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在国际上获得认同,是因为它直接面对人性,给出了关于对人的怜悯和救赎的思考。
张自力(廖凡)家庭失败,事业失败,并一直生活在对死去兄弟的愧疚和失败婚姻苦闷之中,借酒消愁,浑浑噩噩,直到偶然遇见了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的机会,也是在人生中扳回一局的机会,所以他毅然以一个自然人的身份“掺和”进这个曾经让他遭遇失败的线索。张自力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虽然在感情上部分沦陷了,但最后仍然坚定揭开真相。不过,尽管张自力最终让所有罪恶得到法律的审判,但却逃不过自身的精神审判,陷入了另外一个更加痛苦的境地。
吴志贞(桂纶镁),有人说她是腹黑女、蛇蝎女,我倒觉得,吴志贞是一个可怜且善良的女人。她被欺压,被性骚,被精神监禁,别无选择,没有出路,对自己的过失杀人和对最初恋人的背叛,有着深深的罪恶感。在梁志军(王学兵)的帮助下,她虽然暂时逃脱了被审判的命运,但梁志军继而给她的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监狱”,是被一个被“活死人”和罪恶感监禁着的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生机,寸草不生。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连续被杀,过正常生活的奢望接连破灭,已如行尸走肉,最后想以死亡的方式得到解脱(吴志贞在出卖梁志军时,以行动表示想死在梁志军手里)。
梁志军(王学兵)为爱着的女人甘愿当“活死人”,将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感情全部倾注到吴志贞(桂纶镁)身上,但是梁志军(王学兵)的爱是自私的,没有将吴志贞当作一个独立的人,而是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一部分,他一次次伤害这个女人,并夺去了数条人命。不过在最后时刻,梁志军彻底放开了囚禁吴志贞的锁链,独自承担所有责任。
整部影片让我感到,虽然剧情起伏跌宕,但在主要发展逻辑上无懈可击。这种剧情上的戏剧化和逻辑上的平稳,有着巨大的反差,让人感觉,剧中人更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所牵引着。表面上看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但实际上呢,在那样的环境和突发事件中,几乎人物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是本能的驱使。在最开始吴志贞(桂纶镁)烫坏昂贵的皮衣,被恶棍索赔天价,作为一个没有社会资源和根基、一个小小洗衣店都可以作为安身之地的打工美女,被恶棍要挟并就范都在情理之中,吴志贞在第二次被强奸时失手杀了恶棍,这时候梁志军(王学兵)站出来献计献身,惊恐之中的吴志贞简直就象是找到一根救命稻草,而后却被梁志军长期“软禁”,再后来强烈要过正常人的生活,随之新生活的期望被梁志军接连扼杀,从而产生愤恨,再到出卖梁志军,吴志贞一路走来顺理成章。张自力(廖凡)查案失职,兄弟被杀,表面上因为受伤离队,但实际上是被处分赶出警队,苦闷沉沦,再次遇到机会,全身投入寻找真相,感情沦陷,坚定破案,最后痛苦不堪,张自力别无选择。梁志军(王学兵饰)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当“活死人”,每当面对为之付出一切的、而又即将失去的女人时,连分尸都做过的他,必将疯狂,连续杀人也在情理之中,然后逃亡,被出卖,最后被杀,梁志军有别的选择吗?这几个人,换做我们,在那样的环境和感情交织中,我想,大多数人,选择和结果很可能还是一样。那么,这接连二三的悲剧,究竟是谁的责任呢?本片没有给出答案,但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思考。
我认为,这是社会和人类精神环境裹挟的产物,或者说是裹挟力下人的本能,这种无形的、巨大的牵引力就是社会和人类精神环境裹挟力。张自力、吴志贞、梁志军,他们和很多人一样,是被裹挟在这个精神社会里延续生活,别无选择,因此必然要承受被裹挟力量蹂躏的痛苦,并且得不到救赎,就像片中出现的那匹马一样。那匹马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就是怜悯,它迷途了,被抛弃了,没有出路和去处,在暴风雪中只能靠皮毛取暖,经受着恶虐环境的摧残,同样得不到拯救。马是被恶虐的自然环境裹挟,人呢?是被社会环境裹挟,人和马一样,被裹挟着经受生活的痛苦。被裹挟的生命都是值得怜悯的。
但是,影片还是有几个关键的抉择,使他们跳出了这种因果,尽管得到的是被逮捕、更大的痛苦,甚至是失去生命,但是,却得到了救赎。
吴志贞(桂纶镁)在出卖梁志军时,梁志军去买烟,吴志贞可以、但没有选择逃走,而是慢步前行,等于直接告诉逃过来的梁志军:是我出卖了你,给你一个报复的机会,你来杀我吧。还有最后,警察再次审问吴志贞,如果此时吴志贞继续选择撒谎,将死无对证(骨灰是验不出DNA的,DNA是有机物,骨灰是无机物,而且过了5年之久。就算吴志贞不知道这点,那么继续将责任推到梁志军身上一样说得通,骨灰和DNA是不能告诉你谁是凶手的,普通智商的人应该会想明白),而是选择坦白交代。吴志贞虽然被判刑,以及因为出卖梁志军而会被良心谴责(梁志军实际上也是罪有应得,3条人命),但是承担了应有责任,终于可以不用再逃避,精神上得到解脱。
梁志军(王学兵)最后明白是吴志贞出卖了他(应该会明白,这里不讨论智商问题),但他可以、却也没有选择报复吴志贞,而是独自承担了所有责任。梁志军在明知逃不掉的情况下,仍然枪战,倒下的那一刻,在他心中,我想更多的可能不是不甘心,而是满足。因为他的死可以解决吴志贞的所有问题。
张自力(廖凡)在梁志军归案后,大功告成,无论对死去的兄弟还是对自己,都可以有个很好的交代,本可以重新振作、规划人生,却由于发现了另外的真相,作出了更加残酷的选择。张自力在明知戳穿真相必将经受更加强烈的痛苦时,依旧选择不妥协,最后,经受极大的精神折磨。
我认为,张自力(廖凡)在揭开最后真相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知道,一旦揭开真相,无异于将一个柔弱、无助、与之已经建立感情,并且刚刚有着一点点新生活希望的女人推进监狱,而且,张自力(廖凡)清楚地知道,吴志贞本质上是善良的。因为吴志贞有强烈的罪恶感,罪恶感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恶棍的标准,如果做了坏事没有罪恶感,或是拼命为自己找理由掩盖罪恶感,那么这个人就彻底地沦为没有人性的恶棍。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极为理性,知道这是她应该承受的,甚至是帮她寻求解脱,但只要是血肉之躯,作出如此选择,也会难逃良心的谴责,更别说性情中人张自力。因为这也是一种冷酷和背叛,是对弱小的冷酷,对信任和感情的背叛。这种心灵上的谴责必将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试想下亲手将亲人送进监狱的情形)。最后,酗酒的力量已经不能让张自力(廖凡)减轻痛苦(庆功宴酒席上端杯哭泣),因为酗酒已经麻痹不了这种强大的痛苦力量,他只有在音乐的带动下,像个疯子一样不停的旋转,以求暂时的逃避。但在作出选择时,张自力没有退却,而是选择迎接这种巨大的痛苦,换取了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能说这不是勇敢的自我救赎吗?
以上选择,也就是人们面对痛苦、责任和仇恨时所作出的选择,我们往往会因为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而迷失,就像那匹马一样。选择逃避、发泄和报复是最自然和容易的,也就是出于被裹挟下人的本能。但是影片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正是和人的本能在“对抗”,是一种抗拒或者不妥协的精神。我认为,这正是人性光辉的的一面,也是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鼓起勇气,拒绝妥协,选择宽恕,以及承担必要的责任和痛苦,是被救赎的唯一方式。所以,勇气是自我救赎最重要的武器。芸芸众生被裹挟、被蹂躏,遭受痛苦,的确值得怜悯,但是期望外在力量来救赎自己,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困境,吴志贞(桂纶镁)最初依靠梁志军(王学兵)拯救的结果就是佐证。唯一的救世主只能是自己。如果最初,吴志贞鼓起勇气,面对恶棍不妥协,那么,既挽救了别人,也挽救了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或多或少遇到张自力(廖凡)式、吴志贞(桂纶镁)式、梁志军(王学兵)式,或者其他形式的困境。然而面对困境,只有鼓起勇气,承受必要的痛苦,才有可能得到解脱并获得成长,这是所有人心灵成熟的必经之路。因为,困境或许会收获怜悯,但只有自我救赎才能获得重生。
最后谈谈影片中的性。性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影片,即将失去的性(张自力离婚前最后一次滚床单),强迫和被强迫的性(吴志贞被迫上床和被强奸),能力不足的性(洗衣店老板生理问题,只能以看妓女裙子得到满足),被压抑的性(吴志贞长期得不到慰藉),补偿和告别的性(和梁志军的最后一夜,应该是在审片时被咔嚓掉)……但是,这都是畸形的性,没有正常的性关系。唯一一次暗示吴志贞(桂纶镁)和张自力(廖凡)在摩天轮之夜的那次性(第二天早上,吴志贞涂了口红,可以被看作是欲望得到了满足,心灵得到了滋养,也是吴志贞唯一一个富有女人味道的镜头),算是双方心甘情愿、干柴烈火,但实际上,也掺杂了其他很多复杂的因素。
性欲望是人类所有欲望的总和和起点,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影片中,性的欲望象征着人类的所有欲望。性的关系和谐正常,人就幸福,反之,则不幸福。警察张自力、张自力前妻苏丽娟、洗衣店员吴志贞、吴志贞老公梁志军(王学兵)、洗衣店老板荣荣,哪一个不是因为得不到正常的性而不幸福,或是因为不幸福而得不到正常性。人类的欲望到底应该怎样疏导和管理?社会的欲望应该怎样看待和应对?影片只是反应了现代社会的状况,也没有给出答案。
最最后,导演及编剧刁亦男、男一号廖凡都很棒,他俩也是影片获得国际认同的关键。女一号桂纶镁,受剧情所限,在片中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但很奇怪,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死去的男三号,刑警队队长老王。
怜悯和救赎
|
> 去白日焰火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电影里出现的几处汽车车型穿帮(极黑的眼)
这部电影7.6分?(鹦鹉州)
为什么叫做“白日焰火”?(DOW)
2004年哈尔滨有3D电影院吗?(老黄)
今天的荣荣洗衣店,20231214(危影雅黑)
这么复杂的片子你确定看懂了?(lixy)
最赞回应
但很奇怪,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死去的男三号,刑警队队长老王。
老王是一个活在社会阳面的人
桂不是过失杀人,不是她到酒吧去找那老板的么?明显是早有预谋。
后来的几个人死时都穿冰鞋,不可能都爱滑冰吧?大概率是桂带他们去的,她至少是帮凶。
男女主之间有爱么?至少在故事的发展上看不太看得出,男主有欲望是肯定的,女主呢我记得摩天轮上是被威胁之后,还有些抗拒的,这也算爱吗?
最鄙视的是男主,提起裤子就告发,行为卑劣,还应了片名。
写的真好
但很奇怪,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死去的男三号,刑警队队长老王。
写得挺深刻的
我也喜欢男三号,演技真好,以后会是一线
很棒
每个小人物都是被裹挟进社会的漩涡而无法自拔,我们被害,同时也害人。无法救赎。
写了那么多 我只觉得这样看电影好累
老王是一个活在社会阳面的人
写得好
写的真好!
桂不是过失杀人,不是她到酒吧去找那老板的么?明显是早有预谋。
后来的几个人死时都穿冰鞋,不可能都爱滑冰吧?大概率是桂带他们去的,她至少是帮凶。
男女主之间有爱么?至少在故事的发展上看不太看得出,男主有欲望是肯定的,女主呢我记得摩天轮上是被威胁之后,还有些抗拒的,这也算爱吗?
最鄙视的是男主,提起裤子就告发,行为卑劣,还应了片名。
五年后,女主第一次被男主审问,就迅速编好了丈夫抢劫杀人的谎话,不怕之后丈夫被抓说清楚吗?得亏丈夫死了
写的好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