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卫立煌不听命令为啥蒋介石不撤他职?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对比《大决战》和《解放》(Frog)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91 国语中字 BD1080P超清 17.2...(小风)
资源自取,来自网络(Migaofeng)
算了一下分数(.)
从未有过如此大气磅礴的电影(Aeolus)
对比《大决战》和《解放》(Frog)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91 国语中字 BD1080P超清 17.2...(小风)
资源自取,来自网络(Migaofeng)
算了一下分数(.)
从未有过如此大气磅礴的电影(Aeolus)
最赞回应
这一次蒋确实是对的,但不能只看这一次,他之前错的实在太多了,即使在东北战场,卫立煌是东北剿总总司令,蒋、卫在是否将主力撤退到锦州问题上一直到辽沈战役打响都没有定论,廖耀湘等东北战场将领也都支持卫立煌,蒋因此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后面又不能及时将部队撤进关内反而要强行进行决战,葬送了翻盘的机会。还有一个错误,乱调杜聿明当救火队长。
蒋就是这样 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疑总是做不到 身为最高统帅 总想着亲自微操 又屡改计划 又不想负失败责任 还屡教不改 给他当手下是很难的
就是个背锅的,你没看卫立煌名义上总指挥,实际上有的人根本调不动!
同意,前任嫡系陈诚一看风头不对就跑了,实在没人才选了亲共的卫立煌!杜聿明则在徐州前线,打到不成才强行调动过来的。卫立煌一直不受蒋的信任,防范之心非常重,而且手下部队中蒋的嫡系根本调动不了。比如廖耀湘在卫和杜决策矛盾时,肯定是听杜的意见。
上一任是陈诚,一看风头不对就跑了,说实话没人上才让卫立煌去的!
蒋就是这样 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疑总是做不到 身为最高统帅 总想着亲自微操 又屡改计划 又不想负失败责任 还屡教不改 给他当手下是很难的
但这次蒋介石是对的,卫立煌不走最后不是等着完蛋吗?
这一次蒋确实是对的,但不能只看这一次,他之前错的实在太多了,即使在东北战场,卫立煌是东北剿总总司令,蒋、卫在是否将主力撤退到锦州问题上一直到辽沈战役打响都没有定论,廖耀湘等东北战场将领也都支持卫立煌,蒋因此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后面又不能及时将部队撤进关内反而要强行进行决战,葬送了翻盘的机会。还有一个错误,乱调杜聿明当救火队长。
就是个背锅的,你没看卫立煌名义上总指挥,实际上有的人根本调不动!
卫立煌家属一直都说他是中共地下党员
卫立煌是亲共份子,故意违抗蒋介石命令,等着让四野歼灭,后来为了奖励他让他当了政协委员,蒋介石把杜聿明调到东北就是不信卫立煌了
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不撤职,将卫立煌调走或者抓起来,为什么还让他在东北当搅屎棍! 为什么当初要任命卫立煌当这么重要的职位!
上一任是陈诚,一看风头不对就跑了,说实话没人上才让卫立煌去的!
同意,前任嫡系陈诚一看风头不对就跑了,实在没人才选了亲共的卫立煌!杜聿明则在徐州前线,打到不成才强行调动过来的。卫立煌一直不受蒋的信任,防范之心非常重,而且手下部队中蒋的嫡系根本调动不了。比如廖耀湘在卫和杜决策矛盾时,肯定是听杜的意见。
实在没人就派了个很可能“投敌”的人?这么重要的职位,这么儿戏?
为什么不派杜聿明?
因为杜聿明在徐州那边的战场啊。而且卫立煌是国民党的老资格了,军事能力也是非常厉害的,是从小兵做起的上将。但问题在于卫的意愿和立场。
因为戴笠死后国民党情报系统完败,当时没有查出卫立煌的问题
卫立煌的人品不行
你知道鄂豫皖曾经有一个立煌县是为什么嘛?
就是要他背锅的,当时那个情况谁去不是一样
他军事能力强,国民党内地位高,资格老。他老婆又是宋美龄的好闺蜜,卫立煌跟蒋吵过非常多次,他媳妇和宋美龄也从中斡旋。
即使这样抗命也不行啊 战场抗命可以枪毙
抗日战争胜利后,最初在东北和我军争夺的就是国军将领是杜聿明,而且他打得非常好,一度把我军压制到了松花江以北。但杜身体一直不好,身上有不少慢性病。老蒋看东北形势差不多了,就把杜调走养病,换了自己的嫡系陈诚来。
结果陈诚到任东北之后就开始搞各种腐败,同时我军却完成了土改、扩军、剿匪等一系列工作。此消彼长,在经过一系列大小战役后,到电影开始前,国军基本已经失去和解放军野战的能力和信心,只能龟缩在大城市,依托坚固的城防来跟解放军周旋了。
至于搞崩了东北形势的陈诚,老蒋自然是保护性的把他给调走,换了卫立煌来顶锅。卫立煌的态度和背景不说,不开上帝视角,只能说他的策略更保守,因为他清楚国军当时的能力,出了城大部分就是送。所以坚守大城市也就是能拖多久拖多久,尽量保存力量。另外卫立煌也是美国人推荐给老蒋的,所以老蒋最后面对卫不听话,也只能用杜来架空他,不能撤换。当然,更重要的是卫是背锅的,东北失利,总要有个人来负责。
说到底,老蒋这人私心太重,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同意结论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