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看了这片,感触很深。后面有空,写一篇长的!总之,这片一波三折,主题非常新鲜。
好人犯错,竖子成名,虽然都挺让人感到特别讽刺!前者像《撞车》中最后失误杀人的警察,后者像《夜行者》里面野心勃勃的记者,都是类似的故事。但是这个电影主角配角与这都不一样,而且更加真实,那种真实,是与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五味杂陈。
这片的主角配角其实都是好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在生活面前都是疲于应付的那种人。主角和儿子一起跟橄榄球明星打招呼那段,父亲对儿子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为什么不能那么做了。现实社会中,往往都是文章不能这么写,电影不能这么拍,父亲不能这么当,朋友不能这么做等等box,跟拳击手被拳台和对手围困一模一样。没一份职业都是一个泥潭,越挣扎越深陷越不可救药。但是不被生活打败的,永远都属于那种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拼命抗争,并保有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那种人!不屈不挠与谦卑忏悔,始终是真英雄的两个最大的特点。所罗门是如此,大卫也是如此!
一个只剩下像气球一样吹起来的赘肉的落魄流浪汉,和那个大理石一般坚硬健美的哲王,要在世间经历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两样!而他们的灵魂,品格也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我们都只认大人物,却并不关心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所以这种对身份认同的错觉,更多来自于社会,而不在于个人。所以真实的人,就跟主角一样,不会因为突然时来运转,出人头地就感到快乐,反而会认为新工作不算一份工作,新的艳遇也没有家里的老婆艳丽。他拼命要成为的,并不是somebody,而只是自己这个Nobody!
所以我才觉得豆瓣这些影评人乱写东西!这个电影就跟那种无脑励志没啥关系。其实无论《百万宝贝》和《百元之恋》,讲的都是这样的道理。拳击题材的片很容易打动人,除了拳击这项运动本身具有魅力以外,更因为它足够真实,接近生命本身。新闻的本质也是如此,新闻可能是假的,身份可能错了,但是人却是活生生的,承受的打击也是沉甸甸的!
这些年,纸媒的生存愈加艰难!除了那些有大量拨款的官媒党媒,身处市场中的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就像一个老拳手那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所有人都希望起死回生,重装上阵,但是有勇气做到这一点的绝对是少数!希望大家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即使须发斑白,流浪街头,也能把年纪轻轻跑来要欺负自己的小流氓干趴下!
有些话想写,但是不能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你小时候无论如何乐观积极,充满勇气,等你长大了,做了周遭人眼中的路人甲,你还是会连跟老熟人打招呼的勇气都失去得一干二净。同样的事情,难度系数提高了,最后得到的分数也就不一样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其实人更像是只能衡量自己的尺度。所以在我看来,手里握着一把好的尺子,永远比手里握着一把好牌的人,更能凸显出真英雄的魅力!
小时候认为拳击运动暴力,血腥,残忍,不明白为啥美国人会如此热衷于这样一种类似于角斗士的野蛮运动。直到年纪越来越大,经历越来越多,才发觉了这个运动的魅力和那些只是谁比谁高了零点零一分的比美运动一样也不一样之处。拳击,西班牙斗牛,都是被中国人长期以来误解颇深的运动。尽管自认为文明的国人,在有些方面表现出的残酷野蛮,远迈于这类拳拳见血的点到即止。对此,虚伪的我们不承认也不能面对。尽管现在我仍然不算是这项运动的粉丝,但是我认为自己已懂得这项运动魅力所在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