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魔鬼 短评
0 有用 mauvaisang_ 看过 2025-04-17 10:45:38 美国
导演Ester Krumbachová是很多捷克新浪潮电影人的御用剧装设计师,给《雏菊》和《瓦莱丽的奇迹一周》都做过设计,布景美食都太好看了。对传统异性恋关系里男性的揶揄与讽刺太好笑了,恶魔一般都喜欢mansplaining弗洛伊德和尼采。
0 有用 unidolphie 看过 2024-11-20 09:22:58 美国
#brattle 糖霜融化般的节奏
2 有用 谋 看过 2025-03-05 08:03:51 英国
#BFI 长评-不需要雪人,也不需要男人。只能说雅,太雅了。影片真的是极致的讽刺并且带有极强的寓言色彩,整个空间的布置和着装真的是超级超级美,电影看似是一场奇怪风格的讽刺喜剧用通过强化戏剧性来批判性别权力,但更深层次也可能是政治上的一种寓言。女主的主体性其实是模糊的,主线是以一次次精美的晚宴搭配上荒诞的情节呈现出一场现实正在发生的性别剥削,结尾女主不光杀死了“魔鬼”,还以此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之后的买买买其实还是有些讽刺和反思意味的。男主则是作为个体其实“承载”了父权体制的形象,无尽的食欲,物化女性的态度和对女主的吞噬式侵占都象征着社会对女性主体性的压迫。两个角色还可以被解读为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捷克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遭到全面压制,这部电影似乎也在通过“魔鬼”通过性别和权力的压制映射当时的政治。
0 有用 Strategic_Scien 看过 2024-10-20 03:55:07 德国
@ Filmmuseum.
0 有用 一只充眠宝 看过 2025-04-19 02:28:02 中国香港
完美的布景,完美的色调,完美的美食—捷克新浪潮影片中的食物总是风格化得如此突出。属于女主人的空间在她的家里,更确切来说是她的厨房。花费了她一切时间精力烹调出的美食是诱惑、是武器、是二人唯一但无效的沟通方式。“魔鬼”以倒胃口的方式狼吞虎咽地糟蹋一切美食,他甚至吞食地板上碎裂的瓷器,啃噬古董家具和植物,他以暴食侵略了女主人的世界,成为了她的主人。女主的独白歌唱呓语异常迷人,最终她成为了下一个(不再通过父权制而通过资本主义)剥削的魔鬼。 嗯,魔鬼只是一个邋遢自负贪得无厌低俗的中年男人,其实这是整个隐喻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日常生活里没有比这样的存在更恐怖的魔鬼了。
0 有用 PerpetualChaos 看过 2025-04-20 19:42:13 中国香港
无敌好笑!!剧本和表演都很优秀,全方位讽刺各类典中典易碎男,最后女主反杀还借此发了笔横财这太棒了👏(话说五十多年过去典中典们也没进化多少…… )
导演: 埃斯特尔·克伦巴赫乔娃
主演: 伊日娜·博赫达洛娃 / Ljuba Hermanová / 弗拉迪米尔·门西克 / Helena Ruzicková
类型: 喜剧
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片长: Czechoslovakia: 72 分钟
1 有用 Dancla 看过 2025-04-21 23:58:40 中国香港
hkiff pe / 继承并发扬光大了雏菊最后一场戏里大吃大喝的传统,并赋予了其性别议题下的象征意味。白吃白喝本质上就是敲骨吸髓式的压迫,许多看似荒诞的情节背后都有所指。也许时代局限导致只能通过这种归谬法来含蓄表达抗争,但经过提炼之后的议题仿佛具有了某种普适性。两位演员表现出色,对于这种神经质的风格也能驾驭自如。整体基本算是室内剧,但通过一些巧妙的电影语言技巧还是拍得很有看头,比如表现吃东西很快的连续镜头内的跳切(听起来有点绕)。配乐歌词最后还能和剧情接上。服装上有意思的点是在最后一个场景之前,女主都穿着性别意味很重的黑色袜子,但在最后不需要讨好男人时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