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突然这样想,然后戛然而止就精彩了……
最后的2024世界是不是也是被设计的??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我向DeepSeek提问:我们这个宇宙,有没有可能是虚...(Ajax)
2024年可能也是虚拟的吧?(疯清扬)
看20年前的片子(Louis西瓜)
老头不是说自己消费不起吗?他怎么有钱去声色犬马...(心系百姓)
那个男主一进入1937年的世界去酒店找的那个女孩是谁?(Bruce)
只有我还在担心老先生被落下了吗?(M-DB)
我向DeepSeek提问:我们这个宇宙,有没有可能是虚...(Ajax)
2024年可能也是虚拟的吧?(疯清扬)
看20年前的片子(Louis西瓜)
老头不是说自己消费不起吗?他怎么有钱去声色犬马...(心系百姓)
那个男主一进入1937年的世界去酒店找的那个女孩是谁?(Bruce)
只有我还在担心老先生被落下了吗?(M-DB)
最赞回应
一切皆有可能。
确实,玩烂了,这样设置表示都是假,而且是带有可能是假,又把它抛给观众。前面看的都是不实在。
戛然而止结尾,开放式结局,这么无聊了?
最后有个关机的画面
最大败笔就是那个关机结尾。一旦“模拟层级”是无限的,这个故事就无聊了。
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有个关机的画面
我觉得是
最大败笔就是那个关机结尾。一旦“模拟层级”是无限的,这个故事就无聊了。
为什么无聊?不但不无聊,反而更深刻了
戛然而止结尾,开放式结局,这么无聊了?
确实,玩烂了,这样设置表示都是假,而且是带有可能是假,又把它抛给观众。前面看的都是不实在。
你是真懂了。上面几个我都懒得跟他们废话。“我是被某个(真实的)人控制的程序”(缸中之脑),这个设想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对“真实”的向往;我们总希望突破当前模拟,去了解真实的世界。而套娃式情节则打破了这个美好的愿望:你无论怎么突破,都是假的;那又何必突破?推动整部电影情节的动力,就是对“真实世界”的向往;最后关机画面则告诉我们:不必向往,掰死掰活都是瞎掰。好电影是要引导观众想动手做点什么的,而不是告诉我们“别瞎忙,等死就好”。无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