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属于一个时代的故事与属于永恒的思考--关于《暗...

流星闪电 2007-03-06 15:21:56
"标题:"属于一个时代的故事与属于永恒的思考--关于《暗恋桃花源》

       一、暗恋/桃花源:属于一个时代的故事与属于永恒的思考
暗恋是一幕现代悲剧,剧中充满了一个时代的气息。故事源起解放前的上海,东北人江滨柳与昆明人云之凡虽同为西南联大学生,却在上海相识相恋。战火让他们不得不暂时分手,不料一个暂时就是数十年,江滨柳在战争结束前离开上海,去了台湾,以为云之凡还在大陆,只得含恨结婚。不料数十年后,当江滨柳病入膏肓之际,得知云之凡也来了台湾,便在《中国时报》头版上登了寻人启事,最终他见到了云之凡,但云亦已婚有子,二人于数十年后相见,却已无法再续前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应当说,邂逅――相识――相爱――分别――重逢本是爱情悲剧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模式。然而,时代感的注入让话剧中这种模式下的爱情充进了一些特殊的情怀。这种常规模式的爱情悲剧是任何其它时代所没有的,尽管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故事可能数不胜数,乱世中外敌入侵、内战、战后两个政权的对立、政权内部的专制,这些时代的悲剧和民族的灾难既是这个爱情故事悲剧结局的诱因,也给这个悲剧增添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味道。
但是,毕竟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所谓的“新时代”,就好像剧中那个女护士,她的一些认识让江滨柳感到完全无话可说。可以说,这个女护士和江滨柳是两个完全不同时代上的人,他们本没有交集。但即使这样,女护士还是深深地被江滨柳和云之凡的这段情所打动,为何?明明江滨柳的爱情悲剧是他所处的时代所特有的,可是,爱情本身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他的爱情悲剧中有许多东西其实是生活在任何一个时代中的人所共有的。例如前述提及的那种邂逅又分离的爱情悲剧模式,这本是一种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悲剧。又如江滨柳遇到云之凡时那种相顾无言的悲以及他问云之凡那句“这么多年你想我吗”,也许也是每一个久别重逢的人心中所想问的。
桃花源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一幕古装喜剧,却令人哭笑不得。武陵渔民老陶生活困窘,妻子春花红杏出墙与袁老板私通,他受春花和袁老板所逼,不得已便去了充满危险的河水上游,结果却到了一个莫明其妙的地方――桃花源。在桃花源居然也有一白衣女子与一白衣男子,竟和春花与袁老板长得一模一样,后得知他们乃是桃花源中的居民,从未出过山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老陶在山谷中住下,生活纯净,真的“放轻松”,却依然无法放下妻子春花。于是老陶还是出谷回家想去看看,没想到到乡翻似烂柯人,山中方一日,世上已数年,春花和袁老板见老陶很久没回来以为他已经死了,不仅为他立了牌位,还已成婚并育有一子(女)。二人见到老陶,初以为是鬼,后来才发现是人,而老陶原本想将春花带回桃花源,去过那种纯净的生活,甚至袁老板也可同去,但二人皆不愿去,老陶只得一个人回去,却发现他原本放置在水上的浮标不见了,他找不到回去的路,他回不去了。
这个显然是脱胎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故事,是一个让人发笑的故事,也是一个能让人停下来思考的故事,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说,桃花源这个故事中也包含很多时代性的成分,如秦末时战乱出现的桃花源中那批最早的居民,他们是桃花源的缔造者。但是,这些时代性的因素却也并不能影响这个故事中包含的超越时代的,属于永恒的探索。老陶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意气用事的气质,那种对纯净、美好或者说是“轻松”的生活的追求是自古以来的文人、甚至所有人内心深处所本来具有的那种情结。可是这却再也无法实现,老陶既无法和他所牵挂的妻子春花重聚,也回不了桃花源,无论如何,他回不去了,这种失落感是人类永恒的悲哀之一。
写到这里,我正好想起昆德拉最近的一部小说《无知》,小说中的女主角在阔别祖国捷克多年之后回到布拉格,却发现此刻的布拉格再也不是,也不可能会是她所希望的布拉格了,尽管似乎有很多东西多年来从未改变过,但她所要找寻的却不存在了,她渴望的一场大回归已成泡影,这让她产生的无比的失落。小说中女主角对回归的渴求和内心的失落与桃花源中的老陶何其相似,也许正是这种共通的东西让我们这些不可能接触那个时代的旁观者产生思考的动力。
恐怕正是因此,《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中的两个故事都不仅具有那种所处时代所特有的东西,还具有一些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引起人们思考的精神诉求,正是这种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使得它们可以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出来而不觉得相互矛盾,使得导演甚至可以用一种完全戏剧化的手法将两者进行表现,这也是下面所要提到的。
           二、分裂的人格与后现代性闹剧
在这部剧中,为了同时让两个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共存,创作者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方法,将一个舞台分割成两个部分,从而将两个看惟完全不同的故事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表现。
由于设计成了两个剧组交替排戏这样一种场景,让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随时处在两种交替变换的场景中,一会儿是1940年代的上海,一会儿是东晋时的武陵,一会儿是1990年代末台北的医院病房,一会儿是身处世外的桃花源……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分裂成江滨柳和老陶,或者分裂成了云之凡和春花,或者分裂成了江妈妈、女护士、袁老板他们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他们都不是你自己,他们都不是一个人,但他们身上都有你的影子,都是你的人格分裂出的,同 时,你的身上也有他们的影子,你被他们灵魂附体了。
“暗恋”在台上演的时候,当云之凡和江滨柳正相拥时,如果不是导演斜刺里杀出来喊停,也许这就会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言情剧,不过“导演”这个角色的出现,使得片子味道突然起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刚刚演了一段的“暗恋”陷入了导演和演员之间的人分歧,两个剧组之间的纷争,以及那个程咬金似的神秘女子……这一切让这样一部话剧开始出现了向闹剧发展的苗头。当然,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这样的,但闹剧的成分依然可以说是存在的。但这种闹剧并不会让人觉得有多无聊。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闹剧容易减弱观众对于话剧本生的投入感。最起码当我们这些观众对剧情渐渐投入甚至开始用自己去替代剧中的某个人物时,这种闹剧式的插科打诨的出现起码让这种渐入佳境的感觉瞬间冷却。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闹剧的出现却也让人时刻认识到自己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时刻用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剧情的发展,而不是在剧中迷失。
不可否认,这种颇具后现代性的闹剧事实上是一种对人格分裂的对抗,像上面说的,它的出现让你再次确认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也正是因此,你不是其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传统的艺术欣赏似乎有一种入迷的倾向,意即要求读者在读小说看戏剧的时候,要把自己当作小说、戏剧中的人物,但是,反之如果用一种抽离的心态,意即真的只将自己当作读者,当作旁观者去看又如何,须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三、结语:这个寻找刘子骥的时代
毫无疑问,这算是一部成功的话剧,看完这部剧的DVD,看到最后打出的字幕,说这是一部集体即兴创作的话剧是,的确有难以置信之感。毕竟在我看来,这样一部话剧看似一切漫不经心,却又进行的合情合理,令人感觉各个部分的衔接似乎都进行了相当精心的安排,似乎不像是即兴就能做到的。不过当我知道他是即兴的之后再看这部剧,却又好像真是即兴之作,也许这只是我的心态问题吧。
那个神秘女子实在有点莫名其妙,而刘子骥这个名字除了有点耳熟之外也显得莫名其妙。看完全剧后上网搜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刘子骥原来脱胎于《桃花源记》中那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那么,是否可以认为,神秘女子所寻找的刘子骥,也正是她心中桃花源的象征呢?
由此看来,这个话剧中的神秘女子正是话剧的灵魂之一,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她,都在寻找心中的刘子骥。纵然只看剧中那些人物,江滨柳、云之凡、老陶、春花、袁老板,他们都不过是在寻找他们的刘子骥而已。然而,这个刘子骥却是找不到的,江滨柳在《中国时报》的头版刊了巨幅广告,终于等来了云之凡,但这个已为人母的云之凡却绝不是他想要的那个;老陶最终的结局是既找不回春花也回不了桃花源了;春花最终找到的袁老板更不可能是她想要的刘子骥。
实际上,剧中人所渴求的理想是刘子骥式的理想,所以无法找到。而这一点似乎也正是话剧的创作者们所要说的。也许在他们看来,现在这个时代无疑才是一个人人都在寻找刘子骥的时代。因而,他们这部剧也正讽刺了这整整一个时代,它讽刺了这个时代里我们这些不知疲倦地去寻找刘子骥的人们,在清醒的旁观者眼里,也许我们就像那个神秘女子一样,被认为不知是哪个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当然,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
话剧的结尾,神秘女子带着悲痛无助的目光将地上的纸钱一把一把地洒向空中,也许是在祭奠她那遍寻不得的刘子骥,这是否意味着这也是这个时代最终的结局?尽管我们无法预测,不过我们总该想想,为什么要把目标放在刘子骥身上,难道这个时代就别无出路了?也许,这个疑问也并不专属于这个时代,相反,它也属于永恒的思考。


赞
转发 1
回应 只看楼主
日森
2007-03-23 10:55:57 日森

永恒的思考。这也是《暗》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

赞
>
流星闪电
2007-04-07 04:18:38 流星闪电

对啊,十几年来,虽然沧海桑田,不过剧中总有一些值得观者去想的东西......

赞
>
小雨夹雪
2007-05-11 19:32:49 小雨夹雪

“那种对纯净、美好或者说是“轻松”的生活的追求是自古以来的文人、甚至所有人内心深处所本来具有的那种情结。可是这却再也无法实现,老陶既无法和他所牵挂的妻子春花重聚,也回不了桃花源,无论如何,他回不去了,这种失落感是人类永恒的悲哀之一。 ”------

好!!!!

赞(1)
>
阿当
2007-05-12 11:09:29 阿当 (旅行,伟大的传统。)

写的真好,我连着看了三遍话剧,看完你写把准备自己写的念头都打发了,怕误解了。

赞
>
流星闪电
2007-05-27 00:58:12 流星闪电

自顶一个,谢谢楼上的支持,不过过奖了,欢迎拍砖。

赞
>
牧羊人的女儿
2007-07-30 11:04:42 牧羊人的女儿

写得好!
难得的是对刘子骥的评论很切中

赞
>
日森
2007-07-31 20:53:14 日森

去看了话剧,大陆版演员演绎的与台湾版不同,这是长期文化差异留下的痕迹.

赞
>
流星闪电
2007-09-04 16:57:00 流星闪电

呵呵,没有机会去现场看看,相当可惜,一个朋友去看了,说在现场能感觉到演员放出来的“气场”云云,弄得我非常眼谗......


不过想想现在的这一代大陆演员,确实对很多故事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如果演《我和我和他和他》,恐怕差异会更大吧。

赞
>
Donald
2007-10-03 19:47:22 Donald (总是抓不住)

我觉得神秘的女子本身就是刘子骥,
却没有想到那个人也是我自己~~
哈哈~

其实也不是每个人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应该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东西。

赞
>
小李大汉
2007-11-06 20:16:15 小李大汉

真棒!!

赞
>
wxylife
2007-11-25 19:15:32 wxylife

也是,赞同结语部分关于刘子骥的评述

赞
>
校服的裙摆
2007-11-25 22:19:30 校服的裙摆

还是喜欢台湾版的,内地的没那个味道

赞
>

> 我来回应

> 去暗恋桃花源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你愿意做云之凡还是江太太?(吱吱)

林青霞这个电影版真的很不好看··顶萧艾(树~)

王伯伯怕是回不了大陆了。。。(跟头)

寻找刘子骥的女郎(Jane Z)

题《暗恋桃花源》(一几巾人)

请教一下时长问题(金毛玲)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