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收到爱捣乱仙女赠送的礼物是“服从”,也就是做个事事听话的乖宝宝。估计这也是我们中国三好学生的真实写照,听话,好好读书,其他事儿不用管。等到后妈和两个姐姐来到之后,这个服从就成了“霸0”,不但卧室被抢,妈妈留下的挂坠也被姐姐抢了去(电影语言里有很多这样象征性的物件或动作),Ella也变成了Cinderella(地位低下的灰姑娘,另一部2015版《灰姑娘》里有对这个词语的解释)。
幸好,Ella还有另一个更强大的东西可以与魔咒对抗,这就是她妈妈的遗言“听从内心”(2015版里是have courage and be kind)。用来自内心的、基于爱和善良的勇气,对抗“总是服从”的魔咒。这份“克服自身弱点”,与强权对抗,更与自己对抗的勇气,让Ella拯救了自己,还揭穿阴谋,保护了王子,收获了完美的爱情。
魔法灰姑娘这个名字其实译错了,Ella Enchanted,意思是中了魔咒的Ella。如果一味服从,Ella随时双手奉献自己的一切财产,甚至被命令谋杀心爱之人,那么作为被利用工具的她,最后的命运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尤其是三好学生,其实从小就生活在无处不在魔咒之下。我们接到的命令,有时是善意的,好好学习,刻苦认真。但是这种“总是服从”的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如果我们接触不到另一种思想资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学会提出问题,质疑权威,那么我们就很难克服这种强大的魔咒。
Ella能够克服捣乱仙女的魔咒,在于她有着爸爸妈妈从小的关爱和鼓励,有着朋友们的支持,她也用勇气和关爱回报着他人。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或者体会不到这些关爱和支持,缺乏宽容和自由的环境,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和自主,那么在长大之后,就很难突破自我禁锢,因为魔咒过于强大,让我们一生都难以真正成长(比如巨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也是套话),只有我们不断挑战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最近有武汉小伙儿找不到女朋友,写信给zf请求分配。此举可谓幼稚,也可谓荒诞。这就是我们善于服从的三好学生。我们缺乏自由、自主的思考,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想着如何改变策略,寻找打破障碍的机会,而是试图求助权威,给我们一个现成的答案。这是智力上的懒惰和愚蠢。
总是服从,一时一事也许能够取得暂时的安全,甚至可能拿到强者分配的红利。但是长此以往,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于个人来说不知变通,在变化的社会里难以找到个人的价值,可能连既有的也会失去。强者随意给予的,强者也会随时拿走。对于社会来说,缺乏自主创新的活力,无法自我突破升级,短期红利一旦消失,就会陷入内卷、退还甚至更糟糕的状况。服从,一旦成了习惯就成了奴役。
这部电影里体现的“拒绝服从”正是我们教育里所欠缺的。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好好听话”,在家听父母的,学校听老师的,外出听长辈领导的。三从四德,服从为上。君不见,五四先贤打倒孔家店之后百年,女德课堂,跪拜礼,又在中华大地上,校园里重新兴起。我们已经忘记了,恰恰是这些从形式到精神上禁锢我们自由的东西,让中华文明长久停滞在幼稚状态两千年,又在1840年开始被列强痛打剥削百年之久。
1915年,中国有两份刊物创刊,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青年杂志》),呼吁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救中国。在美求学的任鸿隽等科学家创办《科学》杂志,并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后也迁至上海。德先生、赛先生,即意味着“拒绝服从”。德先生,拒绝服从古老权贵,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赛先生,同样意味着“拒绝服从”古老权威,过去的学问需要审视,新的科学规律等待着发现,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过去的人们并不知道。服从不能提供任何有意义的答案。
从个人层面也是如此。很多人从小就是三好学生,乖乖听话,分数就是我们的命根。可是,毕业之后我们才发现,听话,分数,并不意味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不意味创新创造的能力。这或许可以部分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高分学生,考试金牌,却很少有真正优秀的科学家。因为真正的科学家、思想家,不是亦步亦趋地“服从”他人,而是必须独自面对困难,面对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困境,必须激发自身的创造力,自主创新,找到前人不曾想象,甚至都不曾指引过方向的答案。
如今,又有一些糟糕的专家,要求我们跪拜下来,五体投地,全身也就意味着全心地服从权威,矮化自我,仰视古人。我们必须拒绝这种形式,因为它是不利于我们的成长,更不利于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的未来。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自己举起匕首,谋杀我们的自由灵魂!拒绝服从,找到勇气,找到朋友,找到属于我们的自由呼吸和思考!
哈哈好立意👍🏻写起来就很高考作文,估计语文分数很是可以啊,按逻辑追问:为什么会这样鼓励三好呢?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