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尘 短评
23 有用 胤祥 看过 2010-02-27 01:48:57
[2010-02-27] 安哲大爷的封刀之作……| [2022-08-18]北影节重看看完五星改三星,就这三星也是看面子给的。这片子真是……差……首先安哲搞了个自我祛魅,玩一个曝露电影机制(尤其是把音乐这个点也曝露了),这不能说不是求突破但是拍得实在太差了,感觉主要是为了显摆他用了费里尼在电影城的五号摄影棚。此外表演尬到死,他那套史诗剧的方法用希腊语没问题,用英语真是看得脚趾抠地。再说这个三角恋故事,格局是有了但是细节呢!细节呢!细节拍的是个啥啊!伊莲雅各布那个老年妆能看吗??她那表演是个老太太体态吗???就不吐槽这个故事矫情到什么程度了……狗血到什么这片子单看预告片绝对五星不止,当年我也真是粉丝滤镜太厚了……
60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19-06-17 10:52:08
1.细想来,本片作为安哲遗作,也并非过于残缺的谢幕,1953-74-99,横跨俄美加德奥的情缘,纵使颠沛流离半世纪,也终有刹那永恒的相聚,而不似[哭泣草原]般深陷无尽绝望。2.交叉剪辑时空,在单镜头内完成跨时空转换(如安大略酒吧)。3.三处破败空间:酒店大厅中一地的破碎电视机与渴慕"第三只翅膀"的天使,堆满斯大林雕像的废弃库房,画满彩色涂鸦的流浪人大楼,恍若历史的废墟。4.与前作的相似:音乐成为主角与沟通媒介,火车牵系起重聚别离,后拉与升高镜头及变焦前推频繁使用。5.74年新年夜奥地利通关边境上的猝然起舞,温情如亘古。6.母子美国边境重逢时周边漫溢的浓雾,模糊了时空幻真。7.艾连妮在情诗中将斯皮罗想象成披黄雨衣的人。8.布鲁诺·甘茨的表演极尽传神,"Don't go!" 9.“我只有在自己的故事中才能找到家的感觉”。(9.0/10)
39 有用 (๑⁼̴̀д⁼̴́๑) 看过 2017-05-08 02:19:53
本片为“希腊三部曲”第二部
7 有用 不朽浩克 看过 2021-04-10 23:32:55
与《尤利西斯的凝视》类似,通过导演身份模糊虚实,在寻找尘封历史的过程中揭开时代的伤痕,只是前者由个体上升至民族,以影像凝视还原历史凝视;而后者由历史回归个体,在时间纬度上呈现记忆之殇,抚平受伤的灵魂,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接处传承希望之翼 安哲的运镜越发稳重,变焦推拉精准捕捉人物目光所及之处,以类似视点镜头的转化营造诗意的盎然,近景变远景亦放大了生命于时代背景下的渺小,还原了无形的时光流逝。最为惊艳的当属在一个长镜头内完成时空的切换,柔情似水地为影像撒上了时光之尘,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泛起一丝波澜 天使追寻着第三支翅膀,那是被折断的希望之翼。爱莲妮三次伸手够向前方虚无的希望,而希望不是随火车滚滚前进就是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时代的悲歌,国籍的矛盾,都在新旧一代的交替中传承,挥去时光之尘
1 有用 Lisa姐姐 看过 2023-09-03 14:45:32 广东
“时间的灰烬降落尘世,无论大小,湮没一切。” 克制又简约的一部片子,包含了太多的隐喻,政治的,人生的。那些边境的重逢,那些曾经神像般的雕像,那些曾经的欢愉,别离和爱情,最后都被时间所湮没。雅各布与被祖国放逐的依莱妮在西伯利亚苦熬相伴,冷战结束后,雅各布要回到犹太人的梦想家园, 依莱妮要去美国寻找依然深爱着的斯拜罗斯。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两人各奔东西。 数十年后,年逾花甲的雅各布专程探望依莱妮和斯拜罗斯,临别时雅各布说:“我会向前走。” 但是转眼之间,他就张开双臂投入奔流的河流, 河水吞没了他老迈而孤独的身躯,带走了他短暂的幸福和长久苦难。他是活够了,他再也不能赋予生活新的意义。 命运的齿轮,时间的灰烬,不值一提的是个体的命运。 冷静缓慢地揭开人生真象的片子,没有被生活毒打过的观众可能是看不懂
导演: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主演: 威廉·达福 / 布鲁诺·冈茨 / 伊莲娜·雅各布 / 米歇尔·皮科利 / 克里斯蒂安娜·保罗 / 瓦伦蒂娜·卡妮卢提 / Alessia Franchini / Tiziana Pfiffner / Oliver Unkel / Herbert Meurer
类型: 剧情
地区: 希腊, 意大利, 德国, 俄罗斯
片长: 125分钟
上映: 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