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er其实是他们家那只狗的名字!
电影从主人翁,画面上的小孩诞生开始,从初为人父,破旧的木屋里满是欢乐与喜悦,跳转到孩子可以同父亲一起去教堂做礼拜。
生活在美国的黑人自然也接受了圣经的洗礼,圣经故事不但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的一个主导体。
因为有信仰,你可以感觉到生活无论贫富,活着是有意义的,因为灵魂(当然如果你相信,人类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存在时)有了它自己的房间。
黑人一家,总在讲着圣经的故事,Egypt和两个7年的故事在家里晚饭后总由妈妈讲着;
可你并不知道;这一家子,没有一个认字;不知道Egypt 就是在他们嘴里常说的埃及;母亲的歌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她看不见的黑暗中的光芒。影片的背景音乐和歌声也一直是黑人的灵骚(soul)旋律。
这孩子渴望读书识字,去监狱给父亲送母亲做的蛋糕时,看到书店橱窗里的书籍,都忘我;这让我想起王安忆还是哪个知青作家描述过的一个画面:文革时期一个青年,渴望读书识字,拿着一本书在认真地读,作者却发现,那本书是以倒过来的方式在看。
不知到,为何影片翻译成《父子情深》,因为片子是以狗的名字来命名的;
那条狗曾经陪父亲打过猎物,也义无反顾的在扑向带走父亲的车上人员中中枪几乎丧命;出走自我疗伤后,拖着残疾的身躯又回到主人的家门外。最后死在主人翁睡觉的地板下。
我不知道,故事是不是要用这条狗的对主人一家的近乎本能的依赖和眷恋,来说明我们人类在上帝的面前,也应该或类似本能的对上帝完全地信靠和依赖。
中国人说:狗不嫌家贫!Sounder和天下的狗基本都是一样的;人类呢?在上帝的面前。
这不是一部宗教片,只是生活在强大的宗教信仰背景下,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无法和宗教信仰分开。
这让我为他们祝福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民族深深地焦虑起来,共产主义是主义而不是宗教信仰,没有了信仰,我们的灵魂要放在何处?
灵魂的房间
|
> 去父子情深的论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