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好的影评 (20)

mimidao 2007-01-30 14:28:33

知识分子个人生活和时代社会整体状况的双重书写

这部影片的收看完全是冲着左派的题材去收看的。只是没想到这部电影的内涵如此之丰富,以至于每个演员、导演、时间点都需要在仔细的琢磨一下。让我们从导演开始吧: 戈达尔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在巴黎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出身于瑞士的银行世家。他少年...  (展开)
tarkberg 2008-04-19 21:21:11

超市景观

我的朋友、青年导演王杨曾于去年拍摄了一部名为《地上》的纪录片。他把镜头对准了西安大学城这片连接、模糊着城乡地域的暧昧空间,试图捕捉这一空间的微妙变化和被各种权力所侵蚀的日常生活。在其中一个场景中,他的镜头从土黄色的矮平农民住宅移去,切换到一座庞大的绿色调华...  (展开)
瀧汌 2023-02-19 22:00:27

一切安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戈达尔曾说:我们要拍政治电影,不是拍政治题材的电影,而是政治的拍电影,那就是一场行动,一场革命。彼时他发起了吉伽·维尔托夫电影小组,他们想要尝试透过维尔托夫电影的革命意义与现实的阶级斗争结合,认为电影导演必须把这种关怀视为己任。电影中这对知识分子夫妻进入到一...  (展开)
十一月 2023-11-12 08:51:24

2023.11.12

总觉得戈达尔喜欢用政治来占据主体,最后把爱情,生活如显得更加生动。 看这样子似乎是有些许脱离了新浪潮了,如此大规模的场景运用与“知名”演员的参与。 观后感还是难以言表,似乎有一种对共产主义革命失败的挽歌的感觉,但在最后又妥协了?“是给没故事的人的故事”。这在...  (展开)
舊夢不須記 2024-11-18 18:34:02

一個人的觀影史記 ★ 無題 Tout Va Bien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 ▶ ⭐ ⭐ ⭐ 誠然我向來不喜歡「政治電影」,不同於【戈達爾】早期電影(60s)的純粹與時尚和對「傳統電影」規則的反叛,其「70s」開始則越加熱衷於「政事文化」的電影實驗,往往體現來一種真正激進的、直白的「去他的」架勢向「資本主義」開火!電影以簽署...  (展开)
椎名果园 2023-03-22 00:59:26

怎么又变成长评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那个剃须刀广告台词和一边拍女袜广告旁白一边棒读xx袜子10法郎三双真的好好笑 罢工那段全景格子间的拍法特别有意思 很想知道戈达尔把什么都拍成室内戏是不是也是跟noir片学的 女袜广告中间那段导演独白就是戈达尔自述吧 男女主吵架那段什么情感大师戈达尔 “你只会说我们...  (展开)
没有昵称 2022-12-30 08:19:36

70年代初极左力量的挽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群极左和一些工会代表,一座工厂和一个摄影棚,一个导演和一些广告,一场六八和一些回忆,一场争吵和一张阳具照片,一个超市和一名被嘘的共产党员,一个来回四次的长镜头和一团挥舞着的警棍,一名死去的示威者和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自我批评…… 1972年的...  (展开)
他他 2019-08-26 23:06:36

[Film Review] Tout Va Bien (1972) 7.3/10

In the wake of May 1968 which effectually bookends the unrivaled movement of Nouvelle Vague, Godard founded Groupe Dziga Vertov (1968-1972), among which Maoist Jean-Pierre Gorin is a key figure, and TOUT VA BIEN is the most well-known works of the group’s ...  (展开)
敛止 2019-06-07 22:56:52

隐秘的痛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68年五月,一家肉食厂发生了工人扣押老板的暴动,来访记者和丈夫——一位文艺电影导演,被一同扣下。 在扣押的厂区办公室,管理者、工会人员、肉食厂工人分别陈述了自己的状况或态度。 在警察和政府的干预下,暴动者被捕或被杀。两个知识分子当事人,女记者转向政治版面,丈...  (展开)
荣小螈赠阅 2019-02-13 00:13:42

生活真能如片名<<万事快调>>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此法国片的片名直译为“一切都好”。我很少看戈达尔的片子。感觉这部片子不够电影化。场景不多,人物对话巨多。看对白的中文字幕看得头脑很缭乱。开玩笑滴讲,国内的、有台词训练的演员完全可以把此片改编为广播剧,效果会更好。影片从1972年法国一家香肠厂工人罢工,追忆了196...  (展开)
hoekio 2019-01-28 17:00:02

断断续续

《一切安好》 是对法国社会的批判和揭露,一部可以改变观众们现有的意识形态的电影,先概括了故事内容,是关于社会问题的,学生们也参与示威游行,之后是政党再选。 戈达尔在1972年以前的作品主要是以左派素材为电影故事,他的电影是在商业电影体制里面制作而成的,然而他在那...  (展开)
公園仔 2008-08-07 16:03:42

法国干邑百事吉

我对高达有点怕,虽然他的《断了气》(Breathless/A bout de souffle)很好看。 记得几年前在电影节看《高达神曲》(Our Music/Notre musique),散场后碰到前卫的Verdy,互相的问候是在戏院睡了多久。那次嘛,应该有四分三时间是半睡状态吧,余下的四分一时间只有噪音和模...  (展开)
苏七七 2008-09-16 22:32:22

电影论文与论文电影

《万事快调》另有一个译名叫《一切安好》。一切当然不可能安好,戈达尔的内心总是风起云涌,他的政治情怀不是一个政治理想那么简单,而有逻辑与道德的严格要求,这些要求把他推得向左向左再向左。让他成了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在今天看来,几乎有点陈旧和好笑。但是重温1972...  (展开)
江声走 2007-06-16 14:47:39

Tout va bien

看戈达尔的片子总会让我不知所措,他的镜头不讲规则,安静的话它会待在那边一动不动,让人怀疑摄影师是不是挂了,要是动起来,绝对不会输给不可撤销之类。他的切镜也很有“个性”,刻意去突破零度剪接,同个动作他会很有童心地去从不同角度拍上两次,然后把两次平行剪在一起。...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R·Mutt 2009-06-12 16:46:42

戈达尔的政治电影

法国人不像我们这样活着,在法国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四十年恍然而逝,五月风暴早已呼啸而过。当年的法国青年在巴黎街头手持小红书,穿着绿军装,昂首阔步地在大街上游行,把我们的文化大革命当作是伟大高尚的壮举。70年代初的法国,戴高乐时代已经逝去,五月风暴的洗礼,也...  (展开)
Error 2024-05-31 17:48:55

一九六八|五月之后①:法国68的绵延与遗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转载一篇好文 ,对理解这部电影很有帮助。 来源自 澎湃新闻 ∙ 思想市场,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99088。侵权删。 作者: 王璞/布兰代斯大学助理教授 1968年,卫星通讯技术的普及让全世界得以同时观看在越南发生的一切。美军的炸弹在热带爆炸...  (展开)
路人甲 2007-06-29 01:37:33

安好

对于让.吕克.戈达尔的印象始终停留在教科书类的东西上。他是任何一部西方电影史所不能不提到的导演。他是新浪潮的领头羊,是一名左翼分子,是博物馆学的钟爱者,是一名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导演都不同的导演。当他在看完3000部电影后,他说了要拍出一部与这3000部电影都不同的电影...  (展开)

订阅一切安好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