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拍的天龙八部网上骂声一片,把一个风流倜傥的小王爷段誉设计的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二傻子。这几天又看了10版红楼梦,场景和道具非常用心,投资应该不少,但背景音乐很鬼畜像是演聊斋,旁白太多又只会按书本套,剧情和台词反而呆板,看了几集就不想看了。
我就想,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应该越来越繁荣昌盛,越懂得如何拍好一部剧。就像电影特效一样,必定是越来越好。如果小成本剧没拍好也就罢了,但像《天龙八部》、《红楼梦》这样的大IP剧进行翻拍,投资和人员应该都不少,但翻拍出来却太不符合大众口味,原因都是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有个明白人一点就能避免的。难道是教育完善了,中国文化反而退步了?
资源投入不同,主创水平不同
观众正变得越来越麻痹,创作者以为通过大数据反应观众喜好,批量复制作品,观众从被动到放弃判断
因为以前是真的想通过翻牌四大名著来宣扬中国文化,演员也好制作组也好是有信念感的,或许可以相当于为国家造文化软实力的“炮弹”,现在就不一样了,只是为了利用红楼梦这个噱头拉投资一边捞钱一边捧演员,至于红楼梦这本名著本身一点都不重要,钱才是硬道理,除了红楼梦,其他剧都这样,现在导演编剧愿意花很长时间来钻研剧本已经是极难得的了,像以前那样一部大剧从剧本、服道化乃至演员的仪态一切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放现在已经不大可能了。只能在篇幅不长的网剧看到零星的几部尽善尽美的。
以前观众更没什么选择,讲道理不是观众的锅,现在要真有一部如87版用心至此的怕是要被观众捧到天上去了。看看琅琊榜和隐秘的角落这些剧的热度就知道,只要用心大把观众当自来水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