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家和赢家 (2006)

导演: 乌尔瑞科·弗兰科 / 迈克尔·劳肯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2006-10-30
片长: 96 分钟
又名: 输家赢家 / Losers and Winners
IMDb: tt0891328
5星
29.9%
4星
47.9%
3星
21.6%
2星
0.0%
1星
0.6%

输家和赢家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热门 /   / 

2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19-10-05 14:09:08

96分钟版本,一跟随工厂的拆除过程,从中发现中德文化鸿沟、安全和环境问题,以及德国人对新形势的反应。导演的视角和思维都很敏锐,在2006年就意识到这种全球化实践的复杂性,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和变革的时代,很高瞻远瞩。中国文化、哲学和经营理念等等都给老外们上了一课,比《美国工厂》早了有十三年。

1 坦克司机 看过 2014-12-12 09:58:23

题目有误导,片子没看出德国是输家这意思。倒是的确看出中国人吃苦耐劳。

0 Clyde 看过 2018-12-27 11:48:48

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国近40年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德国工人可能要花三年时间完成的工作,中国工人只花一年便可以做到,因为中国工人都是工作狂,而且可以适度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我曾从事土建行业,中国的工人可以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工作,而欧洲发达国家的每天只工作8小时,而且周末双休,这怎么跟中国比啊。从速度、效率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的最大赢家,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是成为德国那样的输家——坚持安全生产... 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国近40年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德国工人可能要花三年时间完成的工作,中国工人只花一年便可以做到,因为中国工人都是工作狂,而且可以适度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我曾从事土建行业,中国的工人可以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工作,而欧洲发达国家的每天只工作8小时,而且周末双休,这怎么跟中国比啊。从速度、效率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的最大赢家,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是成为德国那样的输家——坚持安全生产,保障劳动权益(特别是休息时间)。 (展开)

2 觿 看过 2010-01-04 12:42:52

一直觉得09的困难更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自身进入了调整期,日本的调整用了10年,不知道中国要多久..

3 江离载菁 看过 2010-09-17 10:28:37

在文化的冲突中,你才能看到自己的人民是如何被政治体制所规训的,从工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到精神气质,到个人的理想,精神世界和整个工作生活方式。但也不全是恨意。当你看到这样一种人民----吃苦耐劳,默默的一群群的出现,在冰冷的钢铁构件前劳作,散落在巨大的高耸的工厂前,持续的,不断的,

> 更多短评 4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输家和赢家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到里斯本看海 2008-10-14 11:26:42

输赢已见分晓

工业题材是我比较喜欢的纪录片题材之一,一部反映外国工厂拆迁的片子更使我充满期待。可以很轻松地想象到,经过一场关于财富转移的拆迁,如《输家赢家》这个片名所指的“比赛”或曰“较量”会有输赢见分晓。然而,事实上需要比拼的细微项目远超人们所想象,这个输赢也就绝非人...  (展开)
不吭声 2009-08-26 15:57:59

友邦何须惊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西方人坚信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国人认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西方人崇拜理性,中国人念叨难得糊涂;西方人信奉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中国人常说咱俩谁跟谁呀;西方古代的皇帝里有玄妙的哲学家(如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中国古代的皇帝里则有一流的画家...  (展开)
tata 2019-08-27 10:04:21

“皇帝宝座”下的赢家和输家

最近《美国工厂》很火,其实类似的题材,德国人在10多年前就拍过了。当年两位导演来上海文广集团交流,作为SMG员工的我也参加了放映会,回去就写了篇观后感,今天借网飞纪录片的热度重温下,全文贴出(11年前的文章,还是学生气息浓烈啊,感慨下)。 永远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国...  (展开)
泡椒清酒 2020-05-13 08:47:47

关于个体生存际遇的思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直白,清醒,且尖锐的片子,今天看来它所衍生的内容似乎已经超越它的纪录载体,却似乎早被遗忘,或者刻意藏匿在一个灰蒙蒙的角落里。通过关注一个特定时代的事件,作为一种时间的符号,来阐释对于全球化世纪的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展示东西文明的直接碰撞——...  (展开)
ally 2020-02-19 15:58:58

且看高楼平地起,且看宴毕众人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言以蔽之,全球化、去全球化都是资本逐利。受影响的永远是广大的80%+底层的10%。 1、德国鲁尔:从工业区到绿色发展的转化。 2、兖矿国际焦化:2004年,与巴西CVRD、日本ITOCHU共同合资组建。2006年,建成投产。2014年,外资退出。2016年,开始盈利。2018年,与永峰股权重组开...  (展开)
万一movie 2019-08-30 20:42:36

对照看了两部纪录片 「输家赢家」和最近大热的「美国工厂」

对照看了两部纪录片 「输家赢家」和最近大热的「美国工厂」 从德国鲁尔工业区到中国兖州 从中国福建到美国代顿 一部是工业进化史,娓娓道来的人群和温和的叙事。看到优秀工人们被佩戴大红花时想到我小学读书时从来没有佩戴过红领巾的经历,这应该是国人特有的情感,更多人在不...  (展开)
J.L.BB 2016-03-30 23:02:23

纪录片内容整理(非启示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纪录片提到了德国的严谨按章程办事的工程师与讲究速度效率的中国工人之间的工作矛盾。 其次,展现了辛苦工作7天12小时工作制的中国工人如何在短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炼焦炉工厂自欧洲到中国的整体搬迁。 第三,德国人不能接受炼焦炉厂这样的工作(因此导致该厂无人工作被中国...  (展开)
小鹏 2008-10-18 09:47:52

不喜欢起标题

故事是这样的,德国多特蒙德(听那个发音貌似是这里)一个工业区里面有一个牛逼的生产焦炭的工厂。片子里面那个德国人说这里生产着德国还是欧洲最牛逼的焦炭。可是你知道那个落寞啊,这么牛逼的一个大工厂,被中国人买了下来。在王经理的带领下,中国的四百来号蓝领工人们,昂...  (展开)

> 更多影评 13篇


讨论区   ·  ·  ·  ·  ·  ·

2021年 来自David乐乐乐 2021-11-23 13:45:58
输家?赢家? 来自小米 2 回应 2015-02-27 14:30:24
谁有中文字幕的该片信息么 来自Benny 2011-12-01 18:01:00
ZT:不仅仅是一座“工厂”的迁移 来自用户昵称 2008-04-09 22:27:59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5条)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输家和赢家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