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原著,就电影观感来讲,我觉得编剧安排方师傅老婆的角色,不单是安排一个泼妇那么简单,在方师傅老婆心里,一直觉得丈夫是好人,在见不到丈夫后,精神崩溃歇斯底里,所以才像个泼妇。陆焉识本来拿着饭勺想去“报仇”,但听到方师傅的老婆说到“留下我们孤儿寡母”之后,并没有“大仇已报”的愉悦,像是被触动了,想到了自己妻女这几年的生活,所以放弃了报复方师傅的家人,一个人默默走了。
一场运动,在进行的时候带给了许多家庭伤害,在结束之后又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伤害。
大家怎么理解这个角色?
关于方师傅的老婆
|
> 去归来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有谁知道,5月16日是66-76十年浩劫开始的日子吗(yeming)
不敢承认污蔑文革的历史,才是最大的丑陋(黑椒Pizza)
为什么文革十年 而陆焉识与冯婉瑜却有二十年没有相...(我剑未尝不利)
观众素质直接影响观影质量(每天都是每天的我的祭日)
原著作者名字都查不到了?(年轻单纯幼稚)
如果把原著完整拍出来该有多好!(豆友6507892314)
最赞回应
悲剧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伤害……
我的感受和楼主类似。听到“孤儿寡母”之后他的表情明显变了。
以文革的方式去改正文革,本来就是个错误!
孩子,你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和面对面,鞋碰鞋的邻里关系。
所以你没法理解方师傅老婆的行为
我的感受和楼主类似。听到“孤儿寡母”之后他的表情明显变了。
感觉这个角色是对方师傅这个人物的一个交代吧,同时也是和自己妻女这些年经历的一个共鸣,以此化解内心的困惑和愤怒。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亦然。
设置这样的人物部分是为了转移一部分观众对夫妻二人的怨恨,
毕竟悲剧是时代造成的
悲剧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伤害……
可能就是因为我没经历那个年代,所以我没有对方师傅代入过强的恨意,中立的来看,导演在“孤儿寡母”那里给了陈道明一个特写,陈道明似乎有了一丝不忍,这个细节明显是想表达什么。所以我觉得导演想表达“时代的悲剧”的含义大过了“个人恩怨”。
导演敢从大环境着手批判而不是批判个别人,我觉得挺难得了。
以文革的方式去改正文革,本来就是个错误!
不知道原著是怎么写的,但是我觉得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以拿勺子敲回别人作为报仇和泄愤的方式,是不妥当的,不符合应有的人物设定。
时代 不只是一个人 一家人卷入 谁都逃不过 艋舺里的那句话 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是草 风往哪边吹 草往哪边倒
我当时觉得方师傅的老婆也许在故意演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