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击杀的影评 (37)

教授 2014-05-10 14:16:35

二星再临!爱国主旋律家访派推理屎作

抱歉标题不太文雅,但是我相信人民群众能理解我的愤怒,直接泄了吧。 因为小彩旗的《怖偶》被艾丽卡大大先看掉又透光了,而且我家方圆二十里以内都没排片了,我看了半天,就这片子好像还跟悬疑沾边,看了看内容介绍,嘿你别说,和《风声》还挺像的,就它吧。 于是为了赶一天...  (展开)
Johnhoc|超爱乙一 2014-05-10 11:20:48

题材下的创新和发挥空间,被调查员近距离击杀了!

昨天一个人基本包场地看了这个影片,周五刚上映,但排片量不高。 故事创意是有的,回忆式直面调查式真想解剖,因为是主旋律类型片,结局其实可以猜到,看点就在于演员的演出和故事节奏把握和展现方式了。 但整体看下来,有以下几点可以写写: * 编剧还是挺给力写了个好故事,战...  (展开)
无名制高点 2017-06-29 18:13:16

我也曾经极力去追寻过历史的真相……

我也曾经极力去追寻过历史的真相,海量的描述与证据包罗万象,逐渐会交织成一幅宏篇画卷。但当离所谓的真相越来越近时,反而对真相的兴趣越来越小,因为那些按今天的价值观看似合乎逻辑的事情恰恰在昨天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应该平和的看待历史,仅仅静静的叙述而不要掺杂任何感...  (展开)
电影礼小喵 2022-05-12 07:56:40

另类的抗日战争片,绝对不输《八佰》,可惜没什么观众看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提到抗日战争片,大家会想到哪部电影?最近,这些年,大家肯定会想到《八佰》这部电影吧,毫无疑问,这些年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太少太少了,这才让这部看似是历史片的科幻片能够如此之亮眼,剧中大量的情节都是导演个人杜撰的结果,可他们却把这部电影当作是一部历史片来呈现...  (展开)
葫芦影子像个瓢 2017-02-26 19:08:42

除了片名不好以外别的都不错

非常好,我以为是抗日屎剧,其实该片思考了很多人性之问题,在天朝电影中难得一见,虽然本人一开始就猜中了老马是怎么死的,但是该片还是亦步亦趋的向我们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为一个军官牺牲众多士兵值吗?在面对生死时谁能真正放下活的希望?没有希望活下去的伤员有没有...  (展开)
乌鸦火堂 2014-05-10 00:41:19

战争、人性、难言的真相

首先给本片的剧本点个赞,故事非常好。其实电影的剧情并不算新鲜,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罗生门式叙事”,用回忆的方式多条线索平行叙事。而故事内容可以参考当年丹泽尔·华盛顿和梅格·瑞恩主演的《生死豪情》,我国的《集结号》其实有点这个意思,但偏差的比较大。故事讲...  (展开)
阿拉苏苏 2014-05-09 15:25:18

万万没想到的结局,触动了我的情绪

只是战争的茧让电影卖相不好,但是其实故事 确实能算上不可多得的珍贵蝴蝶。大多的思维被固认为发生在抗日大背景下的电影就是主旋律, 就是雷剧,就是歌颂的,而这部确实剖析生死关头的人性,能活的机会留给自己还是别人?自己看见的是守口如瓶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保?真相不...  (展开)
386508330 2014-05-09 19:04:44

请原谅我无法开启吹捧模式

这种片子可能放到两年前无疑是国内抗战电影的新纪元。 但是在这种不缺乏悬疑片的年代。你用这种10岁孩子看两分钟基本上猜透结尾的悬疑方式。用那种完全可以省略掉的插叙手法。真的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么? 我先违心的夸赞一下导演的想法。在抗战题材中发觉元素制造悬疑这想法真的...  (展开)
136****7985 2014-05-09 16:13:09

叙事颠覆国产片传统,题材类型追赶好莱坞

反英雄的视角去审视英雄,《公民凯恩》同样的叙事者设置,通过叙事者的视角带领观众去调查真相,去审视被调查者的内心和语言是否真实,牛逼!时空自由转换,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战争情境,而故事的真正展开是罗生门式的调查,不同的适口转换,历史与现实交替出现。当悬疑不断推...  (展开)
136****7985 2014-05-09 16:06:07

生死谜局尽显人性真相

日军发起“斩马行动”,追杀八路军高级将领“常胜将军”马德瑞。一向骁勇善战的连队几近全连覆没,马德瑞离奇死亡、尸骨未寻。11年后,老马遗体被发现,头颅弹痕鉴定,为三米内“近距离击杀”,而非报告中所写“流弹致死”。难道是警卫连战士杀害首长?案件由此在警卫连仅幸存...  (展开)
阿拉苏苏 2014-05-09 15:25:25

万万没想到的结局,触动了我的情绪

只是战争的茧让电影卖相不好,但是其实故事 确实能算上不可多得的珍贵蝴蝶。大多的思维被固认为发生在抗日大背景下的电影就是主旋律, 就是雷剧,就是歌颂的,而这部确实剖析生死关头的人性,能活的机会留给自己还是别人?自己看见的是守口如瓶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保?真相不...  (展开)
骞北 2014-05-08 11:38:50

心中的信仰与坚守

看过首映式,这部电影适用于当代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影片折射的人性挣扎在悬疑情境中充满力量。从个体孤独到集体信仰,每一点疑虑都紧促推动观众去思索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否超出可以自我掌控的范围。家庭,社会,职场,人际交往圈的本质都有着“罗生门”的洋葱式关联,影...  (展开)
Mosquito史歌 2014-05-11 21:31:52

画蛇添足——《近距离击杀》杂谈

这部电影坑爹到什么程度呢,笔者一直以为电影的名字叫近距离狙杀,还以为是一部关于狙击手和暗杀的悬疑电影,这样即使是抗日神剧,笔者也能欣然观看。然而直到电影名字近距离击杀五个字出现在大银幕上, 笔者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看错了片名!同时也对电影产生了极大的误解。 ...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沙里晶 2018-06-09 22:41:23

致敬好莱坞,诚意欠佳

该片和《集结号》有些神似,无非后者是一支团队真相披露的故事,而《近距离击杀》是一个人的死亡传说。战争的残酷性注定是一场生死博弈的较量,人性在这里被毁灭,而人性也在这里被升华。毫无疑问这部主旋律风格的影片,带给大家不是杀敌的快感,更多是一种反思和个体价值的讨...  (展开)
数字间 2014-05-11 15:34:32

是谁杀了他

罗生门式的风格,不错;“舞台式的表演”,不好。 除了巫刚和董永,其他人感觉像戏剧学院大一新生,一惊一乍,演技浮夸。 非战争戏部分,演员、场景设置的过于“舞台化”,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感觉,穿着干净整洁,说话一板一眼,愈发显现摄影棚的即视感。音乐配合...  (展开)
满囤儿 2014-05-09 09:08:37

《近距离击杀》:谁的谎言是可信的?

文/满囤儿 由于带有稍许的主旋律色彩,所以《近距离击杀》和传统的国外的悬疑侦破片有很多不同之处。人家的片子观众和侦探要做的,是找出各个证人证言中的破绽,从而寻得突破口,击碎谎言,揪出真相。而在《近距离击杀》中,真相并不一定是最终目的。我们要做的也不...  (展开)
木雕禅师 2014-05-12 11:33:27

《近距离击杀》:剧本下功夫,表演有瑕疵

《近距离击杀》:剧本下功夫,表演有瑕疵 《近距离击杀》编剧是孙小杭和章迪沙,前者乃宁浩新片《心花路放》的编剧之一,后者是《全民目击》的策划之一,他们采用典型的“罗生门式叙事”,用回忆的方式多条线索平行叙事、非线性叙事,又插入倒叙、插叙的回忆型叙事技巧,让...  (展开)
发条橙 2014-05-12 00:10:20

《近距离击杀》:成名一将万骨冤

最近在读一部书,叫做《菊与刀》,书中阐述了东西方国家对于战争,对于死亡思维上的不同。西方,命比金贵,以美国为最。东方国家,拿中日两国来说,讲得是杀身成仁,舍身就义,为了领导要敢于牺牲,相信意志在战争中最关键,最具杀伤力。而日前正在热映的一部抗战悬疑影片...  (展开)
中岛 2014-05-12 10:09:06

《近距离击杀》:揭开不为人所知的国家秘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近距离击杀》:揭开不为人所知的国家秘密 中岛    那是一段中国历史不被人知的秘密,不经意间却在电影《近距离击杀》中用非常合乎情理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是无法感觉出来的,它触及了我们人性灵魂上的某处...  (展开)
云飞扬 2014-05-12 12:35:59

步步惊心,步步惊情

由孙铁导演,董勇、巫刚、张煊赫、李思博、刘奕等主演的悬疑电影《近距离击杀》,讲述了日军发起“斩马行动”,追杀我军“常胜将军”巫刚饰演的马德瑞所引发的一场关于人性的故事。谎言与真相的层层剥离与多角度对人物的解读,真可谓步步惊心,步步惊情。 对于中国革命战争题...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7条)

订阅近距离击杀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