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第4集] 《舌尖2·家常》 红烧肉那段看不下去了

My Way 2014-05-10 22:35:30

作为纯纯的江南人士,看到红烧肉,也是要流几分哈喇子的(所以这菜不是毛爷爷老家独一份吧)。红烧肉的故事,从一个到上海学小提琴的妹纸说起。


中间讲到妹纸妈妈觉得自己很没用“我只尽到一个妈妈的责任,却不能为老人家尽孝,觉得自己很没用”,然后哭了,场面相当“感人”。我突然间觉得,美食纪录片何时变成社会纪录片了?莫非《舌尖II》从第4集开始讲人文情怀了?吃货们得多郁闷呢(我算n/1个吃货吧)。

据说《舌尖I》是按照BBC的操作拍摄的。又据说BBC的纪录片拍摄,是要做受众调查的,根据反馈数据,再操作。比如:主要人物在镜头前说话5分钟后,哪怕内容再精彩,镜头也必须切换到其他景物了,否则,抓不住受众的注意力了。

《舌尖II》继续效仿BBC吧。不过,红烧肉的故事,感觉拖沓了,为了引出“红烧肉”这道菜,导演做了好多铺设,最后讲到小提琴妹纸妈妈来到上海后,也学会几道当地菜,其中一道就是“红烧肉”。哎,总算真正主角出场了。

如果有个吃(受)货(众)单从红烧肉这段开始看,也不给TA栏目名提示,估计误以为是一般的纪录片吧。

也没啥高大上的见解,看了《舌尖II》第5集预告片,感觉还会从一大段人的故事引出美食,走来另一集励志的人物风光美食纪录片。


题外话:大陆落后香港多少年来着?求高人解答。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广州某人
    2018-03-03 14:54:44 广州某人

    一个家庭为子女付出很多很多,这个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但是这跟美食有关系么?吃红烧肉能拉提琴拉的更好?还是这妈做的饭,会提高音乐素质?美食可以有故事,但是不能这么硬来。

    赞(3)
    >
广州某人
2018-03-03 14:54:44 广州某人

一个家庭为子女付出很多很多,这个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但是这跟美食有关系么?吃红烧肉能拉提琴拉的更好?还是这妈做的饭,会提高音乐素质?美食可以有故事,但是不能这么硬来。

赞(3)
>
小蝶
2018-08-09 22:59:59 小蝶

我觉得是价值观不同了,老一辈的人估计是很认同的他们就是这样为祖国献了青春献子孙。为孩子更加掏心掏肺掏空身体,他们很满足这种自我牺牲中的自我满足。但年轻一代完全不同了,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已经不愿意为了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所以再看这种为了孩子牺牲一切根本不会被打动,而因此降低了美食的部分毫无疑问让一切都变得无趣自然被批。自古套路得人心,但是套路也是要与时俱进的。

赞(1)
>
福玻斯
2019-10-14 00:51:17 福玻斯

第一部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是舌尖上的感动中国,第三部是舌尖上的广告中国

赞(1)
>

> 我来回应

> 去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的小组

第4集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特别反感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爱如烟*月饼)

大一狗表示看到片中富士康里的几万同龄人很心酸(舌尖上的少年)

好看(ahliu)

去死吧傻逼蓝精灵们!(希区柯克)

第一季的成功感觉让团队飘飘然了(李锐)

从舌尖上的中国的评论,看豆瓣那些痴迷东京热的伪...(笑嘻嘻WM)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