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眼珠的男孩 短评

热门

17 sarah🇺🇦 看过 2014-06-11 17:09:40

最近看的法國片都是那種先給你發個糖,讓你心裡甜甜的,跟着來個讓你措手不及的轉折,電影完了,剩下一個devastated的你。。。#導演們到底是有多twisted啊?!#

34 饮歌 看过 2012-05-30 15:50:40

如果说艾曼纽·贝阿是法国一枚表演界的珍珠,那当年初出茅庐的加斯帕德就是让珍珠更加晶莹亮眼的碧波与潮汐。

13 cc 看过 2006-08-31 16:58:32

我爱他我爱他我爱他我爱他的脸

8 水上乌鸦 看过 2016-09-23 03:06:58

那片麦梗地,那个灰眼珠的男孩,那场无辜脆弱的爱情...片子在沉缓舒慢里,留下一个忧伤的尾,迟暮的贝阿也周身透着美丽的忧郁。

14 SHAN 看过 2011-08-12 21:59:11

认同这样描述战争和死亡的方式,死就是突然而冷淡的。有些人来了又走,你莫要留,记得就好,忘了也好。

3 L.L 看过 2013-08-22 05:08:23

那青涩淡薄的容颜,那疯狂的爱!那干净,清澈的灰色眼珠,激情之后安静的死去……艾曼纽的每个眼神都那么有戏,那么美,那么深邃。缓慢的诉说,急促的配乐,对比之下给予你一种无助的窒息感……这样戛然而止的“爱情”总是那么的悲伤!!!

0 侯二六 看过 2008-03-23 16:04:33

戰爭意味著既有秩序的崩壞,於是各類把人物「丟」到二戰時期的人性寓言紛紛產出。法國大導安德烈.泰希內(André Téchiné)的作品《灰眼珠的男孩》(Les égarés, 2003)便是如此……全文:http://hou26.org/zeta/children06.htm#p

2 水沝淼㵘 看过 2011-11-06 20:40:54

果然根据小说改编,题目好有文艺气息,所以故事我也没把它的深意看出来。不过,那个男孩和女主之间,确实有了某种抹不去的情愫

3 疯眼穆迪 看过 2007-06-08 23:31:28

这个,这个...你真能说他们俩演的好吗,汗,特别是艾曼纽贝阿和亲爱的尤里尔之间哪有什么火花嘛,崩溃了

4 dinosaurs 看过 2009-04-15 07:42:35

对于泰西内来说,这片挺一般化...大概泰西内的风格跟文本关系太大,所以改编别人的小说时就被捆住了手脚,实在非他所长.贝阿当然还是美丽的,那小男孩也挺养眼.另:那个小小男孩长得好像潇潇啊!

5 abby 看过 2008-07-31 19:57:35

法国电影,要么狂好看,要么就让人完全看不懂塞,三星还是给漂亮的Gas的。~

0 丰饶之海 看过 2010-12-14 11:05:41

开片一定是想戏仿《被禁忌的游戏》,而除了开头,全片无任何意义。可见致敬往往就是毁人毁己...

0 何亦诺诺 看过 2013-03-16 10:35:37

令人忧伤的片子。虽然节奏慢,有点闷,但镜头超美。张力无处不在。

1 Tracy 看过 2012-01-19 17:31:42

17岁,再年幼也算是个爷们?俩孩子的妈,大儿子俨然崇拜着男主小哥哥,是他忠实的跟班。几个为了躲避轰炸的人搭伙过日子,忽然有一天,母亲就和这个比自己儿子大4岁的少年那啥了……法国人的爱情观~我不懂了

20 益暄 看过 2011-11-09 10:58:55

很精致,但情感处理还能更细腻点;记起半生缘里一句台词:当你觉得不可能喜欢上这个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深陷其中了。

0 7级残废 看过 2015-01-05 19:05:06

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伊万家庭时光和父亲形象的崩塌,他被捕入狱,但他也在战争期间成为了奥迪尔一家三口的帮助者和希望的给予者,他是坏人吗?每个人都是坏人,也都是好人,前一秒与下一秒都会有不同的定义。

0 与碟私奔 看过 2018-06-19 13:38:47

【补標】看过DVD影碟 【2020-6-25,下载DVD版本截图再看】

4 NVHZ 看过 2021-05-14 15:11:57

四点五。男孩男人两个角色对比之人性抉择她的选择和他们爱的镜头我太喜欢,他似乎只会拍爱的镜头,两个人是越看越顺眼,也是一种曼妙的体验。她的脸本不适合这个角色,渐渐变得只是这个角色,克制自然事儿纯真的表演,纯真,就有接近破碎的偶然和不可能的意味,喜欢起慌乱的镜头,杂乱略俗的镜头,不期然而然的远山,由战争到爱,这样的爱,像是我族类。新浪潮的破乱意味和痴痴抒情合起来意外隽永流畅,梦一样的,劣质的东西都像梦一样作一层浅浅薄膜,艺术之脆弱性的淡淡隐喻。不过也是大有可能我想多了;总是有这种可能的。

2 Ron Chan 看过 2012-02-02 19:25:08

电影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加斯帕德·尤利尔的表演,完全打破了他和艾曼纽·贝阿之间的年龄隔膜,真挚,细腻,动人。

1 ING 看过 2013-01-06 04:57:12

情感浓烈。女教师本身用着理性来看待男孩儿和战争,最后转变成了用感性来面对遭遇。男孩的出现让女教师得到心灵的成长。这一种成长要比理性教育得更加深刻,它让女教师更加坚定的面对未来。还是拥有着文化底蕴的欧洲大陆更得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