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始是陈思珍婆婆的寿辰,女儿说要请她去看绍兴戏,于是她拿起报纸说要看看袁雪芬这两天有什么戏,明显这个婆婆是个越剧迷。陈思珍说现在袁雪芬在演《祥林嫂》,这是写实的描述,1946年以后袁雪芬的《祥林嫂》在上海走红。这个细节对于当年的观众来说,必定很容易引起共鸣。
另外,程之演的拆白党,在讹诈陈思珍拿钱了结丈夫和施咪咪关系之后,在家里等着他们上门送钱。片中他闲适地躺在沙发上,笃悠悠唱起越剧来:
谁人不想步步高
哪个非想赚钞票
虽然你财神面前磕响头
钞票不会白送到
正是当时红遍上海的袁雪芬的越剧开篇《步步高》。电台每天都要播放,凡是喜欢越剧的人几乎没有人不会唱。上海小报还登载过一则消息《袁雪芬“步步高”害人》,说因为太红了,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听到唱词里要大家“提倡储蓄最要紧,七年会得加一倍,十年百年步步高……”所以乖乖省下钱去存了银行,结果因为当时币制多次改动,通货膨胀严重,“数目是步步高了,但价值却步步低”,还举了个例子:有个年轻人,八年前存了一万元在银行,当时可以买一部小汽车,现在取出来连纸扎店的纸头汽车也买不到了,因此大呼上当。
正因为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所以程之唱起来,“调门入腔都像得非常,顿时引起了观众的哈哈大笑。”
片中这些小细节设计得颇为用心,叶明曾经说文华第二部电影《假凤虚凰》在1947年8月上映,场场爆满,是抗战胜利后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另一部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因为这次成功的影响,在筹备和拍摄《太太万岁》时,公司上下都愉快宽松,对于塑造人物和营造喜剧气氛大有助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