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美国歌星美国歌曲到处流行?1979年拍摄的,那时没有录像机,看片只能去电影院,电台里也不会放美国歌曲吧,听个邓丽君都要偷偷的。莫非是高干子女看的内参片听的内参音乐?
是的,真是惊为天人啊!严重怀疑是穿越人:))不过真实情况应该是收听敌台,包括美国的和港台的。我90年代初听美国之音,里面固定有每周的金曲排行播报,约翰丹佛和Beegees,多丽帕顿等正好是美国70年代走红的歌星,小伙子要是从敌台听到,不奇怪。这个片子也让人看到,北京上海不愧是一线城市,那里的居民得到的信息、眼界、文化水平,明显比同时期的其他城市居民高。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大潮中这两个地方的人一定是大头。
通过香港进来大陆的走私唱片以及境外广播。其实从1973年以后,文化上已经有非常多的松动,私下收听西洋音乐唱片和境外广播已经是城市青年非常普遍的业余活动。至于内参片,主要大城市的一般干部家庭和公务家庭成员都可以去看,并非得是高官才可以看。我的舅爷爷就看过内参片,而他不过是北京某大学的一个图书管理人员。
终于有人回复了(捂脸)。那收听敌台的话,他说的歌曲还可以解释。那他说喜欢美国西部片怎么解释(捂脸)。总之很迷。。。
应该是有渠道看到内部片吧。文革期间为高层特供引进的片子,比如毛夫人就很喜欢好莱坞片子,曾看到一些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回忆录有提到,网上也有如下文字:”但即便在文革期间,不少优质英美影片仍然以“内参片”的身份进入国内,由上译、长译等译制片厂译制,只是放映范围仅限于几大城市的政府和军队高干圈。”
是啊,jiang#qing最爱的那部电影《鸽子号》。这种片内参都可以看,普罗大众就难。
话说,你们没买过盗版碟吗?~
何不食肉糜。当时青工一个月工资四十来块,一台复读机档次的录音机(俗称砖头)要二百来块我记得,属于奢侈品,可以复制磁带的双卡录音机更是土豪专属了。上海好一些,北京你在家听西方音乐,赶上清理精神污染,会被派出所叫去问话的。
> 去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论坛
求(hh)
求个观看渠道(心碎天使三號機)
周传基出现在哪啊?没找到啊!(抑郁男孩)
大师指导的那个年龄大一些的拉小提琴女学生是谁?(diehard)
2000年的那个翻译(当午)
最赞回应
是的,真是惊为天人啊!严重怀疑是穿越人:))不过真实情况应该是收听敌台,包括美国的和港台的。我90年代初听美国之音,里面固定有每周的金曲排行播报,约翰丹佛和Beegees,多丽帕顿等正好是美国70年代走红的歌星,小伙子要是从敌台听到,不奇怪。这个片子也让人看到,北京上海不愧是一线城市,那里的居民得到的信息、眼界、文化水平,明显比同时期的其他城市居民高。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大潮中这两个地方的人一定是大头。
通过香港进来大陆的走私唱片以及境外广播。其实从1973年以后,文化上已经有非常多的松动,私下收听西洋音乐唱片和境外广播已经是城市青年非常普遍的业余活动。至于内参片,主要大城市的一般干部家庭和公务家庭成员都可以去看,并非得是高官才可以看。我的舅爷爷就看过内参片,而他不过是北京某大学的一个图书管理人员。
是的,真是惊为天人啊!严重怀疑是穿越人:))不过真实情况应该是收听敌台,包括美国的和港台的。我90年代初听美国之音,里面固定有每周的金曲排行播报,约翰丹佛和Beegees,多丽帕顿等正好是美国70年代走红的歌星,小伙子要是从敌台听到,不奇怪。这个片子也让人看到,北京上海不愧是一线城市,那里的居民得到的信息、眼界、文化水平,明显比同时期的其他城市居民高。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大潮中这两个地方的人一定是大头。
终于有人回复了(捂脸)。那收听敌台的话,他说的歌曲还可以解释。那他说喜欢美国西部片怎么解释(捂脸)。总之很迷。。。
应该是有渠道看到内部片吧。文革期间为高层特供引进的片子,比如毛夫人就很喜欢好莱坞片子,曾看到一些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回忆录有提到,网上也有如下文字:”但即便在文革期间,不少优质英美影片仍然以“内参片”的身份进入国内,由上译、长译等译制片厂译制,只是放映范围仅限于几大城市的政府和军队高干圈。”
是啊,jiang#qing最爱的那部电影《鸽子号》。
这种片内参都可以看,普罗大众就难。
通过香港进来大陆的走私唱片以及境外广播。其实从1973年以后,文化上已经有非常多的松动,私下收听西洋音乐唱片和境外广播已经是城市青年非常普遍的业余活动。至于内参片,主要大城市的一般干部家庭和公务家庭成员都可以去看,并非得是高官才可以看。我的舅爷爷就看过内参片,而他不过是北京某大学的一个图书管理人员。
话说,你们没买过盗版碟吗?~
何不食肉糜。当时青工一个月工资四十来块,一台复读机档次的录音机(俗称砖头)要二百来块我记得,属于奢侈品,可以复制磁带的双卡录音机更是土豪专属了。上海好一些,北京你在家听西方音乐,赶上清理精神污染,会被派出所叫去问话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