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评论和讨论里没有靠谱的解读,我来贴一篇看过的文章,希望大家不要被高大上的大篇幅影评误导。
:塔尔科夫斯基的《镜子》是“洗尽铅华”,发现人生就是照镜子,镜子复制你的脸,现实复制你的心。童年的你看到父亲抛弃母亲,即便你反感父亲,发誓不像他,但等你长大了,也会抛弃妻子,因为你整个童年都在想这事,你必重演。
两面镜子对着摆放,会发生无穷复制的情况,每一面镜子里都会出现数不清的镜子。别埋怨是受了父亲的不良影响,真相或许是,长大后的你抛弃了妻子,这个行为影响了过去时空里的父亲,所以他抛弃母亲,造成了你苦痛的童年。
因果是两面镜子般相互照映的关系,因果同时存在。在我们的认识里,童年经历会对成年的你有影响。不知道成年的你,也在折腾着你的童年。
年少的你和年老的你,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他们都是你,所以「他们没有次序,同时存在。镜子互照出的影像如此,人生也如此。
认为事情各有各的原因,是错误与痛苦的开始,这个思维方式,让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除非你认识到,你碰上的所有事件,都只有一个原因——你的心理。你有一颗抛妻弃子的心,所以你父亲和成年的你才会做出抛妻弃子的事。
看完《镜子》,就不想再经历什么了。瑰丽多彩、惊涛骇浪的人生,底牌竟简单无聊。会觉得不思不想,多么幸福。
摘自:《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 — 徐皓峰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 一代宗师编剧
最赞回应
【你有一颗抛妻弃子的心,所以你父亲和成年的你才会做出抛妻弃子的事。】
什么狗屁不通的胡言乱语
【你有一颗抛妻弃子的心,所以你父亲和成年的你才会做出抛妻弃子的事。】
什么狗屁不通的胡言乱语
其实就是历史变迁中人性的共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 我来回应