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特的影评 (122)

minami 2008-01-17 15:14:38

《波叔出城》,美国反讽

《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这部名字超级长的电影在去年横扫美国,有些人会觉得它太低俗吵闹并带有侮辱性。其实本就不该太严肃,这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了尴尬下作笑料的屎尿屁闹剧,以及一个胡闹讽刺的伪纪录片。故事讲述哈萨克斯坦首席电台主持...  (展开)
Roy 2007-05-30 13:52:45

活自在

这个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开头的地方波拉特介绍自己的国家的时候,那个措辞。确切的说我是喜欢那个翻译的人,它说哈萨克斯坦是夹在乌兹别克斯坦等等诸多屁眼之间的一个小国家……于是决定看下去。 笑过之后留下的让我们来回味,看美国的文化,看波拉特表演般的生活 活...  (展开)
sonychen 2006-12-13 09:53:56

无厘头看美国现实社会

特别是神降会,在美国太火了,基本每个卫星电视的免费台都是充满了这种激情演说聚会的宗教节目,那些人们真实疯狂的赞美上帝,更有点像入魔或者宣泄。 美国人甚至英国人骨子里面其实满喜欢这种外国无厘头的,像前面兄弟提到的Ali G黑人街头style和这个中亚傻帽儿,这种反主流的...  (展开)
naiveAPPLE 2006-11-05 19:20:54

千萬不要太當真

對於喜歡看HBO的ALI G秀的人,一定會喜歡這個滿嘴性和髒話的哈薩克斯坦電視主播。 他環游美國的旅程充分地體現了美國式的嘲諷和不分對象地捉弄人,沒有特別蓄意的歧視和惡搞,只是哈哈一笑。如果真的較真的話,猶太人會抗議, 吉普賽人,哈薩克斯坦,吉爾濟克斯坦,俄羅斯等等...  (展开)
InFlames 2022-06-12 23:57:31

Borat

非常好笑。 "The weapon wielded by Cohen and Charles is crudeness. People today, especially those in public life, can disguise prejudice in coded language and soft tones. Bigotry is ever so polite now. So the filmmakers mean to drag the beast out into the su...  (展开)
2021-12-14 05:29:57

波拉

电影用讽刺癫狂的手段,展现了哈萨克主播波拉特到美国的一场“文化之旅”。波拉特在哈萨克国内是个排名第六的主持人,擅长用粗俗搞笑的桥段吸引观众眼球。他的家人也有点儿“怪”,妹妹还获得“风尘小姐”的第四名。 就是这样一个主持人,被派去了美国进行文化学习,并拍回来一...  (展开)
影寐 2021-11-04 12:51:09

那头熊。。

是不是满汉全席了,冰镇加红烧。……………………………………………………………………………………………………………………………………………………………………………………………………………………………………………………………………………………………………………...  (展开)
哈哈怪 2021-01-04 04:05:38

用生命在搞笑的行为艺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本片时务必要记得一件事:本片除了几位主角是演员,其他所有出镜者都是(被蒙在鼓里的)本色言行。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没有剧本的,所以这其实就是个大型恶搞真人秀。在此前提下,片中的所有笑点、惊诧、疑惑、尴尬都可以再放大十倍。 当然,追求真实感的代价是法院传票如雪片...  (展开)
闪点 2020-12-29 13:42:29

波拉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男主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主持人,然后他受命去美国采访,去了之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而且他们的文化也非常的低下,然后男主原定只在纽约采访的,但是他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女的,而且非常喜欢,所以决定去加利福尼亚去找那个女的,开始先买了一辆很破的车子,然后买了一...  (展开)
sun 2020-11-08 14:09:14

最让我震惊的是本片下面的影评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以极其荒诞、低俗、恶心的方式反映着两种极端文化类型的反差。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认知失调,两类不同的认知是不可能被调和的,在双方的眼里,对方都是魔鬼的化身。但也同样,双方(或者双方中的某一团体)都会觉得对方可爱。用肤浅对抗深刻,肤浅必...  (展开)
豆丁仔 2020-10-07 22:25:56

Echoes Tocqueville's findings of the US

"Most people in Kazakhstan realised rather quickly that the film was aimed more at an audience in America than in Borat’s homeland. Sacha Baron Cohen’s main objective seemed to be to get an outsider’s view of the US and reveal the prejudices of the Ameri...  (展开)
Kiki 2019-10-16 10:54:48

“屎尿屁”之外的那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小丑》爆火后才发现,原来导演兼编剧还曾写过这个片子。 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 哈萨克斯坦,美国。 一个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落后、传统是它的标签; 一个是位于北美的第一强国,先进、文明是它的代表。 当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国...  (展开)
黄金子弹头 2018-04-22 18:07:09

文化中心主义的自我嘲笑

首先说一下作为搞笑消遣的电影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没有非常敏感的政治文化敏感点,应该都能收获很好的消遣体验。其实这种剧情必定是要造成喜剧效果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事件本身就注定了产生冲突,而对冲突产生的嘲笑是大家常有手段。 文化中心主义这个问题很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  (展开)
水片 2017-11-22 17:56:47

多角度来看《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人见解不足,仅供讨论.。 电影《BORAT》又名《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大陆译名《波拉特》,电影与2006年上映。 一、在创作形式与创意中 本片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来进行拍摄创作,伪纪录片形式所特有的虚构叙事的感觉来讲述故事。将纪录片形式和虚构的内容加...  (展开)
2017再见 2015-05-10 15:08:18

波拉特到底恶搞了谁

  找到传说中的《波拉特》。没有三联忽悠的好,可能主要是因为配的那个俄语发音让人头晕。      《波拉特》讲的是一个在哈萨克斯坦排名第六的电视台记者,被派到美国学习人家先进的东西,拍成纪录片回国放给落后的国人看。带着制度、科技、文化、习俗等等差异,波拉特...  (展开)
枯藤和老虎 2012-08-20 23:15:03

口味重

生理上有点反感这样的片子。不过从电影来说,确实是一朵奇葩。 手法是伪纪录片的形式,不过相信没人会真的把这当作是一部纪录片。 哈萨克斯坦对于博学的中国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不过对于美国人来说很可能搞不清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布基纳法索、特立尼达和...  (展开)
雨下 2012-01-11 21:37:53

绝对重口味的伪纪录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绝对重口味,2006年美国票房最大的黑马。以伪装成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哈萨克斯坦电视人在美国由于文化差异,闹出无数不堪入目笑话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国政治、文化、社会、宗教的反讽。最后,男主带着新老婆、IPOD和同性恋者用的工具假手,回到了祖国,过着更加自在的生活。  (展开)
IF 2011-11-09 10:21:48

文化差异?美国人的自嘲?

记得在高中时代,这部片子刚出的那会儿,很火,票房排行榜两周连庄,多少年来一直想看这部反映文化差异的片子,可是一直下载不到,貌似国内这种电影总是找不到。他们看得都是有俊男美女主演的片子或者那些经典,这部电影实在不值得看。前几天,终于在网上下到了。看完就...  (展开)
IF 2011-11-09 10:21:47

文化差异?美国人的自嘲?

记得在高中时代,这部片子刚出的那会儿,很火,票房排行榜两周连庄,多少年来一直想看这部反映文化差异的片子,可是一直下载不到,貌似国内这种电影总是找不到。他们看得都是有俊男美女主演的片子或者那些经典,这部电影实在不值得看。前几天,终于在网上下到了。看完就...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2条)

订阅波拉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