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懂是因为你不了解bob dylan,不读几本他的传记说看懂的不是点错了就是脑白金吃多了。
俺也不了解BOB,所以不打分。
致打五星和看不懂的同学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被凯特惊艳到了(一)
甜茶也要演Dylan的传记了(阿衍.)
总觉的其中一个BOB眼熟,原来是演香水那个~(momo)
Coco是什么身份?(游夙)
bdjw(404 not found)
2019年5月24日 电影日历(兮余徐)
被凯特惊艳到了(一)
甜茶也要演Dylan的传记了(阿衍.)
总觉的其中一个BOB眼熟,原来是演香水那个~(momo)
Coco是什么身份?(游夙)
bdjw(404 not found)
2019年5月24日 电影日历(兮余徐)
最赞回应
是不了解所以觉得不十分有意思
但有些传记式电影就算不了解那个人也会觉得很有趣
难道只有蜘蛛侠这样的爆米花电影才能率性而为地打分?
这种电影本来就可以随便打分的,不看的点都不会点,想到或者能够把这部电影看完的,都是稍有了解和心怀期待的吧。
再说这部电影本身也很装逼,与《像一块滚石》那本书里的坦诚截然相反,恐怕Bob Dylan本身也不会认同。
甚至没有《No Direction Home》的一半给人的印象深刻。
是不了解所以觉得不十分有意思
但有些传记式电影就算不了解那个人也会觉得很有趣
难道只有蜘蛛侠这样的爆米花电影才能率性而为地打分?
这种电影本来就可以随便打分的,不看的点都不会点,想到或者能够把这部电影看完的,都是稍有了解和心怀期待的吧。
再说这部电影本身也很装逼,与《像一块滚石》那本书里的坦诚截然相反,恐怕Bob Dylan本身也不会认同。
甚至没有《No Direction Home》的一半给人的印象深刻。
bob如果觉得导演不爽,他绝对不会同意拍的。恰恰相反,这是头一回对想拍他自传的人说yes,可见,他是认同的。
伊娲伊说得我很认同
看过No Direction Home的就知道这四个的表演和迪伦本身根本不能比较
这片子玩得花样都是老套得很了
看过编年史的同学会知道这个导演是多么浅薄
别这么偏激..他以前拍的天鹅绒金矿非常不错的.
回默: 有谁能和Dylan比较???
你们觉不觉得听英文歌超过五百首的,在网上留言的至少有一半很装逼?而且动不动就哪个哪个最强哪个哪个风格怎么怎么地了,好像有多懂一样,真是垃圾。
我是没看懂,我会看这部片,一是因为导演(天鹅绒金矿),一是为cate,但这部片从一开始的音乐是我就知道是我喜欢的,说实话dylan的歌还真没听过几首
片子有些乱
我完全是为了cate才忍得。。。。。。。。。。。
就不能有单纯对这电影的喜欢的吗
片子乱的一踏糊涂!
如果不是非常熟悉鲍勃迪伦和那个时代的美国,观看这部电影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莫名的解构和拼凑...
呵呵,也许是我太浅薄了吧。
我倒觉得,可能对BOB DYLAN一无所知,会更能排除杂念地去理解导演要表达的。
看来...楼上的各位证明我想法的错误性。
本來很有耐性且很期待地看, 覺得這導演的手法和描寫角度很特別。但看到其中有一段很長的篇幅大量用了費里尼(fellini)《八部半》的手法,我搞不明為什麼要這樣做,我開始有點反感。
我不反對抄,若果可以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或表現出某種藝術意識形態,就如許多當代著名文學/藝術作品,都是用別人現成的作品/產品化為自己的作品一樣,這些我都十分熱愛,就如James Joyce的小說,全部都是非常棒的引用。但在《I'm not there》裡面,除了為抄而抄之外,還有什麼原因?
有誰能給我一個理由,讓我改變對Todd Haynes,或者至少對這部戲的看法?
這是第一部我看的Todd Hynes的戲,這很影響我對他其他作品的印象。
todd是喜欢这样混乱美的。一如天鹅绒金矿。华丽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浅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