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黄依依之早逝--完美的终止符。 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木心;
悲剧是高雅的,喜剧是低俗的——未知。
黄依依说:我已经是走过阴阳界的人了,也喝过那碗孟婆汤了,一切都过去了。即使如此表白忘却的决心,我想她的心依然不死,只要那个男人的一点点回应,她就会被重新点燃,不过,什么都没有发生。
黄依依之早逝,如林黛玉之香消玉殒,如贾宝玉之遁入空门,如简奥斯汀之终身不嫁,如赤名莉香之不告而别,如ZhangGR之纵深一跳,唯一不二的结局,完美的终止符。精灵一般的人,是人中异类,不适合寿终正寝。甚至无法想像黄依依和坚毅隐忍的组织人安在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无法想像林黛玉和贾宝玉在日益衰落的贾府继续日夜厮守吟诗做赋,无法想像莉香和完治完满和谐地度过余生,无法想像简奥斯汀携手昔日恋人穷困中柴米油盐,无法想像ZhangGR六十岁时苍老的脸庞。他们绽放了该绽放的,尘归尘,土归土,夙命一般。
唯有死亡是公平的,无人幸免,所以说黄依依之早逝,她只不过早走了一步。凡人看他人死,除了抱以同情怜悯遗憾,还置身事外,误以为自己长生不死。人总是善于遗忘死亡。“假如我在年轻的时候死去……”海子做到了。
再看黄依依,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最难捉摸的就是黄的性格,看着真痛苦。
这说得有点太唯美了吧,不至于吧,跟那么些个做比较,谈得上吗,不过是小说中一个人物,作者应该表述的没那么多,这些恐怕都是个人的解读吧,有点过度了,参杂了不少的私人情感吧!
个人的解读本来就是很私人的啊,谢谢能浏览到这个小帖子
这也太私人了吧,完全是赋予了太多的自己的想法呀!那天正好在豆瓣逛逛搜搜,这里看了不少帖子呢!
每个人的解读应该都难免掺杂私人的感情。我一直觉得死在青春里是一种幸运,不用去面对一天天的苍老,不用再看到人世纷扰,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死其实是容易的事情,继续活着却是别样的艰难。这几个人,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人物,我把他们列举在一起想表达的观点只是不希望用悲剧或不幸来形容他们,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他们都很美好。
这又解读太深了不是,都过度了呀,黄依依的命运确实令人唏嘘,可也用不着扯那么多呀!
哈哈
不把她写死就不够刺激读者的神经,仅此而已。死因死法还那么奇葩,黄依依像东郭先生一样,好心帮别人却被那家人害死,东郭还被猎人救了,黄比东郭结局惨一万倍,作者就是非要狠狠地刺激你不可!
如果你看得感动了,你就输了!
哈哈现在再看以前的这段文字觉得自己很矫情
写得挺好
多谢夸奖😁一晃九年已过去
我不觉得矫情,好像每隔几年就会莫名其妙想起这个故事,重温这个故事,每次看想法都会有点变化,唯一不变就是里面一部分角色很美好,尤其是黄依依,因为单纯是她的选择,但她比大多数人都活的明白,活的不妥协,这也并不妨碍她的根性是善良和自尊,放下看客的身段,还是会觉得黄和安在天之间实在是遗憾,因为他们骨子里是一类人
美好的人都是相通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