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蓝宇死掉了,其实很牵强,但是这是最省力的一种处理方法,所以我不觉得这是be美学,甚至不觉得是be,只是烂尾了,但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结局。

而现实里军烨才能称得上be美学。“秒删党的心情是蓝色的”“秒删党绝不出柜”“秒删党其实才23岁”,刘烨经常深夜酒后乱发微博;胡军也在采访里说,差点就拍不下去了,因为他的心乱了。种种踹柜门行为让我不得不相信,什么东西确实存在过,但仅仅止于存在过。画魂之后俩人不再见面,直到爸爸去哪3相聚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重逢,一开始俩人共处一室溢出屏幕的尴尬与不自在,后面几期迅速又回到了那种熟悉又舒服的状态,以及烨子的儿子诺一对胡军的依赖,对康康的热情,真的给我很大触动,就好像“我一直记得如何爱你”。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有一期里两家人聚齐了,胡军抱着诺一,刘烨拥抱九儿,两家人一起在草地上跳舞,我突然就绷不住了,视频的题目偏偏是“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看电影的时候我没哭,但是二十年后回味军烨在《蓝宇》之后的人生,真的让我哭了。两个人都事业有成,仍然活跃在大荧幕上,儿女绕膝,家庭幸福,恍如隔世。我情绪波动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感到遗憾,而是因为我真的承认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我看了很多同志电影,有比蓝宇更喜欢的,比如call me,莫里斯,也有比蓝宇更深刻更优秀的,比如断背山。但是蓝宇确实是后劲儿最大的。因为如果不是军烨,就不是《蓝宇》。好多演员演完同志文学之后形同陌路,羞于提起,甚至视为“不光彩”的经历,双男主的发展也大多都是一位好,另一位逐渐淡出。而军烨不同,二十年来若有似无的羁绊,虽然采访时提起来会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可以看得出两个人真的很珍视当年的那段时光。给人的感觉 非 常 不一样。
《蓝宇》成就了刘烨跟胡军,军烨也成就了《蓝宇》,当提起“优秀的同志文学”的时候,永远都会想起这部电影。
二十年过去了,12月10号要在台湾重映了。如果没有疫情,如果台湾马上就回归,我就可以赶在2022年之前去台湾看蓝宇了。
我是看了一些声称蓝宇原型相关的东西才说的“想不到更好的结局”。我看的那个版本是“现实中的蓝宇没死,只不过跟捍东早已分道扬镳。”很多故事都只写到王子与王子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就像你说的那样。然而琐碎的现实生活可以使爱情死去,而不是使爱情破碎,破碎伴随着争吵、痛恨,而死去就是平平淡淡的消失,不是因为世俗的阻隔,不是因为两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分歧,而就是没有突出原因的死去了。这才是现实中更多恋人的生活状态。其实电影就是给人一种“如果蓝宇没死两个人就能永远在一起”的错觉。可能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所以才说想不到比蓝宇死掉更好的结局。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皇上之所以那么爱纯元,是因为纯元死的早。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