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在革命蔓延时 短评

热门

55 坐公车不投硬币 看过 2013-12-15 22:43:15

13年上半年本人最为看重的作品,亲自学习字幕技术,http://shooter.cn/xml/sub/240/240242.xml,最后终成功。还是要多谢乐哥那时的长期帮忙,要不然字幕是完成不了的。片子满分推荐。西方人概括起中国政治,简直可以成标本书了。如果此纪录片有粤语版,推荐片名:东风西风世界社会变革1960-1970话你知

28 米粒 看过 2014-08-25 10:22:37

3小时版。太震撼了,把《战舰波将金号》和67-77十年间全球范围内的红色运动剪辑在一起,有触目惊心更有热血沸腾,而且电影呈现的这种“现在进行时”,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就处于这历史大潮中——谁说不是呢,革命哪有结束的一天,capitalism won a battle, not a war! (mai 68段里有戈达尔!)

19 雨果 看过 2019-07-12 23:39:44

世界左倾的年代,看到疙瘩有两次次出现在镜头里,他走在街头扛着摄影机拍人群,记得他说过摄影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当你扛起摄影机去拍摄的时候,本事就是某种意识形态的表达。这部纪录片也是作为一种抵抗,抵抗西方阵营对二十世纪历史的掩蔽与抹杀,蛮具有悲剧性的,对往昔的眷恋与致意。此外,那样理想的时刻充满了煽动性,革命的暴力与猛烈,它不合理,但它足够反叛,尤其对权力建立起的谎言的世界给予重击。

45 goodfella 看过 2017-02-10 10:40:16

越战,巴黎五月风暴,文革,布拉格之春,水门事件,切格瓦拉,卡斯特罗。战后婴儿潮一代人走上街头,巴黎再次筑起街垒。一个基本的事实是:6,70年代是一战至今100年来贫富差距最小的时代,是社会文化最进步的时代。(补:法国年青人对世界的想象

13 看过 2014-04-09 22:18:07

此片拍了十年 过了十五年再修复 又过了十五年我才看到它 但一点都没有变。

9 欢乐分裂 看过 2015-03-23 15:56:05

全世界都在革命的年代,城头变化大王旗;年轻人的血总是热的,所有的革命者都是年轻人;奉为圭皋的共产主义,多少被资本主义误读了;本片视野格局广阔,让误服亲睹的我辈也能掀开历史一角。

19 可拉 看过 2012-11-27 10:58:03

為什麼 有時候 影像 會顫抖

5 峰峰峰峰 看过 2015-03-16 21:46:42

克里斯·马克是拍电影的知识分子,红在革命蔓延时是真正的史诗。电影试图将当时整个世界的政治抗争运动都收纳其中,通过大量档案图像、采访画面以及信息碎片的蒙太奇杂糅,形成了异常纷繁复杂的织体。

8 番茄杀手 看过 2018-05-11 01:16:31

长达180分钟的信息轰炸 最伟大的文献片 克里斯马克这剪辑配上粗粝的原始视频材料瞬间把我拉入历史情境 而且这片子最神奇的是在观影过程中个人思考与判断完全被压制了(本雅明??) 非常真切的狂热又虚无的感觉

10 tankry 看过 2021-11-26 13:41:57

当我们面对左运时,是否预设性地沉入对集体景观的迷恋?是否认同公共话语的浪漫化本身是一种传播的降维与陷阱?原本祈望历史走向终结,却迎来嬉皮摇滚与符号的消费时代,未尝不是一种幻灭。线下@法文

4 火娃 看过 2023-10-09 20:42:12 福建

8/10。马克将各种电影和新闻画面、音乐和多重声轨的评论以万花筒式相互嵌套的方式剪辑成史诗片《红》,用敖德萨阶梯、革命样板戏的慢速镜头和其它档案图像的蒙太奇杂糅,像存储于这段革命本身的记忆碎片般试图从政治学上分析60年代左翼力量的失败。从苏联干预捷克斯洛伐克联盟、法国防暴警察攻击五月风暴、玻利维亚独裁政权与南美游击队、工会活动家谈论政治立场、卡斯特罗演讲,再到华盛顿特区,黑人、妇女与冲进五角大楼的示威者一起,全球的左派正在制造革命,他们生活在冲进冬宫的革命幻想里,就像会议上想到向爱丽舍宫进军的口号一样,但强权统治和人民的关系并不对等,结尾狼群奔跑的原野上空,直升机中拿枪的人化身为高效的暴力机器,无情射杀了有血性的狼,当水俣病受害案的渔民叱骂智索公司的领导,怒视强权的弱者似乎也难逃死于枪口下的宿命。

5 本位 看过 2018-02-02 16:14:28

信息量极其大的纪录片,而且不只是那段时间左翼思潮的影像记录。当把爱森斯坦的战舰与运动影像相互剪辑,再加上庞杂影像素材构成的蒙太奇,感觉就像是马克赋予纪录片以及十年间的左翼运动一定的思考。

0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2-12-23 13:57:41 美国

8.0/10。1960s和1970s期间世界各地的叛逆浪潮(主要聚焦于红色共产主义相关的),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美国、法国、越南、捷克、拉丁美洲等地。剪辑、配乐、运镜、旁白等都很出色有力,激情而诗性。但结构组织的实在散(而且这种散在影像上缺乏足够的道理)。

15 奥兰少 看过 2021-11-28 18:50:04

克里斯·马克回顾展@法文中心。177分版。时至今日,左翼运动已经无可挽回地彻底颓败了。处在任何历史时期的人们都无法不迷茫、无法不愤怒。但迷茫之后的团结,愤怒之后的抗争在以往似乎总能带来一些线性的向前。可是,二十世纪的绝大多数实践却无法带来或维持哪怕片刻光辉的许诺,就迅速异化,跌入一个更黑暗的深渊。历史扭成一个血的螺旋。马克思依然是对的,依然有意义,但却没有一种通向他的方法值得信任。人们被逼成左,但又被逼的被迫信赖右。一句印象深刻的台词,扬·帕拉赫的葬礼上,一位受访的女性说:今天来送葬的队伍是自责的队伍。我觉得我们也是自责的观众。p.s. 一个萌点:菲德尔·卡斯特罗无处安放的手,把麦克风当五弦琴。

2 motongg 看过 2013-11-13 07:11:57

政治地拍电影 > 拍政治电影

5 kylegun 看过 2022-11-30 03:54:27 北京

布拉格广场上打跑纳粹的苏联坦克开回了布拉格之春,全城定格沉默为了忘却的纪念,支持侵略的卡斯特罗难以调整莫斯科固定的麦克风,芭蕾白毛女搭配领袖崇拜下被剥夺异见自由的全票选举,用几百条学生性命换来的墨西哥骷髅奥运会,被埋没在日本经济腾飞下的大规模水俣病感染……六七十年代世界伤痕革命简史,180分钟版本其实缺失了同时期大量运动内容,加上影碟自带中文字幕的诸多错误,若没有提早知悉相关历史估计会更加云里雾里?爱森斯坦老电影和诸多现实纪录片近乎相同分镜内容的平行剪辑,大抵能看出世间无新事;至少此时此地,也正重复着片中历史

2 神仙鱼 看过 2021-11-20 21:20:58

真的很猛,影像有吞噬力量。但我在全球革命大潮中迷失(困顿,当然也有迷失在旁白和原声叠加中的糟糕字幕的功劳)了,人类天天搞这些破事真是没有尽头没有倦的时候。我不适合做人,我适合做猫。阿连德提到周的眼神,九大的影像里正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蒙太奇。「这部电影真正的作者,是那些未被征得同意而采用的这无数画面和声音的摄影师、录音师,他们与不断想要抹去我们记忆的权力抗争。」3小时1993版//第一部克里斯·马克

0 邮差总按两次铃 看过 2021-01-07 19:47:05

A Grin Without A Cat,那掺杂点点红色的六七十年代

1 烤芬 看过 2022-03-17 05:03:32

被家里的沙发投影仪宠坏的结果是在 Metrograph 三个小时如坐针毡,看完三天腰还在痛。以波将金开场,如此暴烈的蒙太奇正是属于左翼的工具,但同时 Marker 又带来了极具个人特色的幽默和沉吟时刻,从卡斯特罗玩话筒到《白毛女》那个只能用 poignant 来形容的长段落,影片不只是在为国际左翼运动做记录、画地图,更抽出一条情感的曲线,哀悼一个时代的匆匆结束——红色的笑容留在空气里,红色的猫却渐渐消失了。配乐来自 Luciano Berio。

6 ζωήιδ 看过 2016-12-31 17:34:11

3小时版(想看4小时版),60s~70s全球左派运动起落的史料剪辑集合,信息量大到脑力过载,可从心理/社会/经济/政治/传播等多方面分析…五十年世事变迁总有些永恒不变,时代大潮中个人和群体的混乱和迷茫在多事的2016年末尾仍然相关…其实并不担心17年德法大选,因为要担心的太多了…看完很久才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