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拾荒客 Redemption (2013)
导演: Jon Alpert / 马修·欧尼尔
类型: 剧情 / 纪录片 / 短片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粤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13-04-05(亚什兰独立电影节)
片长: 35分钟
又名: 救赎
IMDb: tt2201886
类型: 剧情 / 纪录片 / 短片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粤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13-04-05(亚什兰独立电影节)
片长: 35分钟
又名: 救赎
IMDb: tt2201886
纽约拾荒客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纪录短片(提名)
- 马修·欧尼尔 / 乔恩·阿尔珀特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纽约拾荒客的影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纽约,在这里什么都有可能
各种民族,各种语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为了生存,在纽约的街头巷尾拾荒。 爱与人打交道有了钱就去买咖啡的越南人,曾在IBM供职的犹太老奶奶,竖着中指的中国大妈,痴痴呆呆不会讲英文的日本人,独自抚养孩子的妈妈,很有时尚品味的黑人老头,想跟着火车走的文艺思乡人。。...
(展开)

我的苦恼根本不算什么
工作的时候希望能辞职,非常希望,而等到真的失去工作的时候,才知道这份工作对于自己来说非常重要,即便有诸多的不满与抱怨。在这个节骨眼,再一次将这部纪录片看了一遍,看着大家讲诉自己从前也有过体面的工作,现在却为了生存不得已才在这里捡罐子,一捡就捡了十几年,我们...
(展开)

200102:纽约拾荒客
只是客观的记录拾荒者的言行,并没有任何的旁白等形式的主观解读。 第一位:Walter(约战老兵,当过厨子) 有趣的是,他会用罐子衡量商品的价格:一盒黑巧克力值450个罐子,一处公寓值10000000个罐子。。。 第二位:Susan(曾是计算机从业人员,为微软等公司工作,并获得Window...
(展开)

78、纽约拾荒人,生活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困难
纪录片《纽约拾荒客》不长三十五分钟,制作者并没有用后期剪辑等手法进一步加工,而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呈现了这三十五分钟内的纽约拾荒者们。 从拾荒者身份来看,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明显,越战老兵、曾获得贡献奖的科学人士、从不同国家来的外乡人……看得难于言语...
(展开)
> 更多影评 8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第85届奥斯卡】完整获奖/提名名单 (影志)
- 那些令我难忘的记录片Ⅰ (猫叔Mack)
- 国外优秀纪录短片(<60min) (费新平)
- 纪录片才是真爱。看过的纪录片合集 (遗忘以后)
- 第85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 (epsilony)
订阅纽约拾荒客的评论:
feed: rss 2.0
纽约拾荒客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23 条 )
4 有用 NARUMI 看过 2019-01-11 22:06:00
190502意识到人的恶:为了自己的更好的生存 对于压制他人生存的毫无压力的普遍性的人的本能 19-01-11摸鱼小组推荐后 把本片看了+与《杀戮世代》找出来温习。 正如龙樱提到的、我做到的、与安谈到以及皮特森谈到的:我需要用真实的恐惧来刺激自己——去高效地强大自己、获取资源,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上过得好点,哪怕“只要大众追名逐利 便巩固王的地位”(赌博默示录)。
2 有用 芒果怡 看过 2014-02-20 03:20:19
我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家
9 有用 十八号木木夕 看过 2014-02-17 06:27:48
拍一些人,拍一些眼泪,都是很表面的东西
14 有用 Karo 看过 2014-02-18 21:09:38
平白的记录反而感觉很真。有IT界退休的奶奶,有一句英文不会完全物价可归的老人。很有冲击力但并不煽情
5 有用 乐乐的le 看过 2014-02-19 11:14:13
2014.2.18 观看的过程中试着从不同的人的角度想想该怎么看待这样一群人,如果只是"可怜"就太没意义了,一大部分连英语都不会说的外国人,不知为何跑去美国求生计.最基本的语言都不通要如何在美国生活,生活不应该靠救济和可怜.明明可以找到更多方式生存,却选择最简便偷懒的方式还不如回到自己国家.(2022年重新看到了当年写的东西,自己真实太无知了。现在对于世界的运转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更有意思的是看到... 2014.2.18 观看的过程中试着从不同的人的角度想想该怎么看待这样一群人,如果只是"可怜"就太没意义了,一大部分连英语都不会说的外国人,不知为何跑去美国求生计.最基本的语言都不通要如何在美国生活,生活不应该靠救济和可怜.明明可以找到更多方式生存,却选择最简便偷懒的方式还不如回到自己国家.(2022年重新看到了当年写的东西,自己真实太无知了。现在对于世界的运转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更有意思的是看到自己的成长在一些只言片语中的体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