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越狱 短评

热门 最新

99 不流ᝰ 看过 2011-04-20 23:05:05

很文学化的叙事方法,人在核心位置,连监狱仿佛都是为其而设。精简直白的镜头语言和从不离题的内心独白,布列松以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清晰和专注来剔除一切杂质,在核心的人物之外包裹一层紧密的事件,事件之外的场景搭设也全都不存在浪费,恐怕是我看过最“功利性”的电影了。

136 影志 看过 2013-05-04 23:50:14

偏纪实性的越狱片,相比《洞》要闷很多,特别是前面的铺垫部分,冗长又无趣。好在结尾紧张感营造出来了,不然都快睡着了……

8 Muto 看过 2020-09-29 11:54:14

号称「越狱鼻祖」的《死囚越狱》怎么能和后来的《洞》相提并论呢?二者除了年代相近,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前者是一段面向历史的文学化的口述报告,后者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生活化的影像寓言。本片的「闷」恰恰不是极简主义风格带来的,而是回忆本身的安全感造成的。片头的说明文字,提示我们应从历史主义和人道主义角度进入主人公强大的内心宇宙。他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些内容全部已知:你知道主人公要干嘛,而且知道他一定会成功。这是一段缺少细节支持的故事,布列松要做的就是用一种布列松式的叙事语言将故事补全。而《洞》几乎就是这种逆时向描述的反面:你以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其实充满了意外,你以为实锤确凿的必然其实充满了命运的不确定性。你以为人性是宿命的,模式化的,黑白的,其实它是流动的,个性化的,忽明忽暗的。这,正是真实本身。

83 荒也 看过 2017-08-11 22:58:26

一场越是成功的越狱,就越需要不动声色的观察,就越不得不隐匿自己的情感。这种不断的削减与简化,完美契合于布列松电影美学观。在这部不带温度的电影里,它所制造的悬疑与惊悚,是与表现主义无缘的,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充满逻辑学的明晰与几何学式美感的细思极恐。

114 小刀周遠 看过 2011-11-26 11:34:54

不错的越狱片,可以打8.5分。只是如果说这电影要比《肖申克的救赎》要好的话,这话一定是***说的。

142 何碰碰 看过 2011-05-28 20:27:22

干脆、紧凑的越狱,没有一丝累赘。你没必要看到的场景,导演一眼都不会让你看到。

107 胤祥 看过 2012-06-28 14:25:14

完杀[肖申克的救赎]。人的力量。布列松可以用最简练的方式讲一个最惊心动魄的故事。人的力量,磨炼之后的获救。布列松式的特写。当然比较坑爹的是这个监狱貌似建在郑州火车站旁边……

47 长发奎因 看过 2016-12-29 13:25:48

精密又静谧,有趣的是,看似多余的内心独白居然让影像更朴素厚重。用声响制造景深,开拓画外空间的范例,自我限制才能自成风格,我甚至怀疑人物的每个动作导演都自行操作过。至此,一种素描风格进入电影史。

138 🌞娘卷卷🌙 看过 2009-10-16 21:27:38

“熨平画面,影像服从音响”景深和空间是由声音制造出来的。

50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13-06-20 03:21:18

精练有力,通过局限视角来创造张力悬念。

68 godannar 看过 2011-04-12 18:20:58

施拉德说布列松的电影是“一个灵魂从限制到自由的渐进”,但到底是哪一个灵魂获得了自由?也许都是。布列松在电影中始终强调对观众视野的控制,“强迫”观众和主人翁站在同一立场上,但绝非重合。电影本身是一次让世界逐渐明朗的过程,对于戏中人而言是争取自由,对于观众而言则是体会解放自我的震撼

26 柯里昂妮 看过 2018-11-16 16:37:35

布烈松被誉为“极简主义大师”,在《扒手》和《死囚越狱》(暂时只看过这俩)里有非常强的简约风格。简约是不加修饰或者尽量少的修饰,前者是扒手偷东西的动作、后者是死囚越狱的过程,布列松都以拳拳到肉的镜头展现行动的过程,十分缜密且不加修饰,把最强烈的真实摆在镜头前。这种对细节的机智追求,对于观众来说是无与伦比的体验。朴实无华的镜头、剪辑,旁敲侧击的再现事件,这种直接和婉约的对照,构成了布列松电影的巨大趣味。

14 非想 看过 2011-05-31 23:50:25

从电影诞生到现在一直是在做加法。回头看来老电影更像是命题作文。简单来说这部电影是肖申克救赎的极简版,老片重在内容的高度概括,现代电影重在形式的细化。本片忽略了前因后果戏剧化的表现,繁锁的表现了越狱方法,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自由

11 moonlightmile 看过 2019-07-09 23:55:46

提及极简主义,布列松究竟省略了什么,而后得出的答案是布列松并不全然在做删减与否定、而更像是在做“积压”,譬如说叙事氛围的营造,音响(并不是指电影终止出现了四次的古典乐配乐)缺则缺矣、人物表情缺则缺矣,缺没有妨碍氛围的生成——开头部分的四次以眼神试探跳车的可能性、刮木板时候的停顿……布列松赋予这种细节太多“包蕴”的任务,一方面可以说他創造了張力,一方面卻隱隱地顯出雕琢感。這種安排的跡象我總懷疑是與布列松的原意相悖的,因為在我沒有參閱任何研究的情況之下,我膚淺的觀念是布列松是為了盡可能地歸於現實而採用了極簡——而布列松於此只是達成了「現實感」,他愈簡單,便愈可見其歸於現實(現實的事件)的渴望,我們卻愈明了他的虛假。

118 sasasasa 看过 2009-08-14 05:35:02

类型片在这部面前瞬间变成垃圾

42 米粒 看过 2016-11-29 23:36:20

布列松真是精准又冷酷,音效尤其细致,特别棒。电影节奏这么好的情况下,他还不允许观众过分激动,我每次坐如针毡地换个姿势坐,心想,刺激的要来了!又被他生生按回去😂… 另外:肯尼斯罗纳根(及其他很多人)必须好好跟布列松学学古典音乐做配乐的用法

6 汪金卫 看过 2015-01-31 22:15:37

看来罗伯特·布列松的片子风格就是这样了:用无表情表演、无感情旁白与极少的配乐最大幅度削弱剧情,外加恋手癖。这种简练冷静的手法拍摄越狱还挺好。拍扒手就受不了了。话说以前的监狱哪怕是纳粹的,越狱也好容易。该片预告片在介绍监狱,没有主角的影子,所有镜头中只有1个在正片出现。这倒是蛮有趣

39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17-08-24 23:20:44

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篇阐述电影叙事中多与少、简与繁关系的完美论文;当布列松简洁快速地推动发展的同时却又事无巨细地刻画着细节,其所产生的强大作用力击得人颤抖。

40 芦哲峰 看过 2011-02-26 11:18:26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另外一种纯粹。布列松是一个源头,我个人偏爱的哈内克和杜蒙,都可以上溯至此。

3 Eden's Curve 看过 2013-12-11 22:56:35

http://shooter.cn/xml/sub/266/266567.xml 旁白太多,镜头再克制极简也没用啊

> 去 死囚越狱 的页面

死囚越狱 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主演: 弗朗索瓦·莱特瑞尔 / 查尔斯·勒克莱恩 / 莫里斯·贝尔布洛克 / 罗兰·英纳德 / 雅克·埃尔托 / 罗杰·普朗肯

类型: 剧情, 战争, 惊悚

地区: 法国

片长: 101分钟

上映: 1956-11-11(法国)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