏心里那种不甘和自责最后痛彻心扉。
LZ也很厉害,从电影的角度就能理解得那么透彻。
谢谢楼上所有朋友的点评,无论是与我持同样观点抑或另有高见的朋友。多年前看完该片时的心情的抒发,没想到几年后还有那么多的朋友在此路过并不吝留下印记,感动……
Dinkon,我没看过原著,但看你评论里所写的片段,对你的观点深表赞同:“原著里米夏有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导演和cast都很厉害,这部电影没什么内心独白,却把米夏的心境变化完全表现了出来。对汉娜的感情稍作朦胧化的修改也恰到好处,最后又加深了汉娜的绝望 ”,这就是导演的功力!
文盲。。就真的没有良知吗???如果她心中有爱,是会有良知的。。
我觉得你没有完全理解。她并不是没有良知。
见死不救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别人给的工作的职责?就为了她目不识丁的秘密?还是人类自私的基因作祟吗?关于良知,每个人从小到大,多少是会有受别人的影响的,原著有写汉娜的出生背景吗。见死不救是为了什么?
原著没有写她的出生背景。我们不能用现代的道德观去看二战时期发生的事情。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么说好了,红卫兵杀了那么多人,他们有没有良知?他们很可能就是你的亲戚或他们的同学,而且他们大多都不是文盲。无意冒犯。是时代塑造了这样的一群人,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那个时代和那群人的心态。
太酷了,说的好好
确实,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单单让人识字,而是塑造人的道德认识以及各种认识,有耻辱感和罪恶感。小孩子不懂生命,随意摔打小动物,但是他不会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很多事情做了不知道后果,所以需要教育,告诉他们关于这世界的很多事情(当然也有小孩子天生懂得疼爱)。女主的表现显然是没有接受过这些教育的,她只关心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好,自己的自尊有没有受到侮辱,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有知识的人可能都难以逃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禁锢,价值观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经受过教育,了解过,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以及有什么后果。
说的好好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
这也是我目前看过此影片最好的解说。终于看到我想看到的
我觉得这是汉娜对知识的纯洁,正因为她很重视文化,所以她容不得玷污,觉得情色片段不该出现在书本
所以生死朗读更符合该翻译标题
楼主说的很多都在理,但我想的是一个恪尽职守的人,却对送生命去焚化炉这种悲悯和同情心却少得可怜,其实我比较好奇的是,人的同情心,人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是否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掌握的呢?还是人生来就具备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