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奏的影评 (24)

向法国新浪潮致敬的挪威导演处女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约阿希姆·提尔一鸣惊人的处女作《重奏》,当年代表挪威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处女作揭开了他大部分作品反复探讨的主题:记忆、身份和时间,也为此奠定了悲喜交集的基调。这是一个有关青春、雄心壮志、友情和爱情的故事,两个相识多年的好友,其友情十分牢固,成为作家是... (展开)
木有文艺慧根的就看看帅哥
07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怎么就文艺成这样子。。。 文艺成这样,主人公神经质倾向,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让我想起前阵看的《挪威的森林》。 有过之无不及的是, 导演的镜头把一切场景处理得冷暗到如同北欧的天气, 以至于影片结束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沉淀下黑灰白的画面...
(展开)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也从没有谁因为谁而活不下去,当你凭借自以为是的怜悯之心道貌岸然地施与所谓的帮助时,有一天你悄悄地蓦然回首,却发现,人家本来就比你所看到的生活过得好得多,你所做的所谓援手不过是多情外加那么一点点矫情的成分而已,而不可忽略却无法忽略的是,你...
(展开)

看似痛苦与无聊的青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但凡拿青春说事的作品,必然少不了激进思想之后的打击,和痛定之后的重生。悲剧的结尾是没有重生,直接挂掉;喜剧的结尾就是重生获得成功,稍微耍点花招的就是在刚刚重生时戛然而止。 《Rsprise》这部电影的中文名真不好译。我参考了几个,有叫“重奏”的,也有叫“爱重奏... (展开)
凝视深渊过久 深渊将回以凝视
同样是关系心理的名片 同样是三部曲 同样是强烈北欧风 同样是姓Trier的导演 Joachim Trier的奥斯陆三部曲 和丹麦导演Lars von Trier相对更有名气的Melancholia三部曲一样 看起来都有毒 不宜独自观看 不宜心情沮丧时观看 看后不宜久思 就像尼采说的 凝视深渊过久 深渊将回以凝视...
(展开)

Reprise Reprise 很多事都无法有个“重”字
这个挪威的电影 我整整下了4年才下好 从05年到09年 在晚上的时候窝在床上看完 大量的闪回和蒙太奇 使得我看第一遍的时候 并没有完全的真正切入主角 连续看了3遍 为电影的精彩吸引 内心还是被巨大的感动和共鸣击撞 07年的 《control》 08年的《I’m not there》 以及0...
(展开)

思想在反刍中变得一文不值
年轻的好处在于有多次试错的机会,更能在错误的道路上狂飙一段再说,可能这段路走通了,豁然开朗,就诞生了一条新的路。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只有在人年轻时才显得珍贵。 人的寿命还是过于短暂,要么在碌碌无为中白白折损,要么如烟花般绚烂一瞬,前者被人遗忘,后者会被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