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一下,不然可能会被误会,其实此片是个结局反转的惊悚剧情片,自己为了找点乐子,从另个角度思考了,也算是导演之外的想法吧。
故事在最后给出的结局让人惊叹,电影一下子变得精彩。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构思和设计,整个故事到了最后关头让人恍然大悟,出乎意料,令人愤懑,还有些毛骨悚然。
这似乎是一场类似于《大话西游》里移魂大法的情节,只是《大》里面异常搞笑,此处让人惊悚,卡罗琳变成了老态龙钟的中风病人,而那个黑人女仆一次次的身份变换最终成为年轻貌美的卡罗琳,90年过去了,她依旧年轻,只是曾经是个黑人,如今是个金发美女。
如此说来,肉身是暂时的,灵魂却可以长存,只要灵魂有寄托的躯体,那么将永恒下去。至于这个推论本身此处不去谈它,就从电影前一个多小时的铺垫和剧情中,我的看法是,这个说法不大能站得住脚。(也许这还不是导演和编剧的本意)。此片完全属于惊悚片范畴,而美国的惊悚片不会设计鬼怪,幽灵,灵魂,妖魔(科幻惊悚片里的丧尸,异形除外)。所以最后结局如果说是真的完成了灵魂的交换是与电影定位相背离的,其次是电影之前的剧情设计,卡罗琳起初不相信有巫术,所以无论如何她也看不到镜子里有曾经的两位仆人,反倒是她开始有自我动摇时,噩梦开始了,某一次恍惚中看见了女仆,但对于观众,任何一个置身于此事件之外的人都明白,卡罗琳那次看到的只是自我幻觉,所以在电影一个多小时的唯物主义宣传之后来的结尾就有些突兀的让人感觉荒诞了。接着再思考,这完全是心理层面的东西,就如卡罗琳的朋友Jal说过“呼毒是没有伤害性的,全是心理方面的东西。如果你不信它就伤害不了你。”
那么如果你信它会产生怎样的受伤害呢?结尾确实给出了答案,但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她们完成了一个中国古代聊斋似的魂魄迁移,她们都还是她们自己,只是在心理方面都产生了对方的人格,正如心理学疾病的双重人格,只是丢掉了自己的。
不得不佩服一下老妇人维奥莱特和律师的演技,他们成功骗取了卡罗琳,之前的一切真是万事具备,让卡罗琳看到了黑人照片,了解了整个庄园和巫术经历者的故事,相信了呼毒的魔力,所欠的东风便是卡罗琳的精神失常,当然,他们最终在阁楼上完成了,人在高度紧张和恐惧下精神是非常脆弱的,而老妇人维奥莱特也非常“配合”的完成了精神失常,成为说不出话的中风病人(有人可能觉得此处难以说的通),但其实,老妇人也失常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们都是相信巫术的,只是姿态不一样,有人会问老妇人和律师怕不怕镜子和砖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他们也需要以此来引诱卡罗琳上钩,但当意识成为强势的黑人后会有所放的开,只是还是有所顾忌。巫术让她们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历程,从开始不相信巫术到相信,然后意识成为黑人女仆,再到使用巫术让下一个人相信,最后成为不会说话的中风者。说白了,她们都是一条船上的,真正的赢家是巫术本身,这才是心理学大师啊。所以90年前,庄园主人烧死的依旧是黑人仆人,只是他们的孩子思想上不再正常。
设想如果有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完全不相信这个巫术,但他愿意在阁楼上的“地牢”里给老太婆做个试验,完全可以想象出,当老太婆把镜子推向他的时候,他看到的永远只有他自己本人,就算老太婆再怎么使劲,镜子碎成多少块,他起来后或许只会说这样的话:“靠,搞什么飞机啊!”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这种理解禁不起推敲,可能会指出卡罗琳日后怎么继续扮演黑人,其实她无需怎么深刻的扮演,她只要记住她是那个黑人女仆,她最初的故事,经历了几次忽悠,她喜欢抽细长的雪茄就可以了,反倒是她大部分要扮演的其实是自己,遗憾的是她居然要通过一个非我的意识。移魂大法却是漏洞重重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比如律师如何继续他的工作和关系网,很显然,如果他还是他自己那么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有那些能力的,只是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本身具有的。所以,他们一群人还真的病的不轻。当然如果这么想的话似乎不会那么恐怖了,但说实话会觉得影片升华了。
老妇人和律师请君入瓮式的教育,让这种巫术在实际操练中延续下去。这也正如文化,传承是因为受到此种文化熏陶和教育者的信任,于是有了继承,但受教育者并没有完全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就有了发展。
“如果你相信它那么就有效了。”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结局在玩心理战,她们还是她们自己!!(有剧情透露)
|
> 去万能钥匙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我就想,为什么前面好几个辞职(Wellington)
这么善良勇敢的女孩儿,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我想...(一树)
逃出绝命镇是不是借鉴了万能钥匙?(千厮门跳水冠军)
中风的老人到底是谁?(我家有头小马驹)
克苏鲁文化?(cxx1016)
如果你看完之后没有注意到以下几个细节,那么就进来...(archist)
最赞回应
楼主没看明白, 90年前黑人就已经和孩子交换了灵魂, 烧死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这才是这个片子恐怖的地方, 而之前一切做的都是为了让卡洛琳相信巫术,连这个最重要的点都没看懂, 您这评论基本就算是白写了
lz看懂了 只是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
电影映射的也是唯心论 灵魂的错位无非是观念的引申和传递
所以lz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很靠谱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
人格分裂似乎更能被唯物主义接受 受众面也许更广
ls几个自以为看懂就随便否定lz用心的家伙
掂掂自己分量再进这个帖子~
脉络应该是这样的:
-->黑人夫妇进了小孩的身体,小孩被烧死;
-->黑人夫妇进了老年夫妇的身体;
-->黑人男人进入律师的身体,律师被封存在老年男人体内;
-->黑人女人进入卡罗琳的身体,卡罗琳被封存在老年女人体内。
这种想法有点悬乎,我觉得比灵魂交换更悬乎,但不得不说很精彩
=。=真的是这样吗?可是一开始两个黑人仆人适合那家的两个小孩交换了灵魂,也就是说那两个小孩也产生了黑人人格?然后再不停传给别人?而且完成仪式之后老人瘫痪是因为黑人给他们灌了药……觉得这部电影还看是因为他不像其他最终邪不胜正套路,最后两个黑人才是赢家。不过我觉得电影还是留下了伏笔,就是女主角的黑人女友发现了她的异常,也许多年之后我们会发现《万能钥匙2》。
其实整个就是一个圈套
你最终还是会相信
楼主没看明白, 90年前黑人就已经和孩子交换了灵魂, 烧死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这才是这个片子恐怖的地方, 而之前一切做的都是为了让卡洛琳相信巫术,连这个最重要的点都没看懂, 您这评论基本就算是白写了
最后 你没看到吗,卡洛琳是不抽烟的, 但是她站起来的时候, 就走过去把烟拿了起来 熟练的抽起来, 这个细节就是导演告诉我们, 他们已经完成了灵魂的交换。
脉络应该是这样的:
-->黑人夫妇进了小孩的身体,小孩被烧死;
-->黑人夫妇进了老年夫妇的身体;
-->黑人男人进入律师的身体,律师被封存在老年男人体内;
-->黑人女人进入卡罗琳的身体,卡罗琳被封存在老年女人体内。
这种想法有点悬乎,我觉得比灵魂交换更悬乎,但不得不说很精彩
2008-11-17 11:08:31 萧十一 脉络应该是这样的:
-->黑人夫妇进了小孩的身体,小孩被烧死;
-->黑人夫妇进了老年夫妇的身体;
NO
小孩=老年夫妇
LS正解...
因為當初的小孩已經長大.
那個老婦人都說了.當初是1962年了.
所以就是指他們老了.要找新人的身體了...
老年夫妇和小孩兄妹不是同一组人,仔细看影片就知道了,在花园了老太太给卡罗琳讲90年前的故事的时候说过,1962年,一对兄妹把房子卖给了他们。那说明当时就是进行了一次灵魂交换,否则两个小孩目前应该是一百多岁,这两对夫妇看起来也就七十多岁。所以灵魂交换到影片结尾一共进行了三组,即仆人到小孩兄妹,小孩兄妹到目前的老年夫妇,老年夫妇到律师和卡罗琳
lz讲的乱起八糟的,感觉你没看懂电影,再自习看看吧。那俩黑人没有骗她,只是给他设计了一个很大的陷阱,主人公好奇心太强,就自己不知不觉的钻入已设计好的套中,如果他能早早听劝回头,就没这么多事情了。
楼主胡说八道
在最后的一段,卡罗琳点烟后对“律师”说,我一直说要找两个黑人,“律师”说:黑人更不容易相信巫术。其实在卡罗琳和律师身体里的是当年黑人的灵魂,他们希望找“黑人”的身体,就是希望能又回到90年前,和自己同一种族的身体里。
LZ能写出这么长的感受,说明确实也是用心了的,这是值得肯定的。
我看完片子后,仔细一推敲,其实片子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
大家应该注意片尾时的一个片段:当老妇人一瘸一拐的走到仪式现场时将一面镜子推向了大喊着“i don’t believe”的卡洛琳时,镜子最先出现的是卡洛琳自己,然后是小女孩,最后是那个黑人女仆。。。就凭这点,想必导演就已经告诉了观众,90年来一共经历了3次灵魂传递,至少女方是这样的:黑人女仆到小女孩,小女孩到老妇人,老妇人再到卡洛琳。。。
女方是这样,那么南方也就不难猜测:黑人男仆到小男孩,小男孩到那中风的老大爷,老大爷再到律师。。。
所以说,90年来,灵魂一直都是那对黑仆人的,只是肉体经过了几次交换,即:黑仆人夫妇本身,然后兄妹俩,再是那对老年夫妇,之后就是律师和老妇人,直到最后才是卡洛琳和律师。。。
导演也只是选取了“这对灵魂”诱骗外人的一个阶段而已,导演大可选择考罗琳上当之前,帅哥律师被蛊惑的桥段来拍成此戏,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看美女吧~~哈哈
本人的一点看法,大家继续探讨哈!
恩那,楼上说的对,电影的意思其实就是移魂大法,只是我从性格分裂的角度看,就不会觉得太恐怖了。
嘛~我倒觉得性格分裂更为恐怖些哦~
不过,性格分裂后还继承得这么完整就真的需要深信不疑了。
lz看懂了 只是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
电影映射的也是唯心论 灵魂的错位无非是观念的引申和传递
所以lz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很靠谱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
人格分裂似乎更能被唯物主义接受 受众面也许更广
ls几个自以为看懂就随便否定lz用心的家伙
掂掂自己分量再进这个帖子~
呵呵,谢谢楼上,路逢知己!
看了lz的评论,马上想到另外一部片子-_-《神秘马戏团》
按这个角度来看,感觉卡罗琳以及当年的两小孩还有律师和《神秘马戏团的》里的那个变态母亲挺像。不同的是那部片子道明了真相,这部留白。我们可以看成是恐怖片中普遍存在的巫术诅咒什么的奏效了,也可以以lz这样来解读。
片中多次强调相信便会有效,并让女主角了解了一切的来龙去脉,而她最终在经历了一系列可怕的事情之后精神崩溃选择了相信这个巫术的存在,因为选择相信所以会被伤害。如果只是单纯的巫术想必用不着管她相信与否,直接实施便可达到目的--- 一般来说是这样。所以我更倾向于lz的看此片的角度。
如果你相信它那么就有效了
最后喝的药是让人说不出话,MS中风的现象撒~~
假如没喝药,神智清晰 可以说话,那两个黑人没那么容易高定他们~
从看片的情感上宁愿相信楼主观点,但从看片的戏剧性和惊悚性上却相信是真有其事。这几天第六感、小岛惊魂、万能钥匙这么一路看下来,感觉好无奈。
一看楼主的贴我就觉得楼主换了个角度和思路来理解这部电影,而这点完全是基于看懂影片的基础上。倒是后面几位大叫“楼主没看明白”的人让人费解。
每个人对于影片的理解都带着自己的经历,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
我觉得lz的这种理解还不错。的确升华了。
找一找灵魂不能交换的证据
为啥东西方各种文化里都有鬼上身 一类的灵魂前移轮回等理论存在
为啥东西方却没有都信奉耶稣或者释迦摩尼呢?
觉得lz的角度非常好~~赞。。。证因为lz看懂了,才有这样的角度的
你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 当然也说得通 只是从这个角度看的话这就不再是部恐怖片了
赞成楼主的说法
嗯,赞同楼主的。所谓巫术,其实类似于心理学可以把心里有病的人变的阳光,而巫术也可以算作心理学,只不过是把心里没病的人搞得阴暗了。。
PS:好多层以上的人自己没有看懂 就不要批判别人的观点 一百个观众眼里有一百个哈姆莱特 每个人看东西的角度不一样 不能代表他就是错的
再PS : LZ真是看片高手啊~~
楼主的观点很酷!且此观点很够逻辑地阐述“如果你相信它那么就有效了”。
此片完全属于惊悚片范畴,而美国的惊悚片不会设计鬼怪,幽灵,灵魂,妖魔(科幻惊悚片里的丧尸,异形除外)。所以最后结局如果说是真的完成了灵魂的交换是与电影定位相背离的
------
完成灵魂的交换才是一部惊悚片 或者像蝴蝶效应男猪脚那种情形。
人格分裂的说法就是一部科学片了
我挺欣赏lz的观点~
LZ想法很奇妙诶 跳出常规看问题
客观来说,LZ的思维很不错,这样想的话,电影会别有一番味道.
但是,我认为导演不是偏重心理哦,还是从巫术,灵魂交换下手的.因为如果偏重心理的话,导演肯定会在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一个人心理上即使真的错乱,误认为自己是黑人的话,那他肯定有会2个人格的碰撞的,就算一个没有,其他人中总会有的吧.但是这部电影,我看了2道,还是没看出来.感觉导演就是让观众到最后才发现,从一开始对女猪脚的隐藏,躲避都是在对她下套,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罢了.
LZ想多了,不过我确实很欣赏你的特别看法,很有启发哦,让我对这部电影影响加深了点.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也就那样,不过导演拍的比较好而已啦.
lz是发挥自己的想象,设想了“呼毒”在所谓“交换”过程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lz的设想是在心理层面互相产生对方的人格,不过这也仅仅是lz的设想,在电影里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点,而且相反,根据电影的情节,他们不仅产生了人格,还交换了对方的记忆,这就不仅仅是心理层面能够解释的了
另外按照lz的说法——————
设想如果有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完全不相信这个巫术,但他愿意在阁楼上的“地牢”里给老太婆做个试验,完全可以想象出,当老太婆把镜子推向他的时候,他看到的永远只有他自己本人,就算老太婆再怎么使劲,镜子碎成多少块,他起来后或许只会说这样的话:“靠,搞什么飞机啊!”
——————此处再继续往下想,那个老太婆会怎样?因为那个老太婆相信巫术,进行了仪式,给足了自己心理暗示,根据lz的理论,最后的结果是老太婆会单方面变成那个唯物主义者。。。
恩,比较同意LZ的说法。
这样的电影如果结局真是所谓的移魂大法,我觉得反而会成为一个大败笔。之前一直在悬疑而不神怪的框架中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探讨,到了最后反而又成了超自然胜利,这只能说明写这个故事的人功力太浅。
而现在这个结局完全是可以在心理层面解释的。老妇人首先不用说了,她深信巫术,而女主角是一步步被催眠,最终也对自己本身的所谓唯物主义产生了怀疑。而所谓的交换记忆,电影中并没有明确宣称
并且,记忆本身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例如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场景异常熟悉,然而却十分确定自己并没有经历过。影片中的女主角与律师也可以这样解释。既然他们深信自己是黑人夫妇,那么记忆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即使他们自己拥有的是与当初黑人夫妇完全不同、自我杜撰出的虚假记忆,他们也会对其真实性深信不疑。
包括抽烟这个举动,电影中也很明显,女主角完全是从老妇人那里继承的习惯,老妇人深信这是自己曾经的习惯,那么女主角也继承了这种记忆。
呵呵,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
lz看懂了 只是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
电影映射的也是唯心论 灵魂的错位无非是观念的引申和传递
所以lz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很靠谱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
人格分裂似乎更能被唯物主义接受 受众面也许更广
ls几个自以为看懂就随便否定lz用心的家伙
掂掂自己分量再进这个帖子~
---------------------------------------------------------------
+1
支持lz的讲法 只有这个讲法我们看了会怕的人才会不怕了,要不晚上又不敢一个人去厕所了
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楼主的解释也是建立在看懂影片的基础上的,但是我想说的是lz忽略了一些细节,当女主逃出来去找律师时,在律师的桌子上看到了初学者法律大全,遗嘱和信托入门以及不动产法规三本法律书籍,这说明黑人只是和律师交换了灵魂,并不具有律师原来的法律知识,这一点也可以在片尾被黑人女附身的女主不知道有打电话给黑人女友这一场景看出。
还有lz说美国的惊悚片没有鬼怪这点也是值得推敲的,猛鬼街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啊,同样也是说只要你会害怕我就存在的鬼怪故事,貌似还是从1984年一直推出的一个系列电影呢。
其实,大家发现没,如果卡洛琳不去相信巫毒她就没办法去救那个“中风”的老头,因为她不相信的话,她就只能相信她是中风。她如果怀疑他的中风,就说明她要相信巫毒教那一套。
那个黑人夫妇也是要冒险的,卡洛琳相信了,就有可能把“老头”救走,然后再用巫术帮助“老头”。那么,那对黑人夫妇就有可能完蛋了。相反,救不走自己也就赔进去了,卡洛琳的救人精神还是很伟大的。相信如果剧本写在那个雨夜卡洛琳最终把“老头”救走了,绝对也很有意思,卡洛琳可是差一点就成功了,那对黑人夫妇真是命大呀。
这么说来这个电影有一点点类似x圣治
虽然LZ的角度很新颖,但是似乎还是不太符合影片原意...
LZ的角度似乎是想从唯物的角度来解释所谓的灵魂交换...
但是这样很多漏洞解释不清...
比如:LZ所说:"在心理方面都产生了对方的人格",那对方的记忆呢?总不能连记忆都一起产生吧....而且对方的人格那?就丢失了?对方的记忆?也自动丢失?
心理产生对方人格,那从影片中老妇的角度看:
她忙死忙活,就是为了让女主角产生自己的人格,然后自己丢失掉自己的人格...并让女主角把自己弄的中风......
有点搞笑.....并且...试想....如果她失败了呢?女主角不信她,或者假意相信她...那老妇的人格也丢失了?还是不丢失?记忆呢?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他们交换的就是灵魂....信则有,不信则无..本来就是纯唯心主义的观点.......
另外...一直觉得灵魂交换就继承记忆这个设定很虐...毕竟人类的记忆是存在大脑里的...最多就继承下习惯性格还能说的通.....
好文章
LZ根本没看懂,很明显灵魂互换了~
楼上很明显第一句话就没看懂。
2010-08-17 12:13:54: 七叶一枝花 楼上很明显第一句话就没看懂。
----------------------
呃,抱歉我看得太仓促了,原来我真的没有看第一句话,SORRY~~~
为了唯物主义的幻想而不理影片的情节设置的乱想
lz肯定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高手
我觉得楼主的看法很别致啊 就是心理作用而已……
人是受自己的思想意识支配的
楼主看懂了,只是想到另一种解释而已,突发奇想?
记忆这个东西很复杂 律师看初级书 并不能证明LZ的观点错误
导演能表达的就是电影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具体最后是怎么样 LZ也许是对的 也许是错的 因为大家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部分
黑暗圣经。。。
被楼主这么一说,感觉人格分裂说也很有道理,但是从电影本身来说还是巫术造就这一切靠谱点吧,如果是现实生活的话,当然是人格分裂说科学。如果是现实生活,我斗胆猜测一下,黑人是巫术的忠实追随者,于是乎,就有了诸如传道士那般的责任感,要把此种精神乃至精髓传承下去。。。
lz思维天马行空,在下不得不佩服。另外ls的ls真是同道中人啊!
对于lz关于人格分裂的探讨,我认为是正解,而且我认为最后他们其实都有了精神病,给自己强烈的暗示,就是黑人奴仆,然后孤单的活着,准备下次换人。不过在这部电影里我认为还是简单的理解,肉体交换就可以了。
lz的这种理解我也想过诶 而且觉得挺合理的而且更有意思。这两种理解都不错的:
通常的理解是:那对黑人夫妇分别进行了两次移形大法 于是一直保持着年轻的躯体
lz的理解是:这不是真正的巫术其实并没有交换灵魂和肉体,只是卡洛琳和老太太被互相灌输了对方的思想 拥有了对方的人格而忘掉了自己的人格,于是这样一代接一代的流传下去。这样更能解释 相信了它就是真的了,寓意卡洛琳相信了自己是老太太 于是她以老太太的人格活下去
心理产生对方人格,那从影片中老妇的角度看:
她忙死忙活,就是为了让女主角产生自己的人格,然后自己丢失掉自己的人格...并让女主角把自己弄的中风......
有点搞笑.....并且...试想....如果她失败了呢?女主角不信她,或者假意相信她...那老妇的人格也丢失了?还是不丢失?记忆呢?
————————————————————————————————
因为老太太一直认为这就是移形大法 她做的一切都是想完成交换 但实际上是交换了人格 她自己根本没意识到
虽然觉得楼主说得不错 并不是不能这么理解
可是有一点是说不通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产生对方人格
那么女主一直不知道律师就是黑人男仆的 剧主也没有交待过有人告诉他律师已经被黑人男仆换了灵魂 女主也一直以为是老太婆教律师巫术 律师才帮老太婆的
既然是这样 即使是女主产生了老太婆的人格 她也不会知道律师已经是黑人男仆了的 更不会在换了灵魂的第一瞬间就对着律师喊出黑人男仆的名字
虽然不觉得LZ这么想有什么不对 可是我更宁愿相信是移魂大法 我想导演自己也许都没有LZ想得那么多吧
好好一部惊悚片 为什么非要上升到心理学 精神学 哲学层面 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不觉得LZ是没看懂 只觉得LZ是想太多
LZ无非是没事找个乐子,从另一个角度寻找另一种解释,也是一种娱乐的方法。然后有朋友有不同看法,提出来大家探讨,就是一种大家都好玩的过程。
但不知道怎么就有那么多蛋疼的人,非得把找乐子这个过程本身定义为”自己给自己找事“?总觉得别人想多一点很累?还是自己平时想象力太枯竭了一下觉得很自卑?
女主角在律师房间桌子上面的书,初级者法律大全和遗嘱与信托入门,然后女主角怀疑的望了一眼律师的方向,这点可以看出来了吧,灵魂转换,男黑人要重新学习法律的!!LZ你想太多了
导演和编剧应该没想那么多,但是lz的思路很有意思的~!
大爱彻底唯物论!感觉着如果是京极堂来分析这个故事大概会得出和LZ一样的结论吧!
按LZ的看法。这个片子变得有趣了!
而且女主最后真是赚大了啊!
那有个问题,一开始老太太问女主有没有纹身,是不是纹身会影响什么,而女主洗澡时明显的露出了纹身。。。不明白了
她最终是要附体到妹子身上的,而她又不喜欢有纹身的身体,最后只好将就啦~
嗯嗯嗯,楼主的想法很有意思,人才啊~
↑ 于是我想到《X档案》里那个探员大叔在逮住连环杀人狂之后,他自己把自己当成杀人狂去用相同的手法杀人去了
↑不记得他是哪来的了,只记得他画男模杀男模~~~~
大妈和植物老头 是小女孩和小男孩长大后的样子。。。并不是巫术交换、、
为什么我看完一点都不觉得恐怖呢 。。。。这种换来换去的 最无聊了。。。
不同意,我觉得你想多了,人格是只涉及一个人的概念,不是说继承就能继承说传染就能传染的,还能像连锁反应一样世代相传?仅凭对某些事迹的道听途说,自己完全不能构筑出一样的人格。
楼主其实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罢了,楼主也未必就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是在试图拓宽理解这部电影的不同思路。
至于说灵魂交换就是唯心主义,人格继承就是唯物主义,我看也并非完全如此。
一个简单的猜想。根据“质能守恒”,那么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根据爱因斯坦的那个方程),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既然存在物质形态的高级生物(人),以及意识(或者灵魂)可以存在于物质(脑)中,为什么不能相信,同样的高级生物以及意识,可以存在于能量中?比如—— 一串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具有极端复杂结构的电磁波?那么,这个电磁波岂不可以理解为“灵魂”呢? ————这个猜想,决非我自己想出,大家可以看一下库布里克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或者这部电影的原著,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那可是用极端科学与唯物主义的语言对这种观点加以描述的。所以,
所以,为什么不能这样理解:可以通过某种仪器或者装置,释放本来存在于某个人脑中的自我意识,暂存于另一种媒介中,然后再转存到另一个人的人脑中?所以,灵魂交换,未必就是唯心主义。
我想不明白 为什么能灵魂交换 凭什么 超自然在这么现实的情节里出现?
2010-08-09 22:38:59: libraxss
心理产生对方人格,那从影片中老妇的角度看:
她忙死忙活,就是为了让女主角产生自己的人格,然后自己丢失掉自己的人格...并让女主角把自己弄的中风......
说这句话说明你可能不明白“相信”这个词,在你嘴里所谓的人格分裂,在老妇人这个深信巫术的人的眼里并非如此,她坚信。
我觉得 楼主说的 不对,
再怎么心理作用, 女主角也 不知道 那个巫术是 交换身体,
既然不知道, 那么 怎么也不能 幻想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这里的巫术还是 超能力的
电影还是不错的,楼上好多码字帝
我的一点看法——也许我是错的,可能我比较狭隘,或极端——我总是怀疑我自己,暂且说来吧,大家来判断对错!
我认为完全相信太难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的确,一个人很容易被人家影响、在周遭的环境的强烈暗示下会落入圈套、人在高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会变得很脆弱、他们的演技很好圈套很完美这些都没错,有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可能当时那一刹那卡罗琳就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女巫,然而,你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人性的复杂性!人是有好奇心的,是会怀疑的,是会不断思考的,难道当年的小孩子从此深信不移自己就是巫师,在成长过程中从此不再怀疑,不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不再去想:我究竟是谁?这样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我认为,这真的不可能吧?那一刹那相信的力量竟可以强大到此生深信不疑?完全抹杀人性?我想只要当事人只要产生了一丝的怀疑,一丝的人性的思维,那事情的发展就不会是这样顺利!而且你要知道,2加2加2,总共是6个人啊,要6个人都同样的深信不疑,不再去想,丧失人性,这个概率,有多大?(我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仪式完成后,卡罗琳抽着烟对律师说:"我告诉过你这次我想换成黑人"难道相信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就可以知道这个人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吗?)一千万分之一?一亿分之一?当然它是有可能的,但你不能把这一概率极其小的事件拿来当事实嘛,所以说,虽然我也不想这么说:这只是楼主你一厢情愿的一种想法罢了,它只是一种猜想,一种概率极低的猜想,但它可能是事实吗?可能是,但概率极低!
用心在看的各位都可以看到,很多的线索都指示出:灵魂的转移的确是完成了,因为事情的确是发生了,这件事情的概率就高多了吧?就是很有可能事件,高中数学学过,很有可能事件,大多,就是事实!
跟回忆有何关系?那都是发生的事情啊,她的确对律师说了这句话呀,而律师的回答的确也证明了她之前还是老太婆的时候对律师说过这句话,说明她此时体内的确是老太婆的灵魂,以上这些有错吗?而且,你要搞清楚,我们现在说的是剧情!先不管现实中灵魂可不可转移,但电影的剧情讲的就是灵魂转移了,你无法否认这一点,我没说概率的算法,讲的只是让6个人纯粹相信一辈子,(其实卡罗琳和律师才中招没多久),概率有多低!再者说吧,就算是在现实中,你怎么知道灵魂转移不可能发生??
我觉得是灵魂互换,为什么所有常理无法解释的事就推给心理呢?两个黑人和小孩子互换了灵魂,死的是孩子,然后两个黑人灵魂生生不息的寻找替死鬼,这多恐怖啊?扯到心理上,这恐怖片就失去他的趣味了。。。
心理解释灵魂,说得没错,但电影中灵魂互换了这一点毋庸置疑哦~
lz写了这么多,发现楼主根本没有看懂电影。。。。哎。。。
好欣慰 这个世界上还有像lz这么固执的人
lz一定不会像caroline一样上当
讲的更恐怖了= =
说LZ没看懂的其实才是真的没看懂。。。。。。
其实这个片子是彻头彻尾的唯物的
只说2个问题,就能回答了:
1.如果真的有巫术存在,那么他们就不用费尽心思来做那么多前期的心理暗示了,前期做了许多的工作的唯一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让这个女孩儿相信,而且整个片子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2.相信真有巫术的人,大家都忽略了心理暗示的强大之处,心理暗示到达一定程度是可以让人失忆,和让人产生双重人格的,看片子结尾处,其实女孩儿的精神已经崩溃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精神病患者有很多都是具有人格分裂或者妄想症的,强大的心理暗示配合精神上的崩溃是完全可以让一个正常人变成疯子的,其实在结尾处,那个女孩儿已经疯了
如果大家抓住一条电影的主旨: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就不难理解了
这个片子与禁闭岛相似
如果你相信它,那么它就是巫毒
如果你不相信它,那么它就是心理暗示,并且对你不能产生任何影响
另,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完完全全来描述魔法,巫术的片子:哈利波特,指环王什么的,你们看看那里面人家使用任何巫术,魔法,需要费尽心思拐弯抹角的让受害者一步一步相信自己么?如果这个片子说的就是纯粹的巫术,那么人家管你相信不相信,到了时间,把你绑了来,对你施放巫术不就完了么?
我从没有见过哪个描写巫术,魔法的场面是要让受害者自己写符咒,自己对自己释放巫术的,这一切其实都证明了导演要表达的根本这就是伪巫术,它的本质就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
LS你对魔法有了一个自己的定义 这个片子里的hoodoo不符合你的定义 你就说它不存在
你认为人格分裂能完整复制一个人的人格吗。。。还有你的意思是老妇人费尽周折的目的是让自己疯掉吗。。。不管你用什么理解骗自己。。移魂的事实就是事实。。。其实你这才是唯心吧
楼主这是对这一电影有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个人觉得楼主的想法确实拓宽了电影,挺好
2010-06-08 20:38:11 AngelsThanatos (run in circle)
lz是发挥自己的想象,设想了“呼毒”在所谓“交换”过程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lz的设想是在心理层面互相产生对方的人格,不过这也仅仅是lz的设想,在电影里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点,而且相反,根据电影的情节,他们不仅产生了人格,还交换了对方的记忆,这就不仅仅是心理层面能够解释的了
2010-06-08 20:48:32 AngelsThanatos (run in circle)
另外按照lz的说法——————
设想如果有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完全不相信这个巫术,但他愿意在阁楼上的“地牢”里给老太婆做个试验,完全可以想象出,当老太婆把镜子推向他的时候,他看到的永远只有他自己本人,就算老太婆再怎么使劲,镜子碎成多少块,他起来后或许只会说这样的话:“靠,搞什么飞机啊!”
——————此处再继续往下想,那个老太婆会怎样?因为那个老太婆相信巫术,进行了仪式,给足了自己心理暗示,根据lz的理论,最后的结果是老太婆会单方面变成那个唯物主义者。。。
--------------------------------------------------------------------------------
这位兄台解释得很有逻辑,赞,尤其是后一个回复中的设想,很妙的质疑。其实楼主只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而已,不太赞同的童鞋也没必要一上来就否认嘛,呵呵。不过要是从电影的情节设置本身出发,我觉得还是原先的解读比较符合电影愿意呢。但楼主的解读也很有可取之处。
已经有很多人替楼主正身了,我就不说什么了。但是还是有可以探讨的东西。
2010-06-08 20:38:11 AngelsThanatos (run in circle)
lz是发挥自己的想象,设想了“呼毒”在所谓“交换”过程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lz的设想是在心理层面互相产生对方的人格,不过这也仅仅是lz的设想,在电影里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点,而且相反,根据电影的情节,他们不仅产生了人格,还交换了对方的记忆,这就不仅仅是心理层面能够解释的了
2010-06-08 20:48:32 AngelsThanatos (run in circle)
另外按照lz的说法——————
设想如果有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完全不相信这个巫术,但他愿意在阁楼上的“地牢”里给老太婆做个试验,完全可以想象出,当老太婆把镜子推向他的时候,他看到的永远只有他自己本人,就算老太婆再怎么使劲,镜子碎成多少块,他起来后或许只会说这样的话:“靠,搞什么飞机啊!”
——————此处再继续往下想,那个老太婆会怎样?因为那个老太婆相信巫术,进行了仪式,给足了自己心理暗示,根据lz的理论,最后的结果是老太婆会单方面变成那个唯物主义者。。。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