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和父母最亲密,当拥有了恋人之后关系就会改变?子女离开父母是成长?为什么感情要分为亲情,友情,爱情。这里面那一种感情不包括嫉妒,猜疑?我体会到的感情好像和别人不一样,我和父母朋友相处的模式好像都和大多数不一样,我也不会交际,我很怪。
片子开头如果不喊爸爸的话,确实看不出来是父女关系。我一开始就以为是夫妻。泼水什么的,我还以为是感情破裂,不玩了这种。后来爸爸泼水到女儿身上,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爸爸的眼睛避开了。爸爸说在机场给过暗示,我没什么映象。导演的电影烧脑,每一帧都是要浸入式的。我今天不太认真。
女儿早就知道那封信的存在,没看。父亲那么多时候为什么选择今天留给女儿看。女儿和男友打电话的时候,父亲那是嫉妒吗?其实还是父亲爱的更多,所以女儿任性试探。即使不是爱情,单是父女之间的爱,父亲就有很多。女儿一直都是被爱的那个。女儿脱衣服两次都被挡回去了,父亲最后出门,女儿追上去了,担心父亲走了就不回来了。但是父亲回答她说是去买牛奶,最后还是跟着女儿回去了。但是父亲买牛奶需要拎一个包吗?女儿疯狂下楼追,那个上帝又抗战他的船出现了。所以如果不是女儿追上了,父亲会走的吧。因为每一次上帝出现都是关键转折时刻。
最后他们一起烧了那封信,原来父女两个谁也没看。父亲只是猜测,而女儿是故意试探。他们俩说开了之后的博弈,你进我退那种很好看,女儿的步步相逼和退步示弱都是他们这段关系的写照。后来父亲女儿还是回到小时候,哭的时候就唱歌拍背安慰。
最好玩的是,真正的被烧掉的那封信开头和女儿仿写的一字不差,但是到关键的地方就烧没了。前文暗示过,女儿妈妈和女儿不管样貌还是脾性都非常像。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还有父亲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故意把信给女儿看?他自己说要报复她母亲,还是忍不住?
影片结束了,一切照原来那样继续生活。因为父亲说本来是那样的,他怨恨她的母亲让一切不一样了。所以最后她们还是会呆在一起也父亲女儿的身份以亲情相爱,女儿还是会结婚,父亲也继续他的生活。
最赞回应
刚听说上海某影展,基氏的《十诫》只放映八部,于是把被拿下的第四第五重新找到,重新看。
看完第四,我又印证了一个观念:确定性是艺术的反面。
今天深圳百老汇也在放十诫,唯独没有第四集
刚听说上海某影展,基氏的《十诫》只放映八部,于是把被拿下的第四第五重新找到,重新看。
看完第四,我又印证了一个观念:确定性是艺术的反面。
今天深圳百老汇也在放十诫,唯独没有第四集
那看来还是北影节好,分上下放的完整版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