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欢迎你 短评

热门

7 突然粉碎 看过 2018-11-23 23:29:31

引进外资和面子工程并不是中国特色,出乎意料的是全片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集资和走人都如此心甘情愿,善良的人们就这样春梦了无痕,最坏的其实是官僚制度

8 走程序 看过 2019-12-23 22:34:27

成都•西班牙语电影展1th#五十年代的超前叙事,如今看毫无陈旧感。导演本身对于制度的巧妙平衡和规避,外部环境更添作品的伟大。反讽的口吻戏谑但不尖锐,既顾全大叙事结构,难得在于对于个体的关怀。当一切愚蠢或荒诞的闹剧落幕,未来的希望和对于生活的激情并未丧失。所有人都坚韧且恳切的存在下去。

1 菲莉茜娅 看过 2011-09-23 06:09:42

笑中藏刀 讽刺的力量

7 实际误读机 看过 2018-11-22 01:21:40

没有人知道一个干了三十年农活的人要一台打字机是做什么。四个梦的呈现。

1 品客 看过 2018-11-23 20:25:25

惊了,西班牙人在1953年就能拍出这样一部充满讽刺与想象力的电影。

2 HurryShit 看过 2012-08-27 15:52:58

也就夢境比較驚奇,剩下就是因應故事架構、以文化差異發展的情節。

1 金钊溟 看过 2011-02-16 03:09:03

西式幽默

2 拖拉姬 看过 2011-02-20 07:54:37

在索菲亚王妃博物馆看完的~一个人旅行的好处啊~~老片子的幽默感都是实打实的适口充肠,不像现在……

0 MgTi₂Nb 看过 2024-01-04 22:07:17 广东

活着总要有点希冀。「历史性的前夜」小镇人们的梦境可以看出他们或许并非没意识到自己的样子有多滑稽,以及他们盼望的圣诞老人同样多滑稽……想方设法摆脱这一潭死水、了无生机的贫穷的人们总是那么可怜又可爱(还有市长你真是始终如一地痴迷于Carmen小姐的大腿……)

2 漩涡之外 看过 2023-11-02 18:25:24 河南

三星半。讽刺战后西班牙对美国“马歇尔计划”期望的落空。西班牙小镇的期待蓬蓬勃勃,从镇长到各路乡绅再到普通民众,热情洋溢地希望能从救世主般的美国大佬那里得到援助,大搞欢迎的形式主义。角色塑造略带夸张,戏谑的情节和言行充满喜剧格调。“美国贵宾要来了”的引线一直铺垫到最后,却没有放大最后一场空欢喜之后的失落。而是用关怀的情感、富于生命活力的画面展现了民众的生活热情和重新燃起的希望。

1 秦诺诺 看过 2012-10-02 18:36:56

3.5星,这个剧本对后来类似电影的启发是巨大的,似乎后来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讽刺类似小村庄小城市的时候都会借鉴到本片中的某些灵感。旁白和梦境是最亮点,尤其是市长那个西部牛仔梦,笑喷了,讽刺还能如此认真。。。PS结尾处编导用西班牙人的平静和乐天让这部电影得到了升华。

0 老子是癞蛤蟆 看过 2022-07-06 21:01:43

天真可爱浑然天成的幽默

1 豆友1089826 看过 2013-07-16 23:39:53

看的上译1957年的配音版。旁白(程之配音)是个话痨。开头的很多小花招直到前些年才用俗,原来60年前就已经在这么玩了。可惜到了做梦那里有点玩大了没收住。作者对剧中人物不忍心讽刺,结尾和谐得出人意料。

1 octopusx 看过 2011-03-04 22:50:20

补的背景几个段子满有趣

0 LarryWho 看过 2018-11-18 20:25:21

美国人到来之前

0 丁一 看过 2014-02-19 21:36:19

看过留脚印

2 无心 看过 2013-09-20 20:38:20

山寨西部片那场劲爆了

3 誓言_瞬间 看过 2019-12-15 22:13:20

迎检在全世界全社会估计都差不多,所谓援助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越援越穷,而基层官员的脑子也不太好使,所谓贵族也变成了贫民子弟,还有虚伪的教士、教师,讽刺可以说很辛辣了。

1 欢乐分裂 看过 2019-01-10 22:03:12

形象工程古今中外长久不衰,极具讽刺意味,荒唐闹剧隐含的荒诞,对美国的嘲讽显而易见,对西国境内人士亦是好一通暗讽。以大家古怪的梦结尾,即使什么也没得到,做一场好梦也无妨。

1 FAKEWORM 看过 2011-04-26 00:19:00

在franco时代,已经算是很有力量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