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管从表现手法还是当时的社会 意义都应该算名篇,却没有修复,声音磨损严重(静音式录音机设计者罗静予是黎莉莉的丈夫)片头那首歌也搜不到音频:“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 这十里洋场奔涌着邪恶的巨浪,岛上的五百万人啊,是欢乐还是悲伤”,比一部《八佰》还震撼。1小时11分的情节应该在1小时3分暗杀(拍得极好)之前,不排除胶片装错盒的可能;黎莉莉要唱《何日君再来》赶上换本(烟圈儿),可能缺了一段。哥特爱国者礼帽黑... 不管从表现手法还是当时的社会 意义都应该算名篇,却没有修复,声音磨损严重(静音式录音机设计者罗静予是黎莉莉的丈夫)片头那首歌也搜不到音频:“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 这十里洋场奔涌着邪恶的巨浪,岛上的五百万人啊,是欢乐还是悲伤”,比一部《八佰》还震撼。1小时11分的情节应该在1小时3分暗杀(拍得极好)之前,不排除胶片装错盒的可能;黎莉莉要唱《何日君再来》赶上换本(烟圈儿),可能缺了一段。哥特爱国者礼帽黑氅,黎莉莉深夜唱着《松花江上》翻相簿,是静态图片的蒙太奇;哑巴借着报纸剖白想起《马路天使》报纸也是重要道具。报童们是“卖报的小行家”。把国歌和以上几首都加入港片歌曲歌单 (展开)
黄无言与李不傻
虽然残破很厉害,但是好看啊!孤岛群像,还仿了希区柯克擒凶记里的鼓点杀人桥段!
烂尾,女主略糟糕,一唱歌就恨不得要离场。按照我党的作风是容不得青天白日旗升上去的镜头出现吧,居然没剪...... @资料馆
三十年代末的这部战宣影片承袭了此前左翼电影的表现元素,甚至可以说变得程式化,只是置换了斗争对象,像都市性批判(同时趁机融入具有吸引力的都会时尚景观)、底层群众由苦难而牵动的觉悟、出卖色相的间谍舞女与富有悬疑感或感官刺激的动作场面,就像是从几年前孙瑜及蔡楚生的那些作品中挪来的。多元视角的设置本有通向社会全景图的潜力,但终于毫不意外地悉数沦为剧作的傀儡。虚假的民主(观照近似题材,便反证《色,戒》的珍贵... 三十年代末的这部战宣影片承袭了此前左翼电影的表现元素,甚至可以说变得程式化,只是置换了斗争对象,像都市性批判(同时趁机融入具有吸引力的都会时尚景观)、底层群众由苦难而牵动的觉悟、出卖色相的间谍舞女与富有悬疑感或感官刺激的动作场面,就像是从几年前孙瑜及蔡楚生的那些作品中挪来的。多元视角的设置本有通向社会全景图的潜力,但终于毫不意外地悉数沦为剧作的傀儡。虚假的民主(观照近似题材,便反证《色,戒》的珍贵与独到),左派的急就章足以收到很好的时效性,然而阅后即焚大抵也是它的宿命。暴力呈现抵达了左翼影片的高点:影片以舞会与街头的两场群体暴力收束,以求极力呼应民族主义的迫切号召。 (展开)
> 更多影评 2篇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订阅孤岛天堂的评论: feed: rss 2.0
孤岛天堂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3 条 )
1 有用 山下猫 看过 2023-03-08 09:48:09 陕西
不管从表现手法还是当时的社会 意义都应该算名篇,却没有修复,声音磨损严重(静音式录音机设计者罗静予是黎莉莉的丈夫)片头那首歌也搜不到音频:“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 这十里洋场奔涌着邪恶的巨浪,岛上的五百万人啊,是欢乐还是悲伤”,比一部《八佰》还震撼。1小时11分的情节应该在1小时3分暗杀(拍得极好)之前,不排除胶片装错盒的可能;黎莉莉要唱《何日君再来》赶上换本(烟圈儿),可能缺了一段。哥特爱国者礼帽黑... 不管从表现手法还是当时的社会 意义都应该算名篇,却没有修复,声音磨损严重(静音式录音机设计者罗静予是黎莉莉的丈夫)片头那首歌也搜不到音频:“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 这十里洋场奔涌着邪恶的巨浪,岛上的五百万人啊,是欢乐还是悲伤”,比一部《八佰》还震撼。1小时11分的情节应该在1小时3分暗杀(拍得极好)之前,不排除胶片装错盒的可能;黎莉莉要唱《何日君再来》赶上换本(烟圈儿),可能缺了一段。哥特爱国者礼帽黑氅,黎莉莉深夜唱着《松花江上》翻相簿,是静态图片的蒙太奇;哑巴借着报纸剖白想起《马路天使》报纸也是重要道具。报童们是“卖报的小行家”。把国歌和以上几首都加入港片歌曲歌单 (展开)
0 有用 琧婯 看过 2010-05-26 04:04:47
黄无言与李不傻
1 有用 Early啦 看过 2016-05-10 13:00:53
虽然残破很厉害,但是好看啊!孤岛群像,还仿了希区柯克擒凶记里的鼓点杀人桥段!
1 有用 Monden_Z 看过 2017-07-05 21:16:25
烂尾,女主略糟糕,一唱歌就恨不得要离场。按照我党的作风是容不得青天白日旗升上去的镜头出现吧,居然没剪...... @资料馆
0 有用 Eaves 看过 2025-06-01 03:16:20 河南
三十年代末的这部战宣影片承袭了此前左翼电影的表现元素,甚至可以说变得程式化,只是置换了斗争对象,像都市性批判(同时趁机融入具有吸引力的都会时尚景观)、底层群众由苦难而牵动的觉悟、出卖色相的间谍舞女与富有悬疑感或感官刺激的动作场面,就像是从几年前孙瑜及蔡楚生的那些作品中挪来的。多元视角的设置本有通向社会全景图的潜力,但终于毫不意外地悉数沦为剧作的傀儡。虚假的民主(观照近似题材,便反证《色,戒》的珍贵... 三十年代末的这部战宣影片承袭了此前左翼电影的表现元素,甚至可以说变得程式化,只是置换了斗争对象,像都市性批判(同时趁机融入具有吸引力的都会时尚景观)、底层群众由苦难而牵动的觉悟、出卖色相的间谍舞女与富有悬疑感或感官刺激的动作场面,就像是从几年前孙瑜及蔡楚生的那些作品中挪来的。多元视角的设置本有通向社会全景图的潜力,但终于毫不意外地悉数沦为剧作的傀儡。虚假的民主(观照近似题材,便反证《色,戒》的珍贵与独到),左派的急就章足以收到很好的时效性,然而阅后即焚大抵也是它的宿命。暴力呈现抵达了左翼影片的高点:影片以舞会与街头的两场群体暴力收束,以求极力呼应民族主义的迫切号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