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说理解不了孝婷恋,想分析探讨一下两个人的心态。
孝婷恋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圣经,这个道具暗示了这段感情中包含的救赎与被救赎。
先看丁孝蟹。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混蛋,虽然以他的成长环境有无数种理由堕落,但他一直努力抗拒着。他是非观念未泯,不像兄弟那样迁怒于方家,他讲义气,去台湾时手下得罪了台湾老大,他急着把手下送走,而不是把手下出卖给对方示好,来增加救出老爸的机会(参考《无间道》里黑道老大在手下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时是怎么处理的),他孝敬父亲,为了救父亲可以豁出性命,他爱护兄弟,自己混黑道拼命,让弟弟可以读大学,而且读到学费最贵的医科,出来以后有大好前程……作为呼风唤雨的黑社会老大,他本来很可能堕落得比他兄弟更坏,但他并未变成是非不分、冷血无情的人,就是因为婷婷。
因为婷婷当年送了一本圣经送给丁孝蟹,希望他能做一个好人。丁孝蟹把那本圣经当成至宝,也一直牵挂着那个送他圣经的小女孩,记得她希望让自己向善的叮嘱。他希望当自己再见到那个小女孩的时候,不会让她失望,而在日复一日的牵挂中,其实他早就爱上了那个小女孩。只是,他也明白两家的仇恨太深,自己又是混黑道的,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所以明明有很多机会走进她的世界,却一直忍住,甚至不敢去看,就怕自己克制不住,给婷婷造成困扰,他只是把所有的眷恋都倾注在那本圣经和抗拒堕落的努力里。
直到和婷婷重逢,丁孝蟹虽然惊喜,但仍然克制着自己,不想打破婷婷平静的生活,所以在最初,他虽然舍不得,还是硬气心肠避免和婷婷过多接触。但是,两人却接二连三的遇上,让他产生一种宿命感,好像命中注定他会和长大后的小女孩纠缠在一起。当他决定冒着性命危险去台湾救丁蟹时,本来是庆幸还没有和婷婷纠缠太深的,他没去见婷婷,不想让她陷得更深、在自己死后过于伤心,也再次感觉到自己和婷婷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婷婷跟自己在一起,随时可能有危险,可能担惊受怕。但是,在他再一次后退的时候,婷婷却冲破一切投向他的怀抱,她没有企图用爱束缚他,阻止他救她的仇人,只希望丁孝蟹记得她在等他,能多保重自己。终于,丁孝蟹最后的克制也在那一刻轰然崩塌,他再也无法自制的陷了下去。
再看婷婷,她送丁孝蟹圣经只是一时兴起,事后她自己都忘了那件事,但是多年以后,那个男人不但在她们遇到麻烦时出手解围,还告诉她,他一直记得她的话,一直在照她话去做。有丁孝蟹的混蛋兄弟做对比,婷婷更加意识到,丁孝蟹没有堕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她当年无心送出的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如果你知道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别人默默记在心里很多年,并且一直为了那句话而努力,你也会感动。
英国统治的香港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和没什么文化的玲姐不同,接受良好教育的婷婷也受到基督教的仁爱、救赎思想的影响。她看到丁孝蟹那么拼命的挣扎、抗拒堕落,又意识到自己对他有莫大影响力,只要自己伸手拉他一把,他就可能不会掉下去,“救人”的冲动,加上感动,加上源于母性的怜惜(丁孝蟹照顾几个弟弟的艰辛,她只要看玲姐就能够想象),使她慢慢不可自拔,除了被丁孝蟹的关怀、帅气打动之外,她还想救这个人,用自己的爱去救他。
在婷婷对丁孝蟹的感情中,包含了一种“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热情,因为她觉得,这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救丁孝蟹,而丁孝蟹也值得被拯救。
一直到丁蟹重新出现,婷婷才猛然惊悟,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子,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强大,那么高尚,自己没有办法面对丁蟹,而丁孝蟹的人生,对自己而言终究是太沉重了。如果她愿意,丁孝蟹甚至可以带她远走他乡,远离这一切是是非非,可是这一次,婷婷已经不再是当初去送他的那个天真、冲动的女孩子,而是变得非常现实,她害怕了,却步了,只想远远的逃开,所以对丁孝蟹非常绝情,不给他一点儿挽回的机会。
而丁孝蟹在几乎是乞求婷婷不要放弃自己,却被无情拒绝之后,多年来一直支持他向善的根基,分崩离析了。他是恨婷婷的:如果她现在放弃他,当初为什么要劝他向善,重逢后为什么要抓住他的手?在他将要堕落的时候,是她拉住他,让他挣扎了这么多年,甚至给了他一个无比美好的梦,然后,她放开了手,亲手击碎了这个梦。还不如当初就不要拉他,不要给他任何幻想,让他早早地泯灭良知,醉生梦死,也就不用经历这么多痛苦了。
婷婷的放弃,对丁孝蟹而言,是被自己追随的信仰背叛了。没错,婷婷就是他的信仰,也是他唯一的救赎。从把圣经狠狠丢掉的那一刻,他再也不相信什么仁慈,什么救赎,什么真爱,原来这世上永远不会背叛他的,只有他的父亲和兄弟,所以从此之后,他的生命也只属于这几个人。上帝放弃了他,那么他就把灵魂出卖给撒旦,来报复上帝。
最赞回应
"向善”是指向着善的方向去努力,善恶本来就是绝对的,坐标不同,善恶的标准也不同,和杀人如麻的项羽相比,约法三章的刘邦就是仁义的,和滥杀功臣的朱元璋相比,善待功臣的李世民就是仁义的,哪怕他亲手杀了同胞兄弟,在文革那样的环境下,亲朋好友出了问题,能不为了撇清关系去告发诬陷、带头批斗就算有良心有原则了,划清界限、从众参加批斗不过是不想白白惨死还连累别的亲人而已。
丁孝蟹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他是靠着混黑社会才能护着几个弟弟长大。剧中向我们展现的黑社会是什么样的?你强你就是老大,你弱就任人蹂躏,别人杀你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丁孝蟹的手下在台湾说了一句冒犯别家老大的话就被杀死,这就是黑社会的强者生存法则:我势力越大想对付我的人越多,我再厉害也不可能对付得了所有想和我作对的人,所以我要让大家从一开始就不敢尝试挑衅我,办法就是,只要有人冒犯我,立刻杀一儆百,震慑他人,用”正常人的思维“混黑社会,可能三天都活不下去,更别提当黑社会老大了,整个帮派非得被人连锅端了不可!
《无间道》里,得力手下得罪了不能惹的人,送给对方去随便折磨,剧中他们后来对方家人竭尽恐吓,用卑劣手段封小敏的口,推方家人下楼,那才是这些影视剧中黑社会老大的“正常思维”。丁孝蟹的孝心确实可以为了丁蟹去死,但是他对方家干的那些事,特别是最后推方家下来,并不都是因为孝心。丁孝蟹身为香港黑社会老大,在自己的主场护不住自己的亲爸,动摇的是整个帮派的权威,所以他们要做给所有和他们敌对、有仇的人看,要警告所有人,敢和丁家作对就是这样的下场!如果不那样做,让敌对的、有仇的人觉得有机可乘,一边群起而攻之,一边怂恿其他有仇的人学方家去告状,那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的可能是他们自己!
黑社会的存在本身就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丁孝蟹作为黑社会老大,本来就是恶势力的代表,这是原罪,他不恶他就不可能在那个环境下生存,而所谓的向善,是以他的生存空间为坐标,以正常的黑社会老大的逻辑作为对比,丁孝蟹在和方婷分手之前,还能有正常人的是非观念,还能受普通人的道德观念约束,已经是极大的向善了!
再者,丁孝蟹一开始并没有”我爸打死,你奈我何,你能奈他何“,他想带婷婷远走高飞了,就意味着不再亲自插手他父亲和方家的事,最多出钱、找人去给他老爸打官司,但是放弃了用他有力的武器——黑社会势力去对抗法律。他肯为了方婷放弃自己这么多年打拼下来的立身之本,肯放弃用黑社会势力去维护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老爸,已经是为这份感情做出的极大牺牲。
在多说一句,观众是上帝视角,知道当年的事都是丁蟹的错,但丁孝蟹不是上帝视角,丁蟹和方渐新之间的恩怨,他是听丁蟹说的,而在丁蟹的认知里,他和罗惠玲本来很恩爱,是方渐新横刀夺爱,明知他俩恩爱还要插足,给他带绿帽子,不仁不义,他才气不过去教训对方,丁孝蟹的弟弟之所以迁怒方家,应该就是由此而来。方婷认为都是丁蟹的错,只是因为无条件相信亲人,然而丁家兄弟也无条件相信自己的父亲,在他们看来,是罗惠玲移情别恋,然后把过错都推给丁蟹,观众知道方家人坚持的才是真相,但丁家兄弟并不知道啊!,
事实上,《大时代》的续集就搞了个反转,丁蟹和罗惠玲有一腿,方展博是丁蟹和罗惠玲的儿子,他当年的记忆也有错乱,如果按照这个设定,那丁家和方家的恩怨是非就更复杂了,续集讲的就是一个方家的孩子们以为的事实并不是全部事实“的故事。当然,续集是平行时空,对《大时代》 的理解还是以剧中情节为准,但我的意思是,对没开上帝视角的丁孝蟹来说,当年的是非恩怨并不像观众眼里这么简单明白。站在非上帝视角,丁蟹和罗惠玲乃至方展博谁说了谎,实际上是投硬币的几率,只不过《大时代》里刚好方婷相信的那个是事实,观众有上帝视角才清楚这一点,丁没有上帝视角,凭什么相信说谎的是丁蟹呢?
在客观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两家人都选择了无条件相信亲人,所以丁孝蟹的弟弟觉得是方家害了他们,而在丁孝蟹看来,丁蟹杀人的确有罪,方家人恨他父亲是人之常情,他理解方家的恨意,然而丁蟹也情有可原,他被最好的兄弟横刀夺爱,冲动之下铸成大错,这些年虽然没坐牢,但吃了很多苦,已经为当年的冲动付出了很大代价,所以也心疼老爸。在没开上帝视角、选择无条件相信亲人而对真相有所误解的前提下,丁孝蟹能同时体谅爱人和父亲,已经有三观了!
至于拿丁善本去和丁孝蟹比,首先丁善本比丁孝蟹运气好得多,用不着动刀动枪的拼命甚至杀人放火来养活自己的家人,更有个厉害老爸,黑道起家却可以完全洗白,为他的爱情铺平了道路。其次,丁善本和程天蓝之间,你不觉得每次一有什么事,他都会为了别人牺牲程天蓝的利益或伤害程天蓝的感情吗?为了他父亲,为了他妹妹,为了Sabrina……而且他从一开始被误会的那个案子起,就知道自己的家族和身为检控官的程天蓝之间想要两全很困难,却一直在重复追求——伤害(做伪证)——放弃——合好——伤害(不解释桂丽芙的误会)——放弃——合好——伤害(救妹妹)——放弃——合好——伤害(替杀人犯洗白)——放弃——合好,在他的家人、朋友面前和程天蓝之间,每次都是程天蓝让步,牺牲,体谅他,而且他对程天蓝的伤害不止是纯感情上的,也包括事业上的,最开始程天蓝在同事面前那样维护他,他却做伪证,让程天蓝在同事面前丢尽了脸,后来Sabrina分明是故意杀人,程天蓝是检控官,他硬是把罪名打掉,对程天蓝而言是事业上的重大污点,比起丁孝蟹在方家人想告丁蟹时想带着方婷远走高飞,两不相帮,丁善本指鹿为马在先,亲自在法庭上击败程天蓝,让她承受失败、羞辱、自责在后,才是”知道自己是错反而一意孤行“吧?
事实是丁善本为了Sabrina的面子就可以任凭天蓝受到伤害而不去解释,为了亲情、为了恩情可以一次又一次伤害天蓝,而丁孝蟹愿意为了方婷牺牲他的立身之本、离开他的家族,丁善本对爱人可比丁孝蟹吝啬多了,只不过方婷根本不给丁孝蟹机,而程天蓝一直给丁善本机会,每次到最后都能谅解丁善本,丁善本对她伤害总能在她的坚强、宽容、体贴下被化解,如果程天蓝不那么体谅呢?如果程天蓝没那么坚强呢?如果律政署的上司、同事不是那么好说话,因此影响了程天蓝的前途呢?如果她很久走不出情伤呢
编剧把程天蓝设置得那么完美,才能让丁善本对她的伤害轻易得到观众的谅解——当事人都不在乎了,旁观者有什么可计较的?也因此《流金岁月》只是个美好的童话故事,丁善本严重妨碍了司法公正,践踏了法律,还能和一个那么有正义感的检控官有情人终成眷属,甚至对方还亲眼目睹了他是怎样在神圣的法庭上践踏法律的公正和尊严的……方婷要是也这么想得开,早跟着丁孝蟹远走高飞了!只不过《大时代》的世界更现实、更残酷而已。
看到第一段我就想回复下我的看法,正常讨论哈。我很赞同你的说丁孝蟹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人物,但我不认同你说的他曾想过从善(大致是这个意思)。他是一个知三观却不尊三观的人。我慢慢说下,你说他没有迁怒方家,是因为一个正常人,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该知道自己的爸爸打死人家的爸爸,反而迁怒人家这完全就是病态的想法。没错,我说了,丁孝蟹是丁家唯一思维正常的人。
也就是说他知道对错,知道丁蟹打死方进新是不对,但是他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了就错了,他也承认,但就是一副“就是我爸打死,你奈我何,你能奈他何”的思维。这种思维其实比丁蟹更恐怖,因为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所作的是错事而做错,还有可能悔悟的一天,然而,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是错反而一意孤行,这个人就真的没有悔悟的时候。
当然,我不是说丁孝蟹就是十恶不赦,十恶不赦的是丁老二(咳咳,实在没办法把他和张大勇想成一张面孔)
他喜欢婷婷,但并不表示他会变成婷婷想要的那种人,甚至,我怀疑他从来不了解婷婷希望他的改变。他的骨子里从来没有变过,仍然是一个我行我素的黑社会人士。一个有自己个性,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的黑老大。他照顾对头人的妻儿,因为他觉得生为一个江湖人士,这是讲义气的表现;他在台湾让手下先走,也是出于这样的思维。
可是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他是没有原则,完全就是遵循自己的意愿,说白了就是自私。有几个表现:1、追婷婷的时候,不顾婷婷安危去油麻地,为什么?完全可以换个时间地点再约会,偏偏去油麻地,目的很纯粹,讨好婷婷,但他没有为婷婷着想。2、把戒指套在婷婷手上,甚至是要求私奔,这些要求可以明显看出,他是一个只考虑自己感受的人,他觉得要失去婷婷了,就不顾一切地挽回,不考虑家庭,不考虑婷婷的处境。
我们来看看一些正面的例子。我之前在其他回复里回答过。丁善本和程天蓝,善本努力成为天蓝希望变成的人,除了有一颗善良的心(自带的),还努力让自己身价清白,当发现家庭与爱情不能并存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天蓝,因为他不想天蓝日后为难。
当然,丁善本不是丁孝蟹。举这样例子的也是想说,丁孝蟹的人设设定就是一个复杂的、但本质上自私自利的人,他爱婷婷,但更爱自己。婷婷不是他的救赎,因为他从来没想过救赎,离开只是他想要和婷婷在一起而已。
先说结论,从来不觉得丁孝蟹盗亦有道。在二十几集的时候,几兄弟坐在一起吃饭,当时聊了他们上位的故事以及后来杀人的故事,当中语气没有半点内疚和不得已,反而有一种得意忘形。最近有个社会新闻老是上头条,不知道你看过没有,悍匪法子英,这个人也长期吹嘘自己不对弱者下手,但其实他杀过一个孩子,一个女人。同理丁孝蟹,说自己做什么都是逼不得已,不会对女人下手,额咳咳,方家被扔下楼的事就已经够打脸了吧。
前期,方家不反对丁孝蟹和方婷来往,有2个原因,一个是方婷喜欢,他们相信的是方婷的为人,而不是丁孝蟹的为人。第二个是,他们根本不了解丁孝蟹。丁孝蟹在婷婷面前是一个样子,背过婷婷又是另一个样子,这个人不但凶狠,其实也很虚伪。包括婷婷,早期被丁孝蟹的外表,行为所迷惑,导致她认为丁孝蟹所做的事是逼不得已。连方婷都不了解真实的丁孝蟹,陈滔滔怎么了解。陈滔滔大概对丁孝蟹的了解更浅。
在重温,看到分手的时候,丁孝蟹对婷婷说,你不可以说走就走。我觉得就是楼主说得这样,他祈求婷婷不要放弃自己。
这个对女人一心一意的男人,就是在婷婷被老二强暴时依然谈生意,等结束了才去救婷婷的好男人。这个懂事的男人,有些把人全家扔下楼的好品质。
看到第一段我就想回复下我的看法,正常讨论哈。我很赞同你的说丁孝蟹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人物,但我不认同你说的他曾想过从善(大致是这个意思)。他是一个知三观却不尊三观的人。我慢慢说下,你说他没有迁怒方家,是因为一个正常人,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该知道自己的爸爸打死人家的爸爸,反而迁怒人家这完全就是病态的想法。没错,我说了,丁孝蟹是丁家唯一思维正常的人。
也就是说他知道对错,知道丁蟹打死方进新是不对,但是他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了就错了,他也承认,但就是一副“就是我爸打死,你奈我何,你能奈他何”的思维。这种思维其实比丁蟹更恐怖,因为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所作的是错事而做错,还有可能悔悟的一天,然而,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是错反而一意孤行,这个人就真的没有悔悟的时候。
当然,我不是说丁孝蟹就是十恶不赦,十恶不赦的是丁老二(咳咳,实在没办法把他和张大勇想成一张面孔)
他喜欢婷婷,但并不表示他会变成婷婷想要的那种人,甚至,我怀疑他从来不了解婷婷希望他的改变。他的骨子里从来没有变过,仍然是一个我行我素的黑社会人士。一个有自己个性,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的黑老大。他照顾对头人的妻儿,因为他觉得生为一个江湖人士,这是讲义气的表现;他在台湾让手下先走,也是出于这样的思维。
可是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他是没有原则,完全就是遵循自己的意愿,说白了就是自私。有几个表现:1、追婷婷的时候,不顾婷婷安危去油麻地,为什么?完全可以换个时间地点再约会,偏偏去油麻地,目的很纯粹,讨好婷婷,但他没有为婷婷着想。2、把戒指套在婷婷手上,甚至是要求私奔,这些要求可以明显看出,他是一个只考虑自己感受的人,他觉得要失去婷婷了,就不顾一切地挽回,不考虑家庭,不考虑婷婷的处境。
我们来看看一些正面的例子。我之前在其他回复里回答过。丁善本和程天蓝,善本努力成为天蓝希望变成的人,除了有一颗善良的心(自带的),还努力让自己身价清白,当发现家庭与爱情不能并存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天蓝,因为他不想天蓝日后为难。
当然,丁善本不是丁孝蟹。举这样例子的也是想说,丁孝蟹的人设设定就是一个复杂的、但本质上自私自利的人,他爱婷婷,但更爱自己。婷婷不是他的救赎,因为他从来没想过救赎,离开只是他想要和婷婷在一起而已。
"向善”是指向着善的方向去努力,善恶本来就是绝对的,坐标不同,善恶的标准也不同,和杀人如麻的项羽相比,约法三章的刘邦就是仁义的,和滥杀功臣的朱元璋相比,善待功臣的李世民就是仁义的,哪怕他亲手杀了同胞兄弟,在文革那样的环境下,亲朋好友出了问题,能不为了撇清关系去告发诬陷、带头批斗就算有良心有原则了,划清界限、从众参加批斗不过是不想白白惨死还连累别的亲人而已。
丁孝蟹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他是靠着混黑社会才能护着几个弟弟长大。剧中向我们展现的黑社会是什么样的?你强你就是老大,你弱就任人蹂躏,别人杀你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丁孝蟹的手下在台湾说了一句冒犯别家老大的话就被杀死,这就是黑社会的强者生存法则:我势力越大想对付我的人越多,我再厉害也不可能对付得了所有想和我作对的人,所以我要让大家从一开始就不敢尝试挑衅我,办法就是,只要有人冒犯我,立刻杀一儆百,震慑他人,用”正常人的思维“混黑社会,可能三天都活不下去,更别提当黑社会老大了,整个帮派非得被人连锅端了不可!
《无间道》里,得力手下得罪了不能惹的人,送给对方去随便折磨,剧中他们后来对方家人竭尽恐吓,用卑劣手段封小敏的口,推方家人下楼,那才是这些影视剧中黑社会老大的“正常思维”。丁孝蟹的孝心确实可以为了丁蟹去死,但是他对方家干的那些事,特别是最后推方家下来,并不都是因为孝心。丁孝蟹身为香港黑社会老大,在自己的主场护不住自己的亲爸,动摇的是整个帮派的权威,所以他们要做给所有和他们敌对、有仇的人看,要警告所有人,敢和丁家作对就是这样的下场!如果不那样做,让敌对的、有仇的人觉得有机可乘,一边群起而攻之,一边怂恿其他有仇的人学方家去告状,那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的可能是他们自己!
黑社会的存在本身就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丁孝蟹作为黑社会老大,本来就是恶势力的代表,这是原罪,他不恶他就不可能在那个环境下生存,而所谓的向善,是以他的生存空间为坐标,以正常的黑社会老大的逻辑作为对比,丁孝蟹在和方婷分手之前,还能有正常人的是非观念,还能受普通人的道德观念约束,已经是极大的向善了!
再者,丁孝蟹一开始并没有”我爸打死,你奈我何,你能奈他何“,他想带婷婷远走高飞了,就意味着不再亲自插手他父亲和方家的事,最多出钱、找人去给他老爸打官司,但是放弃了用他有力的武器——黑社会势力去对抗法律。他肯为了方婷放弃自己这么多年打拼下来的立身之本,肯放弃用黑社会势力去维护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老爸,已经是为这份感情做出的极大牺牲。
在多说一句,观众是上帝视角,知道当年的事都是丁蟹的错,但丁孝蟹不是上帝视角,丁蟹和方渐新之间的恩怨,他是听丁蟹说的,而在丁蟹的认知里,他和罗惠玲本来很恩爱,是方渐新横刀夺爱,明知他俩恩爱还要插足,给他带绿帽子,不仁不义,他才气不过去教训对方,丁孝蟹的弟弟之所以迁怒方家,应该就是由此而来。方婷认为都是丁蟹的错,只是因为无条件相信亲人,然而丁家兄弟也无条件相信自己的父亲,在他们看来,是罗惠玲移情别恋,然后把过错都推给丁蟹,观众知道方家人坚持的才是真相,但丁家兄弟并不知道啊!,
事实上,《大时代》的续集就搞了个反转,丁蟹和罗惠玲有一腿,方展博是丁蟹和罗惠玲的儿子,他当年的记忆也有错乱,如果按照这个设定,那丁家和方家的恩怨是非就更复杂了,续集讲的就是一个方家的孩子们以为的事实并不是全部事实“的故事。当然,续集是平行时空,对《大时代》 的理解还是以剧中情节为准,但我的意思是,对没开上帝视角的丁孝蟹来说,当年的是非恩怨并不像观众眼里这么简单明白。站在非上帝视角,丁蟹和罗惠玲乃至方展博谁说了谎,实际上是投硬币的几率,只不过《大时代》里刚好方婷相信的那个是事实,观众有上帝视角才清楚这一点,丁没有上帝视角,凭什么相信说谎的是丁蟹呢?
在客观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两家人都选择了无条件相信亲人,所以丁孝蟹的弟弟觉得是方家害了他们,而在丁孝蟹看来,丁蟹杀人的确有罪,方家人恨他父亲是人之常情,他理解方家的恨意,然而丁蟹也情有可原,他被最好的兄弟横刀夺爱,冲动之下铸成大错,这些年虽然没坐牢,但吃了很多苦,已经为当年的冲动付出了很大代价,所以也心疼老爸。在没开上帝视角、选择无条件相信亲人而对真相有所误解的前提下,丁孝蟹能同时体谅爱人和父亲,已经有三观了!
至于拿丁善本去和丁孝蟹比,首先丁善本比丁孝蟹运气好得多,用不着动刀动枪的拼命甚至杀人放火来养活自己的家人,更有个厉害老爸,黑道起家却可以完全洗白,为他的爱情铺平了道路。其次,丁善本和程天蓝之间,你不觉得每次一有什么事,他都会为了别人牺牲程天蓝的利益或伤害程天蓝的感情吗?为了他父亲,为了他妹妹,为了Sabrina……而且他从一开始被误会的那个案子起,就知道自己的家族和身为检控官的程天蓝之间想要两全很困难,却一直在重复追求——伤害(做伪证)——放弃——合好——伤害(不解释桂丽芙的误会)——放弃——合好——伤害(救妹妹)——放弃——合好——伤害(替杀人犯洗白)——放弃——合好,在他的家人、朋友面前和程天蓝之间,每次都是程天蓝让步,牺牲,体谅他,而且他对程天蓝的伤害不止是纯感情上的,也包括事业上的,最开始程天蓝在同事面前那样维护他,他却做伪证,让程天蓝在同事面前丢尽了脸,后来Sabrina分明是故意杀人,程天蓝是检控官,他硬是把罪名打掉,对程天蓝而言是事业上的重大污点,比起丁孝蟹在方家人想告丁蟹时想带着方婷远走高飞,两不相帮,丁善本指鹿为马在先,亲自在法庭上击败程天蓝,让她承受失败、羞辱、自责在后,才是”知道自己是错反而一意孤行“吧?
事实是丁善本为了Sabrina的面子就可以任凭天蓝受到伤害而不去解释,为了亲情、为了恩情可以一次又一次伤害天蓝,而丁孝蟹愿意为了方婷牺牲他的立身之本、离开他的家族,丁善本对爱人可比丁孝蟹吝啬多了,只不过方婷根本不给丁孝蟹机,而程天蓝一直给丁善本机会,每次到最后都能谅解丁善本,丁善本对她伤害总能在她的坚强、宽容、体贴下被化解,如果程天蓝不那么体谅呢?如果程天蓝没那么坚强呢?如果律政署的上司、同事不是那么好说话,因此影响了程天蓝的前途呢?如果她很久走不出情伤呢
编剧把程天蓝设置得那么完美,才能让丁善本对她的伤害轻易得到观众的谅解——当事人都不在乎了,旁观者有什么可计较的?也因此《流金岁月》只是个美好的童话故事,丁善本严重妨碍了司法公正,践踏了法律,还能和一个那么有正义感的检控官有情人终成眷属,甚至对方还亲眼目睹了他是怎样在神圣的法庭上践踏法律的公正和尊严的……方婷要是也这么想得开,早跟着丁孝蟹远走高飞了!只不过《大时代》的世界更现实、更残酷而已。
多么客观理性的解读。真的特别棒!
之前豆瓣密码忘记了。但现在才进来看见。我很赞同你说的环境对丁孝蟹三观造成的影响,如你所说,他是一个黑社会,他的做事待人准则就是黑社会那一套,这不就是说明,丁孝蟹就是一个心狠手辣,横行霸道的人吗?他的向善,也是在这样一种特性的基础上,做的他所理解的善,比如救婷婷,照顾那对母子,他做得这些事情我从来没否认啊。我也说了,他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但同样他也没有大是大非,我就不举丁善本或者无间道陈永仁的例子了,就是叶荣添和许文彪,这两个我人为经典程度复杂程度不压于大时代里人物的两个人(注意,我说的是人物,而不是创世纪的剧情),看过的都有知道叶荣添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许文彪前期不说了,就说后期他也变成了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他与叶荣添的不择手段的区别在那里,那就是叶荣添虽然自私卑鄙但有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原则,而许文彪也彻底放弃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同理,丁孝蟹。
看到的是一个”道亦有盗“的黑道老大,他对黑社会的敌人心狠手辣是为了生存,但除此之外他有做过什么没底线的事情吗? 婷婷是一个善良而有正义感的女孩,如果丁孝蟹在那时就有横行霸道的名声,她根本不可能喜欢上这样的人,正如后来她说搞不懂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喜欢这种人,那不正是因为当时从未听说过丁家人有此等恶行吗? 更不用说,连方展博和玲姐后来都不反对她和丁孝蟹了!就算丁家人孤陋寡闻,那陈涛涛可是有钱又有人脉,要找个律师、私家侦探调查一下丁家兄弟平素的所作所为,总不是难事吧!黑社会又不是世外桃源,他们横行霸道,就算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总会有人记得,总会有记录留下,就算老大可以甩锅,小喽啰总免不了背锅,然而陈涛涛也并不能拿出具体的证据去证明丁孝蟹是一个没有底线的恶霸,要不然他会眼睁睁看着婷婷和这种人好?
另外,我不觉得叶荣添有底线,比起黑道中人的黑吃黑,我觉得坑害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弱势群体的行为更没底线,比起对敌人心狠手辣,我觉得坑害朋友亲人恩人和无冤无仇之人的行为更没底线,黑社会的心狠手辣,和为了快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而不择手段的资本家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丁家父子后来恶意沽空,一旦得手,结果必是哀鸿遍野,不知道多少家破人亡,其惨烈哪里是推几个人下楼能比的!《创世纪》前半部的格局设计很宏伟,编剧创作叶荣添和许文彪两个角色的野心很大,可惜笔力不足,情节支撑不起那格局和人设,所以局部亮点很多,但整体完成度并不是很理想。(仅指第一部)
先说结论,从来不觉得丁孝蟹盗亦有道。在二十几集的时候,几兄弟坐在一起吃饭,当时聊了他们上位的故事以及后来杀人的故事,当中语气没有半点内疚和不得已,反而有一种得意忘形。最近有个社会新闻老是上头条,不知道你看过没有,悍匪法子英,这个人也长期吹嘘自己不对弱者下手,但其实他杀过一个孩子,一个女人。同理丁孝蟹,说自己做什么都是逼不得已,不会对女人下手,额咳咳,方家被扔下楼的事就已经够打脸了吧。
前期,方家不反对丁孝蟹和方婷来往,有2个原因,一个是方婷喜欢,他们相信的是方婷的为人,而不是丁孝蟹的为人。第二个是,他们根本不了解丁孝蟹。丁孝蟹在婷婷面前是一个样子,背过婷婷又是另一个样子,这个人不但凶狠,其实也很虚伪。包括婷婷,早期被丁孝蟹的外表,行为所迷惑,导致她认为丁孝蟹所做的事是逼不得已。连方婷都不了解真实的丁孝蟹,陈滔滔怎么了解。陈滔滔大概对丁孝蟹的了解更浅。
说的还是非常不错的,能理解这两个人的相恋。
在重温,看到分手的时候,丁孝蟹对婷婷说,你不可以说走就走。我觉得就是楼主说得这样,他祈求婷婷不要放弃自己。
你说的很对 我最近看也觉得丁孝蟹对待方婷 一开始他不想招惹 老二先想去霸占 他才不允许的才疯狂追求的 他不想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占据 这是出于占有欲而追求的婷婷。还有 丁孝蟹确实有两面的,亦正亦邪的,他跟方婷在一起会比较阳光一些,方婷一走他的脸就变阴沉了,小子还有两副面孔呢嘿!而且山顶他拿着婷送给他的圣经亲口说:他不相信有神或好人,看圣经只是想知道婷究竟喜欢什么样子的人。他没信仰的也不信善的,就是年幼懵懂对方婷的一点执念,相信方婷就算嫁给他也还是会继续走黑涩会的路线,这是骨子里的他 也是家庭社会环境造就的他,他没办法改变的。他活着就是为了爸爸和弟弟,别看经常打骂弟弟,但你让他替他们豁出命 他都会的。
同意说的他认为黑社会就是要狠,扔方家人实际就是想告诉其他黑帮他们够狠,所以后来他能说出自己狠得能扔最心爱的女人。分手后他终于能做个最狠的人了,对自己狠到能跳楼。好吧,编剧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跟黑社会谈情说爱呀,很危险
看了对编剧的采访说这两人始终相爱后,更觉得唏嘘,命运注定不能在一起。丁孝蟹就像名字一样,逃不开愚孝的诅咒,其实抛开黑社会属性来看,作为一个“男人”,他有很多好品质,有担当能扛事,从小吃苦受累拉拔弟弟长大,对家人尽心尽力,对女人一心一意,相对主角展博,没为家人奉献多少,对女人优柔寡断…就像丁蟹妈妈说的,孝蟹最委屈也最懂事,无奈那样的成长环境,加上变态洗脑的爹,可惜了。
这个对女人一心一意的男人,就是在婷婷被老二强暴时依然谈生意,等结束了才去救婷婷的好男人。这个懂事的男人,有些把人全家扔下楼的好品质。
希望你们结婚也能碰上这种好男人
其实很多支持理解孝婷恋的,何尝不是被剧里演员们的魅力深深感染了。这些演绎都恰到好处,撩拨人心,让我们看到暖暖的瞬间和最后的残酷绝望。对孝婷恋感到惋惜,并不是说明这些观众三观出了问题,大是大非相信大部分人都分得清,只不过我们都希望喜欢的演员和角色能够永远在一起,心底有一丝丝不愿接受孝恶到彻底。人是复杂的动物,人会变,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楼主的分析已经很客观了。我也很喜欢孝婷这一对,剧中孝和婷喝糖水时自己都说了:“我是忠青社老大,算是一个坏人。”只不过婷给他黑暗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些许阳光洒了进来。直到这扇窗关闭,孝的世界就只剩黑暗了,最终走向毁灭。可以这样说:孝不是好人,他曾经爱过婷,仅此而已。编剧让剧情这么不可思议地发展,演员把角色塑造地如此鲜活,正是我们喜欢大时代的原因。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