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只能找到很大略的描述,多年累计曾收容了20多万人, 1979年 英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承诺将香港被列为了“第一收容港” , 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进行了对越南难民、船民和非法入境者的政策检讨,并宣布自1998年1月9日起“第一收容港”政策取消。2000年2月23特区政府宣布实施“扩大本地收容计划”,允许在1998年1月9日前抵达香港的越南难民和符合资格的越南船民申请在香港定居。到2000年2月,越南在港难民和船民只剩下1400多人,他们主要居住在望后石难民营。2000年6月1日零时,香港特区政府对外发布了正式关闭香港最后一个越南难民营的公告。
上面就是我能找到的大体内容,关于影片中表现的特工在难民营杀人的现象,却完全没有相关资料。。。。
资料出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4/21/33142629_706852899.shtml
最赞回应
关于特工在难民营杀人的现象,需要的是更多逻辑思考。豆瓣影片介绍原话如下:
「1975年越战结束后,香港一度成为“第一收容港”,接收了大量越南难民、船民。这些人到港后,会被港府统一安置在羁留营。对于混在他们中间的越共,特工(特务)发现后会秘密杀害。」
背景是越战结束,结果是北越(越共)战胜了南越。那么,越共分子又何须以难民身份背井离乡来香港?这里的特工应该意指南越的特工,须知此时越战结束,南越政府倒台,而且也不似国党退守台湾,政权彻底风流云散,哪还会有特工为其效力?导演的原意(并未说明)WIKI也只指出男主的身份是“曾经的越南军人”,但结合背景可知:胡越的真实身份只能是倒台的南越政府军人,遭受越共追杀。
有意寻找资料,可从越共胜出后的清算行动入手,豆瓣简介南辕而北辙,根本存在逻辑谬误 。
维基百科搜索“越南船民”就有很细致的整理,能翻墙则不要用百度,上面良莠不齐且大多搬运自海外
关于特工在难民营杀人的现象,需要的是更多逻辑思考。豆瓣影片介绍原话如下:
「1975年越战结束后,香港一度成为“第一收容港”,接收了大量越南难民、船民。这些人到港后,会被港府统一安置在羁留营。对于混在他们中间的越共,特工(特务)发现后会秘密杀害。」
背景是越战结束,结果是北越(越共)战胜了南越。那么,越共分子又何须以难民身份背井离乡来香港?这里的特工应该意指南越的特工,须知此时越战结束,南越政府倒台,而且也不似国党退守台湾,政权彻底风流云散,哪还会有特工为其效力?导演的原意(并未说明)WIKI也只指出男主的身份是“曾经的越南军人”,但结合背景可知:胡越的真实身份只能是倒台的南越政府军人,遭受越共追杀。
有意寻找资料,可从越共胜出后的清算行动入手,豆瓣简介南辕而北辙,根本存在逻辑谬误 。
这片影评中说胡越是历经越战的退伍华裔军人,不知是否正确可靠。
《胡越的故事》:大时代下的苍凉小众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896063/
维基百科搜索“越南船民”就有很细致的整理,能翻墙则不要用百度,上面良莠不齐且大多搬运自海外
的确细致了很多,但关于影片中表现的特工在难民营杀人的现象,还是没有相关资料。。。。
结合“越南难民潮”和“越南排华事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信息,特工的事就可以自己猜测推断了。我想有两种可能:1.越共派来,怕泄露国家机密;2.香港派来,怕船民是乔装的间谍
一串不错的分析,不过“特工”前并没有定语,或者是港府的特工,除掉他们怀疑是假装船民的越共间谍。香港当时属于英国,冷战之中反共的西方阵营。
胡越本人说过自己手里“杀的越共没数过”,应该就是在越南的南北内战里杀的吧。我看他也并没有特别政治上的偏好,从军主要是为了图口饭吃。
也有可能是越共清洗脱越的越共。
你不说我也有疑问,为什么豆瓣里介绍的背景是“越共特工”?而电影里好像是胡越在船上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而被追杀。难道是我看错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