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丁蟹去澳门找老婆,大儿子偷东西给几个弟弟充饥。方进新去警局保释
在丁家,有一段对话
方进新:老大偷人家东西
丁蟹:你别乱说啊
方进新:是我亲自去差馆保释的
(丁蟹的反应很生气)
丁蟹:老大,你是不是偷东西啊?
丁孝蟹:我偷东西给弟弟们吃
丁蟹:哦,那又不同
方进新:哇,你这么教儿子的么?
。。。
刚开始丁蟹的反应是生气,观众都理解
但这说明什么?是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的事实
(丁蟹也认同偷东西是不对的,不能接受的。在这上面他的是非观是和观众一样的)
但得知大儿子偷东西不是为了谋财,只是为了给弟弟们填饱肚子。他就接受了
而方进新不能接受,觉得毁三观。(相信有观众看的时候也认同)
。。。
我个人观点,丁孝蟹偷东西给弟弟吃,确实是情有可原的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满足第一需求,是在任何所谓道德法律之上的
丁蟹的朴素观念,照顾弟弟。是正确的
偷人家东西,是错误的
但因为前面的理由,那就可以原谅
这就造成什么呢?
有些观众觉得丁蟹可以贴标签
但事实上开篇就说清楚了丁蟹是什么样的想法和性格
他有朴素的是非观,如果你的说法和做法,理由在他这里成立,那就相安无事
如果不符合,哪怕是儿子,他听到偷东西也很生气
。。
但是方进新呢,就认一点,你儿子偷东西被抓到警局。就坏。就得怎么怎么管教
他不考虑偷的什么?为什么偷?
简单,粗暴
而丁蟹的想法也简单,也粗暴。生气就是生气,原谅就是原谅
但这两种简单粗暴有个很大的差异在里面
丁蟹是被感情左右的,这个不是指情绪。
是他被说服的原因,原谅儿子的原因。是儿子的亲情
是为了不让弟弟饿着肚子,不是为自己,不是为什么金银财宝
这个理由在他这里无可指责
只要“情”这个逻辑通了,站住脚了,他的心气就通了,释怀了
。。。
有些观众可能看到这里的时候,反应和方进新一样
“哇,你就这么教育儿子?”
他们可能完全没想过方进新的简单粗暴
也没想过丁蟹的逻辑
1.偷东西不对,他在这里的是非观和普通人一样
2.照顾弟弟们,重视亲情是对的。他的感情观也和普通人一样
但当两个对的观念发生冲突时,他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这里有性格的原因,也有能力的原因。所以他选择了更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
冲突了怎么办?情有可原就算了。不可原就炸锅
细想他剧中所有引发的冲突,几乎都是如此。
火冒三丈时周济生都要打死了,但对方夫妻情深,一感动,他就算了
。。
这个人物之所以在电视剧历史上几乎空前绝后,争议很多
恰恰是因为简单
想法简单,逻辑简单。没有能力用复杂的方法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偷东西对不对?不对
那打劫对不对?不对
那剥削呢?压榨呢?这个社会无处不在的不公对不对?
这些更复杂更隐晦的罪恶,他想不清楚,也说不清楚,只有用自己仅有的几套朴素的逻辑去缝合
牛头拼马嘴,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观众怎么可呢不觉得奇怪
所以你会看到各种人给他贴各种标签
其实无非是各自认知不同罢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